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6|回复: 0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2858期:被托养的晚年 母子一起住进托老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7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7.10.28
被托养的晚年 母子一起住进托老院
本期作者:刘飞越


2858.jpg
被托养的老人身体多数不好,有的卧床不起,生活自理困难。有些老人的子孙会定时来看望他们,也有些老人已没有子嗣,生活只能靠托老院的工作人员照顾。



1.jpg
江苏省如东县是全国有名的长寿县,全县百岁老人有100多名,这里也是全国著名的老龄县。走在如东县城的街道或者乡间,随处可见六七十岁还在辛苦劳作的老人。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也在菜场卖菜杀鱼或者蹬三轮打工;年轻人能做的工种,这里的六十多岁的老人也同样在做。正因为如东县老人多的缘故,这里托老院(所)也明显比其他地区多。(摄影/刘飞越)



2.jpg
这所托老院是一栋村民自建的三层小楼,门口收拾得干净利索。这家托老院院长是一个身体结实的中年妇女,圆脸、短发,为人热情。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等待开饭,身后墙上贴着25位老人的照片,是过节时一位当地的摄影师为老人们拍的。



3.jpg
托老院的院长和护工在为一位老人整理靠背。这是一名失能老人,常年卧床,需要护工全套护理。在与院长的聊天中得知,由于如东县老龄化严重,托老院市场很大,前几年她和人合伙开了一家托老院,近些年与合伙人分开后又重新开了一家。



4.jpg
工作人员在给一位失能老人喂饭,老人不停地挥手表示不吃饭,差点把这位喂饭的护工推倒。院长说,目前他们托老院照看着20多位老人,老人的孩子们上班没有时间照顾他们,也有的在国外不经常回来,所以托老院担负起照顾老人的重担。



5.jpg
中午,另一家托老院里,老人们在院子的阴凉处坐成一排,剥着蚕豆皮。他们经常做这些简单的活儿,参加些集体活动来消磨时间。过了一会手里的活儿干完了,老人们相互搀扶着回屋。



6.jpg
这位老人腿脚不好,她回屋时用手抓着另一位老人的袖子,两人搀扶着回了屋。



7.jpg
中午十一点多,托老院开饭的时间到了,能行动的老人在一楼的大厅里吃饭。三楼还有几位失能老人,需要雇工一口一口喂着吃。



8.jpg
这里有一位八十二岁的老人,在这里住一年,觉得住得挺好,照顾得也很周到,她就介绍亲家母也过来住了,两个老人在一起也做个伴。图为在亲家母介绍下来到托老院的老人,住在这家托老院每月需要2000多元费用。



9.jpg
平时行动缓慢的老人,听到电话响起后会快走几步拿起电话。这位一边往电话的方向走,一边说着“是我儿子打来的电话。”



10.jpg
这位老人在二楼的单独的房间里住,她是这个托老院住的时间最长的,住了近十年,也是岁数最大的。



11.jpg
下午四点多,午休醒来后,老人端着洗脸盆到洗手间去洗脸。另一位老人则背着手在大厅里来回转悠。



12.jpg
老人拉开放满了药品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药盒取出两粒胶囊准备吃药。



13.jpg
不远处另一家托老院里,老人们在玻璃门里看着门外过往的车辆、行人。和院长聊天得知,他们一家三代都是办托老院的。他的父亲开的最大,照顾的老人也多,他的女儿二十多岁,也和老公一起开了一家托老院。



14.jpg
院长说,他们正在施工修建一所新的托老院,等装修好了就搬过去,这里在马路边太吵了,要搬到比较安静的环境。那里更适合老人居住。图为老人坐着轮椅正在看西游记。



15.jpg
这是一对母子,老人八十多岁,儿子六十多岁。儿子因受到刺激,目前精神失常,所以母子两一同住进托养院。



16.jpg
被托养的老人身体多数不好,行动迟缓,有的卧床不起,生活自理困难。有些老人的子孙会定时来看望他们,也有些老人已没有子嗣,只留下自己孤苦伶仃活,生活只能靠托老院的工作人员照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4 09:27 PM , Processed in 0.0648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