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2日
中国人的一天:老戏新唱
作者:廖思东
王碗麟与孙保利,一个9岁一个58岁,一个学习京剧1年一个唱了20年,一个演花旦一个唱老生,在戏曲日渐衰落的今天,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柳州京剧圈子加入更多年轻票友。京剧老票友们开始尝试用西洋乐器去结合传统京剧,为京剧的现代发展做尝试。孙保利说,他们这些老票友这样做只是为了让京剧能更好的传承下去。
后台,小碗麟化妆前在入神地看书。她在准备即将到来的考试,在巨大的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她只能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京剧。
上午演出结束,整理完会场,还有下午场的他们,为了能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化妆,急忙吃完午饭就将就着用凳子拼成的床休息。
孙保利在后台化妆,协会里面没有专门的化妆师与化妆间,他自己把一面家里带来的镜子放在窗前,对着镜子自己化妆,这样能够借助窗外的光线看清妆容。
老生又叫须生,所以老生都要挂胡子,在京剧里有“髯口”。老生的扮演者都是中年或老年男性,大都为正面人物,孙保利化完妆后显得严肃与端庄。
吊眉,用特殊的绳子把将眉梢向上挑起,是京剧旦角妆,以达到眼神锐利效果。进行吊眉的时候要三个人协作,每次的疼痛对旦角扮演者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为没有专门经费支持,所有化妆品都是自带,化妆都是互相协作完成。
小碗麟利用化妆空余时间和老师核对上台的流程与唱词,生怕有遗漏的地方。
孙保利定完妆,在后台等待登场,为了达到演出效果,道具衣服里面还穿了很厚棉袄,五月的柳州,天气已经开始闷热,保利说他怕的不是闷热难受而是出汗把妆容打坏。
京剧老票友们开始尝试用西洋乐器去结合传统京剧,为京剧的现代发展做尝试,在这次演出的三名小票友中,就有一位表演的“架子鼓京剧”博得了台下老票友欣慰的掌声。
这次的演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票友自发组织的,“音响师”是一位60岁的阿姨,她当初为了弄清楚怎么操作这套从别处借来的设备可是花了好大的功夫。
演出乐队和和音响师都是义务的老戏迷,没有丝毫的出场费,大家都很乐在其中,很喜爱这样的幕后角色,他们遗憾的是受到现代技术的冲击,已经很少有人去愿意学习人工京剧伴奏了。
表演完毕的碗麟在后台进行卸妆,戏曲的化装与卸妆往往需要花三个小时,为了只是台上的十几分钟, 群众掌声就是对演员演出的最高褒奖。
已经陈旧的“柳州铁路局京剧协会”吊旗,“柳州铁路局”这个名词承载着孙保利一辈柳州老票友太多的回忆。
破旧的房间里具备了化妆间与仓库的角色,表演完毕后参演票友开始把舞台道具撤回小房子里面,小房间里寄托的是老票友对国粹传承的希望。
“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小碗麟的一句唱词, 小碗麟在后台表演给老师看,让老师去指正不足的地方,孙保利很是喜欢小碗麟的认真与水灵的眼睛。新老戏曲人的同台演出,人头攒动的一出戏,背后却是悲离的人生缩影。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道具齐全的化妆间,没有经费支持、没有出演费用,有的只是对戏曲的爱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中华特有的戏曲艺术魅力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