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3|回复: 0

[哲史艺丛] 被家庭扼杀的16岁少女,究竟满足了谁的成就感?|1天1本书 No.11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1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家庭扼杀的16岁少女,究竟满足了谁的成就感?

 江襄 1天1本书  今天



前几天,很久不联系的朋友L忽然给我发了一条微信:


“又一年高考结束了啊。”


我知道,她是又想到自己的遗憾了


我和L是大学认识的,当年她的高考分数很高,高到足以读我们学校最好的经管专业。于是在她那做会计师的父亲看来,L学经管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


然而她喜欢文学。


L有一个典型的传统家庭,父亲性格强势,子女从小唯唯诺诺。抗争,无效。沟通,不听。L爸是盯着她一点一点填完志愿的


L曾偷偷改掉自己的志愿,可最后她又改回去了,因为害怕面对父母失望愤怒的神情。


后来她成绩一般,考研失败,找了份对口的会计工作,很快又换了另外一份。日子过得庸常平淡,只是偶尔总会怅惘。


我为她惋惜。却也知道,这种现象在中国家庭不算少见都说高考是关系一生的大事,这种大事上,父母难免觉得孩子没法自己做主,必须参考大人的意见。


而参考很容易就越了界,变了质,变成了真正的要求和期待,或硬或软,总归能让孩子就范


这让我想到了《无声告白》。


《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20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期待与被期待的家庭故事。


在中国的家庭里,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太过常见,L还算幸运,她的损失不大,甚至在很多人看来她根本算不上损失。


而在《无声告白》里,故事的结局却惨痛得多。


 

《无声告白》的开端,就将一场悲剧直白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李家的二女儿莉迪亚死了,她才16岁。


震惊之余,每个人都迫切地想要知道,她为什么会死?怎么死的?


警察在附近的米德伍德湖里打捞到了莉迪亚的尸体,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后,他们认为,莉迪亚是死于自杀


这就让人奇怪了。莉迪亚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学习努力,成绩优异,高中就开始选修大学课程。性格也很开朗活泼,长得漂亮,在学校有很多朋友。这样的女孩,可以说是“别人家孩子”的代表,怎么可能想不开自杀呢?


莉迪亚的家人悲痛欲绝,他们坚决不相信莉迪亚是自杀。父亲詹姆斯给女儿生前的朋友挨个打电话,希望得知关于女儿的一些线索。母亲玛丽琳则坚信是有人绑架了女儿,每天神经质地徘徊在莉迪亚的房间里,想找到女儿遇害的蛛丝马迹。


然后,他们发现了一些沉重得让人落泪的真相。



他们发现,那些每天被女儿挂在嘴边、仿佛很亲密的“朋友”,其实和莉迪亚一点也不熟。


他们发现,一向乖巧、勤奋、听话的女儿,书包的夹层里有香烟和保险套。


他们发现,“成绩优异”的女儿,其实对当医生一点都不感兴趣,所有的好成绩都是作弊得来的。


他们发现,他们其实一点都不了解女儿。


他们发现,原来女儿死于他们沉重的期待。


 

一个家庭的悲剧,有时候很早就已经埋下残酷的引子。正如书中所说: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呢?根源在于父母。因为莉迪亚的父母,因为她父母的父母。”


詹姆斯的父母是偷渡到美国的中国人,在一所寄宿学校当维修工和厨娘。


自幼年起,詹姆斯就因为黑头发黑眼睛的外貌,以及父母低微的身份而饱受孤立和嘲笑。童年的遭遇让他格外恐惧与众不同,一生都想要融入群体,对合群有着病态的追求


而玛丽琳则恰恰相反。她的父母很早就离异,母亲独自将她抚养长大,一辈子困在一所小房子里,以操持家务为毕生追求。


玛丽琳不愿像母亲这样渺小平庸地过一辈子,她渴望与众不同,希望成为一名女医生。然而,和詹姆斯的意外相爱让她不得不放弃学业,从此困在家庭琐事之中,走了母亲的老路,这成为她最大的心结与遗憾。


他们各自的家庭出身和人生经历导致了他们的性格缺陷,这本来没有错。


他们错在将自己的失败转化成偏执的期待,不由分说地压在下一代身上。


莉迪亚因为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而得到了父母的宠爱,也从此背负上父母的双重期望


父亲希望她在社交上游刃有余,合群而讨人喜欢;母亲则希望她能实现自己从前的梦想,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遗憾的是,莉迪亚在学习上没有太高的天赋,过于沉重的学业又让她缺乏社交时间,导致了她的不合群。


而自诩爱她的父母,却完全没有发现这些异样。


詹姆斯最大的梦想就是看到女儿在社交场合如鱼得水,为此他带女儿去学交谊舞,送女儿关于人际交往的书,向女儿传授自己拙劣的社交技巧。为了满足他这点可怜的期待,莉迪亚每天晚上坐在阳台上假装给朋友打电话,日复一日地营造着自己合群的假象

玛丽琳的手段则更加让人窒息。她用自己的亲吻、拥抱和爱语为莉迪亚营造了一座以爱为名的牢笼,从莉迪亚6岁开始,她亲自为女儿安排了繁重的学习计划,从此,每年她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都是科学书籍,每天对女儿说的话,都是充满暗示的监督与施压。


“亲爱的,我相信你能学好物理。”


“我想,你一定希望成为医生。”


“你不会只想停留在现在这个层次吧,你那么有潜力。”


这些看似温柔的话语像令人窒息的枷锁,最终生生扼死了莉迪亚。


最让人揪心的是,莉迪亚是抱着对母亲深深的爱来背负这一切的。她深知母亲的心结,不愿让她失望,于是十年如一日地放弃娱乐,努力学习,直到她再也跟不上学习进度,直到她再也背负不了这些期待



其实,除开詹姆斯与玛丽琳对女儿病态的期待之外,这个家庭,还存在着无数问题。


一方面,沉重的爱尽数落到在莉迪亚身上,不管她到底愿不愿意。可抛开这些以爱为名的枷锁,詹姆斯和玛丽琳并没有真正了解他们的女儿。


而李家的另外两个孩子,莉迪亚的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则更是长期受到忽视,得不到父母丝毫的关爱和看重。


这是一个封闭、愚昧、压抑、伤人的家庭。看似一切平静,其实心灵早已失散。


讽刺的是,莉迪亚被沉重的爱引向了死亡,一直被忽视的内斯却因此得以自由的成长,成功考上了哈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太空梦想。


而早夭的莉迪亚,也许她曾在其他方面有过天赋,可她没能发现它们,她的人生就已在父母偏执的期待中被牢牢束缚


她还没来得及找到真正的自己,便永远失去了生命。

 

詹姆斯和玛丽琳一心想要女儿代替他们成功,却经营了一个最失败的家庭。


他们没有在自己的人生中得到成就感,却妄想从下一代身上找寻成就感。


他们都是可悲的。可又如此的普遍,在他们身上,我们几乎能找到所有家庭的影子。


中国人喜欢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变得更好,其实无可厚非,可如果期望变成偏执的要求,只会给双方都带来痛苦。



《无声告白》的最后,玛丽琳和詹姆斯终于意识到,是他们太过沉重的期待压垮了莉迪亚,也发现这么多年对长子和幼女的忽视是多么不该。


他们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里学会了互相理解,及时沟通,带着对莉迪亚的回忆悲伤而努力地生活。


最终,莉迪亚的死换来了家人的醒悟。


可这样的代价太大了。



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找寻自我的过程。


来自外界的影响总是纷纷扰扰,我们时常迷茫驻足,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渴望成为什么。


而这其中,父母给予我们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爱,我们愿意听从他们;因为爱,我们无法抗拒他们。


对于天下所有的父母来说,这是多么大的责任,这又是多么沉重的信任。


每个人的人生都应当自己来实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应该是引导他们找到真正的自己,而不是让他们成为另外一个自己。


《无声告白》的主题就在于此。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切还不算太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7 07:11 PM , Processed in 0.03183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