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友:梁鸿儒(200+ 赞,知乎编辑推荐,收录于知乎圆桌)
作为家庭治疗师,我会从家庭治疗和人际互动的角度去回应这个问题。
代际模式家庭治疗的鼻祖(multi-generation family therapy)Murray Bowen提出:自我分化程度(Differentiation of self)相当的人更容易相互吸引,虽然这样的关系并不一定是一段好的关系。
1、「自我分化程度」是什么?
根据 Bowen 在《Family Evaluation》里面的描述,自我分化程度是指在个人内在层面分辨理智与情感的能力 以及在人际层面分辨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在内在层面上,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将理智与情感区分开来的能力,即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个体是受理智还是受情绪支配的能力。
理智是指在建立在现实层面对外在情况的认识与分析之后采取行动(take action),而情绪则很可能是我们在过往的经验上所形成的反射性行为(reaction),是非理智的;
反射行为是人类很基础的一种行为模式,在危机面前,基本上可以总结为 Fight or fleet 两种快速反应,要么战斗,要么逃跑。
内在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人,可以认识到,我现在遇到的是一个新的状况,虽然可以根据以前的经验进行判断,但是也存在未知的可能性,我现在的做法可以让情况变得比以前更好;
在人际关系层面上,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在与人交往时能同时体验到亲密感与独立性的能力。
在人际层面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要通过消灭差异来达成亲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的相处,就会允许存在个体的差异,并商议我们怎样在保持差异的情况下相处,接受相互的影响与交流,并共同创造出新的和谐,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我个人的理解,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先生在《三体 2:黑暗森林法则》里面的一段描述就很适合去表达自我分化这个概念:(当两个文明相遇的时候)
如果将上文里面的「文明」换成「人」,就可以看见到:(当两个人相遇的时候)
那么自我分化程度高的表现是什么?
「文明间的善意和恶意。善和恶这类字眼放到科学中是不严谨的,所以需要对它们的含义加以限制:善意就是指不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文明,恶意则相反。这是最低的善意了吧。」
翻译到人际互动就是:
人与人间的善意和恶意。善和恶这类字眼放到人际互动中是不严谨的,所以需要对它们的含义加以限制:善意就是指不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人的个性,恶意则相反。这是最低的善意了吧。
自我分化程度低,就会在差异面前感到被消灭的威胁,要么逃离关系,要么主动出击去消灭对方的个性来保存自己排除冲突,但同时,也排除了两个人用各自的经验去互相学习和丰富的可能性,关系被维持在一个不能成长的状态;
在亲密关系的情景下中就会表现为:
结为伴侣的两个人,以及两个家庭(跟来自两个星球的两种外星人有时候没什么太大区别)在处理冲突的时候,是只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就立刻做出脱离关系(fleet)以及指责对方(fight)的行为?
还是可以花时间在了解自己的情感反应,区分什么是自己的应激反应,什么是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与对方保持沟通的,共同商议可以怎样处理冲突。
举个现实生活里面的例子:
一个广东渔民的儿子带在大学认识的来自西北的女朋友回家见父母,男方父母准备了大量生猛海鲜招待,西北姑娘吃鱼少,吐刺的时候各种尴尬,还有很多肉粘在鱼刺上就吐出来了,男孩的妈妈心想这姑娘好像不太节俭娇生惯养阿,是不是被家里宠坏了?然后担心自己的儿子将来要吃亏,脸色就不好了;
姑娘不明所以,但为了缓解尴尬,积极地将一条吃了一半的鱼翻过来,夹了一大块鱼肉给男孩的妈妈,爸爸多年出海打鱼迷信翻鱼会翻船,虽然他心知西北姑娘可能不知这个习俗,但是多年以来的习惯还是让他第一反应有点黑脸。
本来就紧张的姑娘特别留意到这个瞬间,顿时心生委屈,接下来整顿饭的时间都闷闷不乐,心里还怪男朋友没有发觉自己的不愉快。其实男孩早就看见了女友脸上的不快,只是摸不清她内心的来龙去脉,然后也怪女朋友怎么在自己父母面前怎么不给点面子开心点。
结果这一顿饭吃下来,四个人都闷闷不乐,女孩打电话回去给自己父母诉说心里的委屈,她的爸妈也开始担心自己的女儿是不是被嫌弃了,爸爸看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受委屈,打电话给男孩,教育了他做男人应该大度大气的人生道理,男孩觉得莫名其妙,口服心不服地憋了一肚子气。
在这个例子里面,每个人都出于友善希望去增进关系,但对善意与敌意的判断标准又各有差别,都做出了外显的情感反应,但是却没有去言语化地交流这其中的自己的感受,以及自己产生这样的感受和反应的原因,于是一些差异却引发了更大的分歧,造成关系的进一步冲突和疏离。
面对差异但是又要维持关系,于是就会通过三角化(triangulation)来维持关系:两个人自己不能处理矛盾的时候,就要找第三个人来维持,例如,为了维持婚姻而生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而忽略伴侣之间的冲突。
在伴侣的关系里面,涉及到角色的分配,义务的承担,情感的表达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那么在这样的冲突里面,区别目前的客观事件与个人感受不一定一致的内在分化能力,以及分辨人际间的差异与建立亲密善举可以同时存在的人际分化能力,就是 Bowen 所讲的自我分化水平的表现了。
2、为什么自我分化程度相当的人更容易相互吸引?
分化程度相近,意味着双方排除差异的需求,在矛盾面前情绪化的程度以及应对矛盾的方式是相似的,对关系的压力的耐受程度,对于三角化的需求也是相似的。
例如一对夫妻关系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的困难,我们抽象画表达为「困难模式」时,他们两人都没办法解决了,丈夫希望通过生孩子来让太太忙孩子的事情而少点计较自己的陪伴不足的问题,或者太太怕丈夫因为与自己的感情疏远而离开家庭,希望通过生个孩子来让丈夫多点回家。那么双方虽然目的不同,但是行动上却达成了一致:通过孩子来维持婚姻,减少冲突。
我并不是说这对夫妻自我分化水平高或者低,而是想说,他们在决定通过孩子来维持婚姻之前,都通过两人的努力达到了关系上的和谐,只是可能出现了新的情况,他们暂时没有办法通过两个人的沟通和协商来解决了,所以才会做出三角化的行动。
那么这个家庭的孩子,在与父母相处以及观察父母相处的过程中,Ta 应该是能够学会处理「困难模式」之前的那些冲突的,但是如果 Ta 与恋爱对象或者婚姻对象要面对「困难模式」或以上的「地狱模式」难度的冲突的时候,可能就要进行三角化来维持关系,或者脱离关系来处理冲突了。
但是,完全可以有另外一个选择,就去去学习更好地处理冲突和关系,提升自我分化水平,成为更好的伴侣。
3、怎样提高自我分化水平可以提高吗?怎样提高?
当然是可以提高的,答案就在你的日常生活中。
回到刚才西北姑娘见家翁的故事里面。如果成员都有个共识: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表带善意的举动也可能是有可能带来伤害,而且差异会带来误解的话,可能大家在理解他人的时候,就会在自己的感受之外,多了一层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我的理解有偏差吗?我根据这有偏差的理解所做出来的结论与事实相有怎样的联系?
那么,有很多的预先假设,都可能会被解释,文化上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情感表达上的不同才有机会被看见,外化成一个可以被谈论和应对对象,而非立刻对对方的否定和拒绝。
例如,西北姑娘不会吐刺其实是不妨碍吃鱼的,也不代表娇生惯养,除了学习吐刺,也还可以通过买不同的鱼和不同的烹饪方式来解决这个矛盾了。
Bowen 提出了几个具体的建议(很多心理公众号都有写过了,这里简略列举一下):
最后是我的个人建议:
1. 尽力去理解自己和他人,明辨自己的感受;
2. 真的要三角化个谁来处理关系的冲突的时候,就去三角化一个专业的家庭治疗师或者心理咨询师吧,他们可以通过专业的方法让你们一起提高应对关系冲突的能力;
我特别喜欢《爱在黎明破晓前》女主的一段独白:
世界上如果有什么魔法,一定是尽力了解某个人,并与之同甘共苦。我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谁在乎呢?答案一定在尝试之中。
If there's any kind of magic in this world, it must be in the attempt to understanding someone sharing something. I know, it's almost impossible to succeed, but who cares really? The answer must be in the attem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