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8|回复: 0

[父母心声] 李多钰王若冲母女对谈:别再纠结孩子的朋友圈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31 08: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多钰王若冲母女对谈:别再纠结孩子的朋友圈了 

 2018-01-31 李多钰 大家


李多钰:我不用看女儿的朋友圈,我知道她是什么样的孩子


一、关于朋友圈,我的重大教训


朋友圈对不同人的意义差别是很大的。


我也是用微信很久以后才发现了这个问题。那时候很不幸,我已经不知不觉中加了很多人的微信。


我发现这个问题的契机是,我有天想跟一个中学时代的好友说句话,突然发现她把我删除了。我有点震惊。因为中学的发小虽然联系并不多,但是在情感上还是占据很深切的位置的。于是电话她聊了聊,才知道有一次她来北京,在朋友圈发了一个信息,而我并没有如她预期中主动联系她并尽地主之谊。


我虽然无法理解她的想法,但也只能耐心告诉她,我并不会经常翻看朋友圈,以后来北京直接发微信或电话告诉我。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特别是在不同地域(尤其是东西部不同发展环境下)的亲友间,微信以及它附带的朋友圈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混乱。


比如说,我还遇到过更奇葩的事情,因为在某个我担任群主的亲友群里按照我和朋友们的习惯对某人分享的一篇说城里人不如乡下人淳朴的文章稍稍点评了一句,结果竟然引发了分享文章的那个亲戚的勃然大怒,乃至于那人的妻子儿子一起出来对我进行人身攻击,朋友圈中各种屏蔽我和我的家人,还至今不理睬我。


这件事成为让我后悔不已的经典案例。事后我仔细分析了这个事件,它竟然包含城乡差别、地域差别、性别歧视、家庭话语权分配等等重大课题,而这些课题,都藏在小小的朋友圈的各种晒和各种鸡汤里,平常你不去碰它,它面带笑容人畜无害,一旦稍稍碰撞,它强大稳固的力量立刻就能引发原子弹爆炸的威力,瞬间引发亲友圈的海啸。


这种沟通海啸的根本原因是,朋友圈带来了亲友间的“过度社交”。


亲友间的联系原本只是定向联系和单纯的情感联系,没事在一起聚一聚,吃吃喝喝,交流一下感情,不涉及太多价值观的沟通,聚完之后大家各过个的,继续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相互不影响。变为了朋友圈的交互联系方式后,信息的传递方式变得复杂,交流的内容也包含了很多可能引发价值观战队的呈现,相互间的误解几率就容易呈几何倍数放大。


亲友间本来就是强情感连接,本来就容易引发交流上的亲疏远近误会,朋友圈的“过度社交”放大了这种问题产生的频率。


这种过度社交带来的矛盾频次,再跟亲戚间原有的固定亲情位置相作用,不发生问题可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


并且,朋友圈危机是不分远近的,离得越远、价值观差别越大的越可能发生问题。


比如那位把分享一篇文章都看得神圣不可侵犯的西部亲戚,如果知道我们经常在别的朋友群里会特别激烈地争论一个问题,事后还照样做朋友,会不会觉得我们是另一种人类?


我由此发觉,人们也许可以对着世界大喊“我来了”,但是假如想尝试在朋友圈里影响家人亲戚们的价值定势,哪怕一丝一毫,恐怕也很困难。


后来我把那个西部亲友群的群主转给了一位男性的亲戚,同时退出了该群,也关闭了所有那个地域亲戚的朋友圈。(这篇文章如果有该地的亲友看到,请理解我屏蔽你们的初衷,我希望你们都好好地过原来的日子,不希望再引发任何亲友间站队的麻烦。而我发现,埋头当鸵鸟才是解决这种微信群、朋友圈引发的亲友沟通海啸的唯一办法。)




二、孩子让你看朋友圈是看得起你


很多父母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在朋友圈屏蔽自己。不知道我的上述经历能不能让他们稍微理解一些。


朋友圈虽然是一种伟大而便捷的发明,但是它无论如何是孩子面对父母时一种额外的过度的信息敞开。


正如假如没有朋友圈,我本没有必要向亲友敞开我的生活,也就不会产生过度沟通的误会;假如没有朋友圈,孩子本也没有必要事事让父母知道,他们本应独立享有那些属于自己的社交生活,他们和他们的朋友们度过的那些时光,无论对错,属于你没有必要参与也没有机会评价的生活。


父母有幸拜朋友圈所赐,看到自己以前没法接触到的孩子的世界,已经是天大的荣幸,最好的姿态就是默默地看着,忍住任何发表意见的冲动。


我在看我女儿王若冲的朋友圈时,就秉持一个原则,除非涉及人身安全隐患,我会小窗私信孩子提醒一下,否则我只会做一个动作,点赞,不能点赞的就飘过。


毕竟,她让我看朋友圈已经是对我的信任。我不应该让她的信任增加被家长评头论足的负担。


有的父母会担心,孩子如果在朋友圈发表了不适合发表的意见怎么办?我也曾经因为王若冲发表的在我看来比较情绪化的内容跟王若冲当面讨论过这个问题,孩子的想法跟我确实很不一样。后来我想明白了一点,在没有朋友圈的时候,他们也照样会在班级里乱说话,引发各种矛盾,而你根本就看不见。这就是他们成长生活的常态。孩子在朋友圈引发的任何风波,恐怕也只能他们自己去经历和学习。


有一次王若冲忽然跟我说,在朋友圈发言确实要谨慎。我问为什么,她说,她美国大学宿舍隔壁的两个舍友,因为性格不合,在朋友圈打起来了,A把B的一些同室生活中的私事公之于众,弄得B没法做人,差点自杀。


他们经历了之后,就会明白,朋友圈意味着什么,他们应该如何与朋友圈谨慎相处。


三、别太把朋友圈当真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并不喜欢微信朋友圈带来的过度社交。


原本,我和我的亲戚们各自生活在远方,我们彼此的生活方式相对独立互不影响,一年几度的见面,会让我们分外亲切,聊聊天扯扯淡,讲讲各自生活中的奇闻异事,压力随之缓解。这就是传说中的距离之美。


有了朋友圈,远方和诗都变得苟且而油腻起来。亲友之间各自晒着毫不相干的生活,比较着毫不相干的趣味和文化,原本看不见的鸿沟因此变得十分醒目。每个人都急于告诉别人自己在怎么生活,怎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意见才是好的生活意见,殊不知,这样的交流的结果却可能只是发现隔阂而非达成共识。


朋友圈也极有可能是蔓延在全中国的普遍的焦虑情绪的传播技术层面的原因。一个人的情绪变成亲友团的情绪,一群人的情绪变成一群亲友团的情绪;一个幼儿园的焦虑变成所有亲友团家长的焦虑,一个城市的焦虑变成所有城市的焦虑……而且这种焦虑有可能是没有出口的,远方不再能带来希望,因为远方也一样焦虑,甚至更加焦虑。


在这种时候,对朋友圈更冷漠一些也许是克制焦虑的一种内因层面的解决之道。


有些朋友有时会责怪我不太关注朋友圈,我会告诉她们,我连我女儿的朋友圈都不是天天关注的,我确实不太把朋友圈当真。


有的朋友真的非常有心,他们真的会去看我跟我女儿的朋友圈互动,看完后说,“果然,你真是心大,连女儿的朋友圈都是隔几天想起来了,一口气点一圈赞”。我说,我不是心大,我是不需要看她的朋友圈,我知道我女儿是什么样的孩子,我们之间也不缺属于我们自己的私密沟通,看朋友圈不过是个补充。开个玩笑的话,朋友圈都是给外人看的,哈哈。


中国自古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古话,其实即使在朋友圈时代,也是适用的。朋友之间,了解彼此的品性,有空约一场酒,又何须通过朋友圈套近乎呢?


王若冲:我为什么屏蔽我的老大哥爸爸


(本文所涉及对父母的意见,已经征求过父母的意见,不代表对父母有意见。——王若冲笑注)


第一次朋友圈屏蔽父母,是2013年上高一的时候。


那年十月被选上做一次模拟联合国大会的美国代表,摩拳擦掌,兴高采烈,心想这次做了美国老大哥,终于可以搞事了。结果大会开幕那天早起,一开手机看见新闻头条——“预算案未能通过,美国政府关门”。不禁捶胸顿足,心想坏了,这下连预算都搞不清楚了,其他国家代表随意就能用“你们政府都关门了还嘚瑟个头”来攻击我们。悲愤之余忍不住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好不容易当个美国代表,结果美国政府还tm在开会第一天关门了……”


国家集团的盟友们,如以色列代表、英国代表,纷纷致电(回复)表示同情与遗憾。然而在会前两小时,回复中冒出一条父亲大人的信息:“怎么说话呢?你一个女孩子这么说话合适吗?”我一气之下删掉了那条朋友圈,并且把爸爸屏蔽掉了。但令我惊奇的是,开会的时候其他国家的代表们依然会给我传纸条,小心翼翼地试探美国的国家立场,让我十分高兴,心想“老大哥还是老大哥啊”,于是就开心地又把爸爸的屏蔽取消了。


现在想想挺傻的,之后也再没干过这种朋友圈把父母或父母一方完全屏蔽掉的事情。要不想让父母看到一些东西,也就单条单条屏蔽了。


记得后来高二的时候在班里聊天,当时把爸爸回复我美国政府关门那条朋友圈的事儿当笑话讲给同学,一个同学惊呼:“你朋友圈没屏蔽你爸妈啊?”


我并不太了解这位同学的朋友圈是不是真的全部屏蔽掉了父母,也并没有细问。如若当真如此,这在家里会惹出多大一场风波可想而知。设身处地着想,若是你父母的朋友圈屏蔽了你,你会是什么感受呢?去年国庆节的时候,父母跑去海南旅游。过了几天我想看看他俩的照片,点开妈妈的朋友圈却显示“对方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距离他们旅游回北京过了已经好几天了,里面空空如也。当时的我已经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何况全部屏蔽朋友圈?


另一个同学告诉我,他妈妈原来是小学校长,偶尔他在朋友圈里吐槽吐槽生活中的事情,妈妈总是在底下回复一些如同在学生大会上训话的大道理。引用那位同学向我转述的:“希望你做一个不仅有知识、有思想的人,更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什么是文化?正如某某作家所说,文化是……我与你共勉。”


当他给我转述这段话的时候,我刹那间以为自己又置身于学校礼堂,校长在台上拿着话筒,唠唠叨叨两个小时还不散会。


诚然,父母有义务教育子女,但在朋友圈中教育子女,无异于当着许多外人的面教训自己的孩子。何况在子女已经成年的情况下,父母还用给中小学生训话那一套来说教,而不是真正做个“朋友圈”的“朋友”,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我相信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这样的。比如就我个人而言,一个人在国外留学,深知父母把朋友圈当做了解我生活的窗口。有时候我要是吐槽一些事,爸妈也都是私聊我,很少有在朋友圈底下唠叨。


但我的朋友圈也有因为父母十分烦恼的情况,譬如有一次我写了一个自以为很精妙的笑话,句子里用了个略长的定语和状语,没有使用逗号。朋友纷纷回复“哈哈哈哈哈哈哈”,唯独父亲大人来了一句:“看不懂。怎么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了?”


而我重新检查了半天也没看出使用逗号的必要。截屏发给母上大人,她也是没发现哪里需要加标点,回复我说:“大概就是代沟吧……”但我依然觉得爸爸的回复十分煞风景,又是把那条朋友圈删掉了。所以在此向微信提议,应当增加隐藏好友回复的功能,但一定不要让好友知道自己隐藏了他的回复。


我们可以理解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也能够理解父母对我们独自在外的担心。我们让父母看到自己的朋友圈,让他们放心自己每天都在好好过。多数情况下我们选择单条朋友圈屏蔽父母,是为了让父母不要担心。



我现在在美国上大学。大一的时候发高烧,那次父母知道。但那天下午,北京时间凌晨的时候,我顶着冰袋睡醒,发现依旧高烧不退。于是我在朋友圈里问同学要退烧药,那条屏蔽了父母。


再比如去年曼哈顿恐袭,恐袭过后的周末我跑去电影院看《银翼杀手》,发朋友圈感叹真是部好电影的时候,那条也屏蔽了父母。局势已经稳定,但父母依然担心,还是屏蔽为好啊。


还有的时候,屏蔽父母也只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大一入学新生活动上的一次演出,演员从台上向观众撒出无数个避孕套。我觉得这件事非常有趣,在朋友圈讲的时候屏蔽了父母和长辈(你懂的)。


再比如,美国的大学在校医院看病时,校医院的医生不管看什么病一般都会问是否性活跃(sexually active),这里面就会有很多有趣的互动发生,但是这样的“有趣”,如果分享到朋友圈,恐怕也要屏蔽父母和长辈为妙。


孩子朋友圈屏蔽父母有时候并不是因为不理解,或者“不爱父母了”。我们了解父母的焦虑,所以有时候选择屏蔽。我们深知对于父母而言,孩子是他们的全部,但尤其是在子女成年后,孩子其实并不完全属于谁。然而因为我知道我是父母的全部,我选择了向父母屏蔽掉少量我的朋友圈,因为我不想让他们焦虑。


父母可能发送朋友圈的频率较少,但有时候父母可能也并不想让孩子知道他们在说的一些事。比如去年我被妈妈的一个朋友拉进一个妈妈也在其中的读书群,有一天我发现群里的父母们都在讨论子女教育的事情,母上大人甚至在群里提到了我(忘记了我的存在)。后来有人意识到李多钰的小孩正乱入在群里,所有父母们顿时噤声。后来妈妈和她的朋友商量了一下,把我移出群,我也能够理解。毕竟有些时候父母也想说说他们自己的事情和苦恼,这个时候我们做子女的在这儿瞎掺和啥呢。


所以换位思考,孩子朋友圈偶尔单条屏蔽父母,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爸爸妈妈们就不要太纠结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4 05:55 PM , Processed in 0.03262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