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8|回复: 0

[哲史艺丛] 《世界》里的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7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里的人

2018-09-15  袁凌  大家

导读

我是陕西人,但我的家乡既不是阿勒泰那样的诗意远方,也不是干枯贫瘠的黄土高坡,家乡没有那么典型,处于汉水和大巴山一线的南北交界。




十三年前,我在新浪网做管理,突然觉得在北京呆着非常焦虑,感觉到家乡的一些变化,想要回去。当时从新浪辞职,回到家乡呆了有一年多,一年多中接触了一些人,记录当时的情况,写下十几篇小说。后来也陆续地写,大部分的小说收进了《世界》这本小说集里面,到今天才出版。这次经历可以说是一次反向的旅行,不是寻找远方和诗歌,而是回到家乡真实的生活,见证和记录一些必须记录的人与事,变化和断裂。

我是陕西人,但我的家乡既不是阿勒泰那样的诗意远方,也不是干枯贫瘠的黄土高坡,家乡没有那么典型,处于汉水和大巴山一线的南北交界。你们看我身后的照片,大巴山区的家乡风物,这里是绵绵青山,这里是石板屋顶,就是我出生的屋顶。

下面这张这是低山的瓦屋。它有意思的是春天融雪朝阳的一面完全干燥了,看不到一点冬天的痕迹,但是阴面完完整整的积雪。挑这么一个图片是说明,生活也有两面,我们看到的生活是城镇化的,急剧变化的,是变动中的。我们应该注意到反映这样的趋势,也应该看到另一面,不那么强烈显眼,保留着传统、记忆以及某种人性的湿润。我写过一句诗:“选择阴影 能更久存在。”

我这一部小说,包括我一会讲到的人和事是某种程度上的阴影,某种程度上没有在时代的大潮当中走到阳面,走到温暖的光鲜那一面,而是更多是在反面。但是你看反面的雪发出晶莹的光芒,也有它自己的价值和湿润。

还有这是我们家乡的磨子,磨子不用了,现在都是用电磨子,以前的石磨子上面留着积雪。

这是以前的老窗户,我差点在屋里住上一段时间。

除了风物,家乡的人是这本书的主角,风物是他们的生存背景。我回乡以后,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生活在大巴山腹地里,海拔一千到两千多米,苦寒,人们的经济来源是打工。《世界》是第一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因为矿难失明的矿工刘树立,在我的特稿《血煤上的青苔》里出现过,在小说当中我把他单独深化。我在家乡时偶尔散步到山沟里探望他,跟他聊聊天。就在今年我还回去了一次,当时有一个记录片导演想拍他的纪录片,他现在还住在这个山沟里。

为什么要写他?你看他的眼睛像青面兽杨志一样,被矿煤灰渗进,眼睛没有光感,是瞎的。这样一个盲人,在我看来只能苟延生活的人,他不仅通过锻炼恢复在屋里活动的能力,户外干活的能力,还种了别人不愿意种的地。整个小说集的名字叫世界,因为我觉得他身上代表了一种特别强的精神,重建自己被毁坏的世界。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抵抗乡村衰亡和传统衰亡的代表。

这上面的图是他在自己做饭吃。他自己做饭还照顾他的妻子,他的妻子以前是地主的女儿,人比较文弱,受了一辈子的苦,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妻子身体非常不好了,风湿病很严重,除了自己克服困难,还要照顾妻子。他在摸索着做饭。

下图是他在种菜,不光是种菜,还摸索着去种玉米,种土豆。他干活都是半夜干,反正他也看不见,他跟人倒过来了,白天睡,晚上出去干。他种四五亩地,其中两三亩是别人抛下不种的。不是平地,是山。我跟着他,非常的惊险,一个坎一个坎,他跌过很多次,还出现生命危险,但是他坚持这样做。他的儿子在镇上当教师,开了一个食堂,愿意接他到街上养老,但是他不愿意,他觉得他在街上没有价值,他愿意在山里创造自己的生活价值,因为那里有他的世界。

这是他的妻子,你看他的妻子虽然是农村的妇女,并不像我们一般想象中的农妇肮脏丑陋,一出口就是脏字,我不想那样写那样的农村人,那是很表面的。这个妇女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她有气质,她对审美有自己的想法,你看她戴的蓝色头巾。很不幸在我这个小说写出来的时候,她还是在世的,但一年多之后,一次她去提一个地炉子上烧开的水壶,但她的腿脚不灵便,水泼在煤炭炉子上,煤炭尘灰灼伤了她呼吸的气管,当时还没事,晚上睡一觉,早上起来,小说里的男主人公刘树立摸到她鼻孔没有气息了。她过世以后,我这个小说的主人公仍然在这里生活。一个人在这里生活。

这是同一条沟里另一个年轻矿工,他的腿截了肢,装了轮胎,这样可以生活。他也是在煤矿里面出的事,刚才的老人刘树立曾经带过他。出事之后,年轻矿工曾经很绝望,刘树立虽然眼睛瞎了,还摸索上山坡见他,安慰他,建议他做一个轮胎底子,年轻人照着老人的建议就这样做,活了下来,仍然在这里活着。这说明了失明的老人除了坚强,还有善良关怀他人的品性。他消耗的东西很少,甚至连光线都不分享,却修复大家抛弃的世界,承受这种生活,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老人住在这条沟里面。沟不是那么丑陋,它虽然有病痛,也有它的美感,是隐忍不言的美。

下面是我另外一部小说《歌郎》。当时我住在《歌郎》的主人公那里,是我的一个远房爷爷。我跟他前后住了几个月,这个人的身份很复杂,他以前是一个造反派,是在西安武斗当中犯了事,牵扯进一系列历史事件。改革开放以后,他在粮站工作,做生意亏了,被粮站开除,以后又犯了罪,妻离子散。出狱之后他做了一个边缘的职业——阴阳、道士、歌郎。他活得非常卑微艰难,但也有一种乡村的文化意义,通过这种边缘的人物传承。

我本来没想写他,只是跟他住一块,后来我发现这个人很有意思。《歌郎》里描述了我们那边的一种风俗,人死了之后,要当成活人继续陪他玩一晚上,把棺材放在堂屋,人围着棺材走路,走上一夜,一边走,一边唱,一直唱,唱到天明之后送上山,所以唱歌的人叫歌郎。唱歌的内容非常的复杂,有老本子,流传下来的经典,根据隋唐演义,三国改编的,连续唱一夜或者唱几夜,我特别敬佩他们的能力。

另外最显技艺的是当场对歌,你唱几句我唱几句,看现场的反应,编的词挺有意思,又透着某种古雅,而且用很多的韵,很多典故。我怀疑这种传统是没有考取功名的秀才传下来的,现在是边缘人传承下来。我当时去听爷爷唱歌,那晚他唱的特别出色,唱辞信口拈来,声调慷慨苍凉,有特别的气韵,我怀疑那是他一生中唱得最好的一场。

这个东西是做阴阳的罗盘,一个是木头做的,一个是铜做的。这是用来校准坟的方位,生宅还有死宅,用它校准方位,一点错误都不行。我在坟头上看他校准罗盘,是非常慎重的。

这是他的手抄的经典,有他自己手抄的,也有从清朝传下来绵纸的钞本,是有本章的。最后是他的名字,用民国的纪年。他经常说,他有传承,有师父,有师父的师父,不是瞎搞。比如说这段:唱词天留岁月道留经,人留子孙草留根。这实际上是在说从道德经以来的传承。再看这段,“人生在世苦奔波,好比南山草一窝,草死本是霜来打,人亡又是病来挪。”结合眼下生老病死的情态,把传统的东西唱下来,这是很厉害的。

后来我出来了,继续当北漂。有一天我在陶然亭外面逛街的时候接到爷爷的电话。他说自己要死了,我说你怎么知道呢?他说我算了一下历,我今年绝对过不去了,又冲又克过不了六月份,我说不要担心,之后就没有放在心上。后来六月份他女儿跟我打电话,她女儿跟他分开多年,从来没和我联系过。她电话里问我知道不知道爷爷在墙洞里藏过钱没有,因为爷爷已经死了。他们给他办丧事,想找钱,怀疑爷爷藏了一些钱,老人有那种习惯,把钱藏在秘密的地方,问我了解不了解。我比较忌讳这个事情,我说我不了解,也不知道他的钱。因为我觉得他的经济来源比较少,看看阴阳,唱的丧歌,存不了什么钱。

她告诉我爷爷去世的时间,就是他自己算的时间。那天他骑很破的摩托车,在公路上摔倒了,觉得没事,就把车推回去,当天晚上睡了一觉,第二天就硬了,第三天才被人发现。他确实准确预言了自己的命数,预见了自己的死亡,并接受了它。

以下两篇小说是姊妹篇,《猎鱼》和《伐木》。讲一个青年人,原型是我的堂兄,他以前当过兵后来在外面打过工,做过保安,后来回家一直在山里当山大王。比如说养香菇,养羊、养山猪,和野猪自由交配,生下来的小野猪非常的漂亮,但是后来野猪都跑了。山下有河,他有时在河里捉鱼,在那条河谷里找了一个女孩,招了女婿。丈母娘特别有意思,两篇小说,一个是他跟他的丈人,一个是他跟他的丈母娘的故事。

这个丈母娘满脑子里都是神话和传说,她跟你讲的时候,根本不区分真实和虚幻。比如她说一个狐狸精精了单身汉,给了他财宝,下文就说这人的儿子在街上跑摩的,前两天她还坐了他的车。丈母娘脑子里有无限的神话,还有一些奇特的领会。比如说这个火,火笑起来了,什么是笑,什么是不笑的,她是看得出来的,你是看不出来的。还有一只狗,狗什么时候是笑的,什么时候是哭的,什么时候是愤怒的,她看得出来,我们看不出来,所以我把冉东和他的丈母娘一起写在了小说里。

这是家里的哑巴(图),丈母娘收养了一个哑巴,不知道多大年纪,一直干活。这么一个卑微可怜人的形象。我把这几个人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写了《猎鱼》和《伐木》。

这张图片是一只狗,我们在山里逛,狗掉在溪里奋力游上来。后面这张,狗在奋力跳跃,前面的是我堂弟,后面的是我。我写《猎鱼》,想表达我们不熟悉的一些人物,他们脑子里有别的世界,这个世界跟我们看到的世界不太一样,这个世界有他的原理,有他的根据,他的存在理由,并不是说城镇化运动造成了很多的变化,这些东西就完全消亡了,或者没有存在过。

另外一篇小说叫《大路》,写的是我的姨父和大姨,现实中很悲惨的故事。小说里写的大姨夫不愿意过生日的时候给别人造成困扰,每到过生日自己出门,在大路上走一天,背两瓶啤酒,修理一下农具,走到固定的街上,从那个街上走回来,就叫大路。走在大路上,回忆他年轻的一些故事,路上当然遇到一些人。他们当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老两口只有一个棺材,他们的儿子都在外面打工,孙子也在外面打工,没有那么大的孝心,两个人只有一幅棺材,所以他们非常担心。

乡村问题里这个问题比较大,老年人非常在意自己的棺材。这张照片里面的老人,我小说里写到他,他就有棺材,这个棺材一个是他的,一个是他老婆的。后来他老婆没有睡上这个棺材。因为他们老人要分开,一家儿女不愿意养两个老人,所以分开了。我这里写的大姨夫羡慕这个老人,因为这个老人有棺材,而他们两个人只有一副。

再看这张照片,上面的老人也很惨,他是一个孤老,他睡在这个床上,隔了门板,这边就是棺材。死了之后,把门板一撤就能移到棺材里了。这是老年人的处境,这小说写的是老年人的处境。老年人没有尊严,以前我们都说家庭里老年人压迫年轻人,现在乡村溃败,老年人没有人管了。

小说写完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在前两年,老两口他们都满81岁那一年,想着反正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可能会死得非常难看,没有人会好好管他们,一个人先走,另外一个人会非常地悲惨。于是大姨和姨父在一个晚上约好,买了两瓶农药喝下去死了。《大路》的主人公在真实生活里是双双自杀的。

《旅行》是我讲我的亲奶奶80岁那一年去看她的妹妹,也就是我姨婆婆。奶奶走了三天,翻了一个山见到姨婆婆。奶奶走的路相当不容易。就像这个提着酒壶,裹着头巾,走在石碴路上的老年人。

最后一个小说叫《转山》,写一个年轻人,她叫小兰,在乡下做货郎,挑东西上高山,走村串户叫卖,写她的感受和遭遇,她体验到乡村的破败。图片上这个女孩,是她偶尔会投宿的那类小店的女孩,很脏,但也可爱。

这个小说写完之后,她嫁人了。之后再过一些年,接到亲戚的电话,让我帮一个忙,她的丈夫在唐山铁矿死了。因为那个老板很凶,请黑社会威胁他们,赔的钱又比较少,他们请我找人。我当时在当记者,找到唐山的一个什么人,帮了一点忙。给了一些钱。我的亲戚,就是我的堂弟,帮小兰提着她丈夫的骨灰回来了。路过北京找我,因为骨灰放在地下室旅馆的床下,他不敢睡。后来第二天送他去车站,我拎了他的骨灰还是比较沉重的。里面都是骨头架子没有烧成真正的骨灰。

这是我所有小说的主人公和他们的故事。我跟他们相处过一段时间,把他们写进小说。小说写完之后,他们走出小说,各有各的遭遇,有的去世,有的在世。我记录他们的生活,因为我想记录断裂消失的世界,不管有什么意义,我想把它记录下来。花了一点时间,也尽了一些努力。

但我终究离开了家乡,非常地遗憾,我曾经想过不走,扎根下来。我书中的人物还留在那个世界里生活,他们有他们的价值,也在坚持他们生活的意义,承担那个世界的重量。

【图书信息】

《世界》

作者:袁凌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中信·大方

出版年:2018-8-31

页数:352

定价:58

装帧:平装

丛书:中信大方·袁凌作品系列

ISBN:97875086892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7 08:20 PM , Processed in 0.02834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