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梁思成手绘就明白林徽因啥选他
凤凰历史 2016.11.26
梁思成的手绘稿除了本身的手绘图精美外,纸质柔软适中,大开本可看建筑细节,还因着,对于那些在战乱中消失的古代建筑、在现代建设中逐渐萎靡不振的“遗存”古代建筑而言,这些“肖像”就是那些不断的文脉,是那点儿念想。
毕竟啊,就算开发商盘踞了明皇宫遗址搞开发,可是我们还是可以万幸,有梁思成这样的大家,肯为后代子孙留下点儿什么。
1946年,正是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国共内战一触即发的时候,中国大地伤痕累累。这个时候,人们关注的是生存的问题,没有人关心这片土地上被炸得面目全非的亭台楼阁。图为唐代,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庆幸我们还有这样一群关心艺术、关注国粹的理想人士,梁思成先生利用鸭舌笔和墨线等简陋的制图工具绘制出当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准的建筑图纸,构图之精准、细节之精细,图片之精美,都令人惊讶不已。图为佛光寺大雄宝殿剖面图。
中国古人从未把建筑当做艺术,但建筑的构成与建筑装饰早已可独立成为一门艺术。而梁思成先生的手绘图更是精美不已,基本上每一幅图都可以当做一件杰出的艺术品来欣赏。图为佛光寺大雄宝殿剖面图。
它们一张一张,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概要,即使在单看图纸,不看任何文字说明的情况下也能对中国古建筑有个粗略的了解。图为辽代,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不想梁思成先生几十年前的创作竟无意中契合了我们当下这个读图时代。图为辽代,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中国传统工艺匠人以前没有太多的艺术观念,只是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东西,并没有刻意珍惜,一切皆是自然。图为独乐寺山门。
因此许多珍贵的工艺或者其他作品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中国传统建筑亦是如此。图为清代,北平西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朝代一代一代地更替,带来的不仅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将相易主,也不仅是思想流派的流转沉浮,更加带来的是这些珍贵建筑的毁灭性破坏。图为清代,北平西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