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1|回复: 0

[哲史艺丛] 请珍惜日常社恐的我|1天1本书 No.17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8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8-9-26 10:44 AM 编辑

请珍惜日常社恐的我

大力儿 1天1本书  2018-09-19
4FA5A1B0-052D-4438-9EB7-32B453FEDF0A.jpeg

你有没有过不想跟人说话

只想自己安静待会的时候?


8DA701F9-7788-4C37-AACF-EECB5FEAD4F2.jpeg


人际交往距离


不喜欢与陌生人过近接触

不知如何开始谈话

不懂没由头的拥抱打招呼

向往的生活

拿外卖不需要开门

不想参加的聚会不需要自己编出理由

就能在开始的前一天被对方取消

两个人一言不发隔开坐着是你追求的幸福

即使被迫处于人群中

你也总是希望自己是那个存在感最低

如果上述情景都能引起你的共鸣


恭喜


你可能就是我们精芬家族的一员




 

9F019052-F7BF-4DDA-B821-54D367AE6D0B.jpeg

精芬”:精神上的芬兰人,泛指像芬兰人一样不爱社交,极度注重个人空间的那一类人。


芬兰人以内向出名,哪怕是在以少言寡语为标志的北欧国家,他们也常会给人一种“高冷”难以接近的感觉。


874AFD71-A35C-4F4C-8139-F3A1AFA7FF41.jpeg

芬兰人排队


有个芬兰笑话就是这样,“一个内向的芬兰人和你说话的时候看着自己的鞋子,一个外向的芬兰人和你说话的时候看着你的鞋子。”


在Google中搜索“芬兰人害羞“可以得到8530000条结果,还有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可见他们的确害羞出了名。


647CE030-35BC-4DF6-BE10-2B7048CB693A.png


芬兰漫画家Karoliina Korhonen 也就以此为灵感,创作出芬兰人的噩梦》。


一本描述了“典型芬兰人”Matti生活的系列漫画。

90E12928-63A8-4AC4-9F49-E26CB37529F9.jpeg

Matti害怕在人群中受到过多的关注,哪怕是夸奖

B1E6AA48-A9EF-4805-B772-30A65F86C37E.jpeg


也害怕陌生人突如其来的微笑

6CA83C20-D011-478D-90F0-6C9E6F9FEE81.png

D5F07D0F-7C27-429D-A266-8A67B8E97A1B.png

AD9CD63C-1578-4A49-924E-FF1B16F3C2E4.jpeg

总是把人的客套当成了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

7FC39792-AFB6-4EB7-A9F5-595575427DE7.jpeg

明明已经吃的很饱了却不敢告诉主人

……

在书中,Matti生活里的小细节、小尴尬被仔细记录,在这样细琐的故事中不知道你是否从中看到了自己?


善良敏感小心翼翼,竭尽所能的温柔对待他人,可依旧逃不开生活的琐屑和困扰,因为这困扰不来出于恶意而来自差异。交往之初,有人是火有人是冰,隔得太近总有人受伤憋屈。


人类是群居的动物,总是要结成一团才能摆脱孤独。


在不了解之时,给足他人自由呼吸的空间远远欣赏不也是一件好事?


C4602469-AA10-4185-9BE1-A32D887B221A.jpeg


7FD87303-D756-49DA-8BB3-BDE83B0E57D6.jpeg


当人们谈论到《芬兰人的噩梦》时,常会和“社交恐惧症”联系起来,或说芬兰是最适合这群患者们居住的国家。


8390D5B1-F844-46DB-A88A-3F4AD834E986.jpeg

但Matti可不是这么一个患者,“社交恐惧症”比你我想象的都要难熬。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名社会焦虑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人群恐惧症。


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在美国的心理障碍疾病的诊断中,社交恐惧症已排名第三,前两名是抑郁症和酗酒。


F76C3CFD-54CE-4F03-AE23-B14B7E08ED44.jpeg

《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疑患社交恐惧症


由于缺少了解,人们往往会把社交恐惧与害羞、性格内向或者是缺少社交经验混为一谈,认为这是一种会慢慢消失的心态,但社交恐惧症如果不治疗,一般不会自行复原


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社交恐惧症患者”会产生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难堪,继而产生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与消极情绪。


除感到焦虑外,多数还会伴随着如脸红、发抖、异常冒汗、心跳加速、心悸、轻微头痛、晕眩、胸闷、呼吸急促等生理症状。


9ECA4B69-BB1C-41C0-9FCE-DC0AC2CC3106.png


严重的案例里,社交恐惧症患者甚至会长时间把自己关在家里。


Matti虽然害怕社交但从未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每每都会露出真诚的微笑。“精芬”们想要的也只是有距离感的社交,驱散孤独又能自由呼吸。


所以别再说“精芬”们都是社交恐惧症了,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只是个人的选择是任何人都拥有的自由。


当你遇上“精芬”时,不需要让彼此都不舒服的刻意接近,只需要在内心中露出一个微笑,我们就会感受到你的善良。

*如果确定患上社交恐惧症请及时与专业医生联系治疗


96421D04-6073-4A5E-A9D2-995F07A5415C.jpeg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来看,任何一个性状或行为能在物种中延续,是因为它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恐惧逃避的基因在进化的长河中被保留下来,或多或少的潜藏在每个人的性格中,因为它的确有利于我们继续存活繁衍,而那些不会恐惧逃避的个体已经在物竞天择中被淘汰失去生命。


原始社会中的人类可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活泼开朗爱好社交。


在那时,一个人在野外遇见的另一个人,最先要做的可能不是说句你好握个手,而是要立马跑走隔出安全距离。突然出现的陌生人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来自于不同部落的人已经闯入了你的地盘,在不知对方实力和目的的情况下彼此离远一点最安全。


因此不爱社交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生命的礼物,面对陌生人心中设防总是没有坏处。


在现代社会,通讯设备的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方便,人们的社交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不同于老一辈人,新一代年轻人在交往中对空间和隐私更加敏感。


两代人相遇时,一方的过度热情与另一方的不知所措往往会让社交‘美德’变成双方负担。


0349DF43-2124-4DDA-8377-C96E3DF05180.jpeg

想想过年时那些催婚、问收入的亲戚


宅在家里、拒绝不必要交谈是一部分年轻人对这种社交的抵抗。


在城市中一个人“吸猫”“养狗”也能将孤单驱散。


梁文道曾说,人爱猫是因为若即若离的亲密与尊重。


“它跟你作伴,但是又不干扰你,你又要尊重它的空间,尊重它的独立

性,不要过分骚扰它,大家的界限还是存在的。”


而这不正是人与人交往的最好模式?


出于自身个性我们希望能选择更疏离的社交方式,这不是冷漠不是社恐,只是一种让自己舒服的生活。


工作艰辛生活不易,在中国喜欢热闹、亲热的大环境下,不少人可能已经“别扭”的太辛苦。


所以忙里偷闲,工作之余,在你想安静想休息的时候,不如来撸撸读书猫吧~


E8E53251-04B6-4B59-A5A0-D293AC3446F8.jpe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7 08:29 PM , Processed in 0.0334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