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9|回复: 1

[哲史艺丛] 这篇稿是我拖在死线前一秒交的!|1天1本书 No.15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4 12: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8-12-4 12:41 AM 编辑

这篇稿是我拖在死线前一秒交的!

 药之 1天1本书  2018-08-21




《拖延心理学》是一本神奇的书。

因为,

不管是写它的人,

还是读它的人,

统统都是重度拖延者。

在豆瓣,

这本书获赞最多的热门短评只有一句话:

“拖了五年终于读完……”


它的两位作者,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

都是拖延领域的心理学专家。

即使如此,

她们仍然会在死线前赶通宵,

会因为不及时上税而缴纳滞纳金,

会为拖延编造各种借口,

最严重的时候,

甚至会谎称自己家里死了人。


两位作者专注研究拖延问题三十年,

在工作中,

需要和各种重度拖延者打交道。

这不是段子:

她们第一次办拖延工作坊时,

有三分之二的人,

赶在截止时间的最后一分钟报名,

导致她们不得不搬到一间更大的屋子里,

才能如期举办……


这本书诞生的经历,

更是一波三折、命途多舛。

第一版写完的时间,

比出版商给的死线晚了两年;

二十多年后再版,

又晚了四周。

我们如今能顺利读完这本书,

真可谓是一桩奇迹。




《拖延心理学》,

是一本关于拖延的百科全书。

书中融会了大量的前沿理论和临床经验,

覆盖了几乎全部可能造成拖延的原因,

总有某部分能让你膝盖中箭。


很多人以为,

现代人爱拖延是因为诱惑太多,

电脑、手机、游戏、影视剧……

事实上,

古今中外,

脑力劳动者们一直饱受拖延的困扰。

海明威、雨果、菲茨杰拉德……

许多大作家都是拖延的惯犯。


两位作者告诉我们,

拖延,

其实是一个人如何与自身相处的问题。

要想知道拖延有没有成为你的问题,

最直接的判断标准就是:

看它是否让你烦恼不已。



有的人,

喜欢用各种工作和活动堆满自己的时间,

死线一个个接踵而至,

本人却甘之如饴,

这不能叫拖延。

还有的人,

就喜欢慢悠悠的生活,

每天无所事事,

没有压力,

这也不叫拖延。

此外,

有的时候,

事情太多,

都堆在一起,

注定做不过来,

只能挑重要的先做,

这仍然不是拖延。


那么,

什么才是拖延呢?

有些人可能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成功,

内心却常常充满自我谴责,

挫败感、懊恼、愤怒、后悔……

因为他们认定,

自己还没有尽全力做到最好。

这,才是拖延问题。





把拖延说成是一个问题,

其实有失准确。

拖延常被拿来和懒惰、

意志力薄弱等道德品质问题划等号,

好像拖延就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只要消灭拖延,

一切就都好了。

这个道理虽然说得通,

但拖延者都知道,

这样想根本无济于事,

只会让自我谴责的绳子越拉越紧。


要想从拖延的困扰中解脱,

不妨换个角度,

把拖延,

看作我们应对压力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

就像有些人成了工作狂,

有些人对咖啡因上瘾一样,

拖延也是我们为了适应环境,

发展出来的行为模式。

这个角度乍一听很颠覆常识,

其实仔细想想,

拖延,

一直在暗中帮了我们许多。


拖延,

可以帮助我们免遭自己和他人的评断。

有些人恐惧失败,

他们自我要求过高,

同时认为,

自己的表现不可能达到那样的要求。

这时候,

只要拖着不做事,

自己真正的能力就无法被看到,

自我价值感就不至于破碎。


这些人通常有着严厉的父母,

并且在长大后,

把父母对自己的苛刻要求,

内化成了自我评价的唯一标准。

他们相信能力是固定不变的东西,

每一项任务,

都是对他们能力的不信任和挑衅,

好像有人在专门等着,

看他们失败的好戏。

于是,

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能把他们压垮,

他们自责,

消沉,

只有拖延能帮他们维系脆弱的自尊。


拖延,

可以帮我们逃避责任。

有些人恐惧成功,

一旦事情进展顺利,

他们就要停下来;

一旦被赞美,

他们就感到尴尬、焦虑。

他们害怕有好事发生,

因为福兮祸所依。

好像只要成功,

就会遭人怨恨,

就会被攻击。

好像只要成功,

就会被别人报以更高的期待,

就会失去对生活的控制。

最好是和亲朋好友表现得差不多,

不付出,

不参与竞争,

不全力以赴,

这样才不会受到伤害。



拖延,

能帮我们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有的人从小生活在控制欲极强的家庭,

长大后,

任何既定的规则,

都会让他们感到私有领地被侵犯。

这时候,

拖延就成了一种无声拒绝,

默默报复,

秘密作战。

他们承受了太多外界的敌意,

也习惯了反击。

他们觉得,

人和人之间,

不是你死,

就是我活。

到最后,

只能是两败俱伤。


拖延,

还能调节我们和其他人之间的距离。

有的人,

从小习惯了过度依附或疏远的人际关系,

认为真实的自己不配被爱。

其中,

有人会用拖延的方法拒人于千里之外,

没有付出就不会受伤;

有人会离别恐惧,

哪怕拖着自己的事不做,

也要满足别人的要求,

有人长期依赖他人,

得不到援助就什么都干不成,

等待别人从绝望的境地拯救自己……



在所有这些情况当中,

拖延都不是真正的问题,

而是我们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拖延就是我们的盔甲和盾牌,

在我们面对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时,

能保护我们脆弱的自我。

虽然只是自欺欺人,

但它确实,

为我们提供了一层真实的保护壳,

一个缓冲地带,

避免我们以裸露而脆弱的自我,

和世界硬碰硬地肉搏。


如果没有拖延,

我们就不得不面对那些最幽暗、

最见不得人的所思所想。

反过来说,

如果我们能够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那些痛苦、恐惧、羞耻和懊悔,

拖延问题也会自然消失。


在电影《魔法保姆麦克菲》中,

艾玛·汤普森饰演的魔法保姆,

说过一句著名台词:

“当你们需要我,但不想要我时,

我就必须留下;

等你们想要我,却不再需要我时,

我就得离开了。”

原来,

拖延就是我们的“魔法保姆”。

我们想要离开它,

就得先学会独立生存。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2: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对拖延的人,

简单说一句“去做就好了”、

“去努力啊”,

根本没有用处。

因为拖延的感受,

就是明知路在脚下,

却好像被绳索捆住了双脚,

一步也迈不开;

又好像面前是一堵墙,

怎么也没法穿过它、走向前方。

谁都会走路,

但在这里,

“绳索”和“墙”才是问题的根源。


《拖延心理学》作为一本科普自助书,

里面有一半内容,

都是针对各种拖延成因,

手把手教你有针对性的方法和自救技巧。

这些技巧,

都是总结了大量临床案例得出的,

许多人以此摆脱了拖延的困扰。


比如,

对成功缺乏自信,

就把大目标分解成有可行性的小目标,

先跨出小小的第一步。

对任务有反感,

就为自己创造适合的环境。

目标和回报太遥远,

就及时奖励自己。


对时间没有概念,

就去买一张周月计划表,

每完成半小时任务,

就用彩笔把对应的格子涂满,

好像回到幼儿园,

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一样……

等等等等。


这些方法都很好用,

但是,

最值得关心的部分,

其实是当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

从内心深处浮出水面的那些抵抗。

抵抗的情绪升起时,

我们不妨停下来,

觉察它,

问一问自己:

是什么让我觉得不舒服?

有什么我不想面对的东西被触及了?

回答这些问题,

是让我们内心松动的第一步。


我们觉得不舒服,

是因为我们真的开始考虑改变,

也就不得不直面那些,

以往用拖延逃避的感受了。

如果不再拖延,

新的问题和感受就会接踵而至。

自我优越感会崩塌吧,

事情会变得做不完吧,

人际关系会变差吧,

对生活会失去掌控吧,

我们就不得不为自己负责了吧……


如果我们仍然抱着这些旧的信念,

即使逃出拖延的避难所,

也只是独自一人,

跑进一个陌生而有敌意的世界里,

连阳光雨露都成了风刀霜剑,

我们非但不能得到滋养,

反而会在阳光下灰飞烟灭。


好在,

我们可以先在想象的国度迈出这一步。

想象你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人,

处于让你满意的生活中,

那会是什么样子呢?

你想要的是什么?

新的你会变成什么样?

你喜欢这种变化吗?

你会得到什么,

又会失去什么?

如果拖延行为,

曾给你带来过舍不得丢弃的身份认同感,

那么在新的生活中,

什么才能替代它?

多做这样的想象练习,

才能真正为改变做好准备。


你或许会说,

我们内心深处那些最隐秘的想法,

如附骨之疽,

要将它们连根拔起,

谈何容易?

这里有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科学研究表明,

即便是成年人的大脑,

也仍然有神经可塑性。


这就是说,

之所以我们的旧习惯越来越得到固化,

是因为我们坚持重复使用旧的脑回路。

就像雪地里的车辙,

每次重复,

越压越深,

之后再走这条路,

就会不自觉地滑进旧车辙里,

“重蹈覆辙”。


但是,

一旦我们在无意识滑进旧思路的时候,

保持清醒的觉察,

安抚自己的情绪,

重塑认知,

大脑就会形成新的脑回路,

并且越走越熟,

最终替代旧的习惯。




拖延者最熟悉的脑回路,

就是“苛责自己”。

每个拖延者,

在“苛责自己”这个项目上都是专家,

无一例外。

这通常是因为,

在我们的童年时期,

养育者并没有教会我们,

究竟应该如何应对自己的失败,

安抚自己的负面情绪。

而这,

却是人生早期至关重要的一课。


如果一个孩子近视,

养育者可以带他去配眼镜,

教他佩戴;

如果一个孩子对某类食物过敏,

养育者可以为他准备其他食物,

教他如何辨认。

同样的,

当一个孩子遇到行为和情绪上的困难时,

养育者可以给他认同和帮助,

教他如何和这样的自己共处。


然而,

现实中,

当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跌倒,

焦虑、恐惧时,

养育者通常对我们报以责备和辱骂。

于是,

在养育者那里没有得到善待的拖延者,

即使在脱离原生家庭之后,

想对自己好一点,

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善待自己,

很多时候甚至不会意识到,

自己还可以不被旧方法对待。


所以,

我们首先需要学会接纳和抱持自己。

只有真实的自己,

才是一切改变的基础。

如果习惯否认自己,

我们就不会知道,

自己处在坐标轴当中的什么位置,

这样一来,

再好的地图,

也无法帮助我们走到新的地点。

如果我们否认近视,

只想努力看得再认真一点;

否认食物过敏,

认为这只是矫情;

否认被压抑的情绪,

责怪自己太脆弱。

那么,

我们越努力改变,

就越是会南辕北辙。


认真听从身体传达的信息吧,

真实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近视的话就佩戴眼镜,

过敏的话就改吃其他食物,

同样的,

喜欢独处的人,

也无需强迫自己参与热闹的场合,

容易受干扰的人,

可以选择远离干扰的地方工作。

我们甚至可以利用自己拖延的特性,

趁自己在拖延一件事的时候,

把另一件事完成。


总之,

接纳自己的特点和弱项,

为自己提供能把事情做完的环境,

学会和自己的情感共处,

即使忍不住自我苛责时,

也可以同时为自己辩护,

让新的脑回路压在旧思路上面,

盖过它。


不要着急,

慢慢尝试,

试着重新养育自己。

看见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

及时给自己奖励,

感受成就带来的快乐,

体会挑战带来的兴奋。

有一天,你会发现,

新的人生正在徐徐展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7 09:56 PM , Processed in 0.04171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