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5|回复: 0

[文化教育] 超常教育的私学试验:十岁高职生是如何炼成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 10: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超常教育的私学试验:十岁高职生是如何炼成的 

 2017-10-02 刘成伟 界面


摄影:刘成伟

“圣童私学”最多时有29个学生。张民弢称他们是允许失败的试验品。比如“一个孩子6岁学了初中知识,再回到传统义务教育中去读上小学,这个孩子会学得更好”。而一旦成功了,这些孩子都是超常教育的受益者——顺其自然地,他选择让自己的女儿趟出一条路。


作者| 刘成伟



一眼就能看到队伍中的张易文,她太显眼。

张易文身高约1.4米,瘦小的躯体缩在最小号军装里,松松垮垮,与整个队伍格格不入。爷爷张步周停下电动三轮车,他戴着深度近视眼镜,隔着栅栏远远瞅了一会儿。

“年龄太小了。”张步周叹了一口气,径自离开。

2016年,时年9岁的张易文高调参加高考,但成绩没有达到报考任何大学的资格。今年,张易文复读后再考,以352分的单独招生成绩进入当地一所民办大学——商丘工学院读高职。

现在,她面对的是人生的新起点。她学踢鹅步、走列队、叠豆腐块儿一样的被子,经历着中国大学生的开学第一课。曝晒了几天后,张易文嘴唇有些开裂,皮肤变得黝黑。

“这比呆在家好玩,教官对女生并不严厉。”她对界面新闻说。当然,她也会羡慕那位因专升本不必参加军训的舍友,“那人太舒坦了。”

夕阳西下,学生们结束了操场上的一天军训。父亲张民弢提着刚摘的新鲜石榴,站在操场边等张易文——他正与一位视频直播记者连线通话。

张民弢把石榴硬塞给张易文。她接过去,扭扭身子,皱了一下鼻子。她悄悄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她讨厌父亲老带记者来找她,但又不知该如何拒绝。

父亲正让女儿参与一场视频直播采访。摄影:刘成伟

父女俩在校园一处景色别致之地的石凳子旁边坐下,张民弢把耳机塞到张易文耳朵里,让她直接与那位直播的记者聊。

天渐渐昏暗。大概十五分钟的问答后,张易文开始不悦。她时不时看张民弢:“我得赶紧走了,一会儿要集合呢。”得到父亲的准许,她从石凳上站起来,顺手从裤兜里提溜出一瓶矿泉水。张易文使劲拧开瓶盖儿,举着瓶喝了两口,又拧上瓶盖放进去。裤兜很深,矿泉水瓶子没入兜里。

她转身,像袋鼠一路蹦向公寓。

与其他少年大学生相比,张易文的成绩绝非出类拔萃。她没有上过一天正规的中小学,只是受教育的经历显得别具一格。

她在父亲开的“圣童私学”里学习了五年文化课程,然后参加高考。圣童私学(工商注册名为:商丘市睢阳区英贤双语培训学校)位于河南商丘一座三层迎街民宅里。张易文从小浸泡在这样的环境中。父亲张民弢和母亲李韩英广收学子,间接培养她。

宅院外,深秋的斜阳刺射门联上的字。门联左面书“假期识字幼儿园”、右面写“直升小三学前班”。为了对仗,张民弢缩写了部分词语。他教张易文写五言绝句也是如此,用词简写随意,诗歌只求尾字押韵,不究平仄格律。这些《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等私塾蒙学讲到的格律和韵律基本常识,没有出现在中国大多数的中小学教育中。

类同于千字文一样的韵文,张民弢3500编写的汉字识字教材。摄影:刘成伟

李韩英和张民弢聊门联上的两句话,觉得“小三”这俩字炸眼,她怕一些可能引起的诟病被网络放大。张民弢不以为然,认为顺口就好,可以更直白地宣扬教学目标。不过,与去年不同,他已经放弃说服别人接受 “圣童私学”;也不会特意让家长把孩子留在私塾直接高考。

过去几年,张民弢办的“圣童私学”与他培养“圣贤”的办学理念相去甚远。至今没有一位学生按他的计划升学,除了张易文。

私塾里,仅剩的8个孩子正跟李韩英读《木兰辞》,童声朗朗。6个孩子的年龄刚够上学前班,但已经开始学习初中阶段的知识。另外两个刚入学的四岁小孩儿正在使用张民弢编写的教材识字。识字教材囊括了3500个常用汉字。教材里的儿歌采用不重复的汉字攒成,押韵上口,像一部新的《千字文》。

这里采用私塾的形式教学,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但没有历史、政治等文科课。张民弢自称信奉儒、道思想,并把这种他所认定的人文教育贯穿在语文、英语的教学中。

下课后,孩子们在仅有的空间内游戏。他们遇到访客,会主动弯腰鞠躬问好。中午吃饭,孩子们盛饭围坐在一楼餐厅,先诵感恩词:“感谢姥爷姥姥,爷爷奶奶………”稚子童音,摇头晃脑。

圣童私学最多时有29个学生。张民弢称他们是允许失败的试验品。比如“一个孩子6岁学了初中知识,再回到传统义务教育中去读上小学,这个孩子会学得更好”。而一旦成功了,这些孩子都是超常教育的受益者。

另一个现实是,张民弢把私学定位于辅导班,针对课外辅导和学前教育。这样就不用苦口婆心去说服家长,也不用直接对冲现行的教育政策。他毕竟要养活自己和家人。

顺其自然地,他选择让自己的女儿趟出一条路。

张易文骑着木马上对李韩英说:“妈妈,我的理想是读报纸。”

李韩英问:“读报纸干啥?”

“读报纸是为了当科学家。”

张民弢决定让张易文在家上学时,李韩英把这当笑话讲给了张民弢。那一年,张易文4岁,刚上幼儿园一个月。

开始,张易文跟母亲学习识字,比较散乱。后来使用张民弢编的识字教材系统学习。不到5岁,张易文便认识了2000个汉字,实现流利阅读。期间她用玉米粒练习数数,学小学阶段的加减乘除基本运算。

这个教育效果一度让亲戚们侧目,他们先后把孩子也送入私塾。张易文一度成为圣童私学最有效的广告代言人。但是,由于教育理念相左,不久后,家长们不认同让孩子在圣童私学家务、禁止吃零食等他们认为奇怪的规定,纷纷选择了退学。

张易文学英语使用的也是《中小学汉英读写一本通》教材。这本教材是张民弢选择经典英文文章编纂的,这些文章的特点是不重复的词汇多。文章里每个单词都对应着汉语解释,整体又有一个成文的翻译。这有些类似英语阅读书虫系列。私塾讲述的英文课主要是口语练习。课堂上,张易文跟同学用对话方式场景模拟,掌握了英语的基本口语表达。

张民弢编写的英语教材,经过简单印刷和装订,直接使用。摄影:刘成伟

6岁那年,她开始读《论语》一类的儒家文言经典。并开始读《西游记》、《三国演义》一类的白话小说。有一次,她读《三国演义》,突然跟奶奶吵着要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张子龙。

奶奶问:“为什么改名字。”

“我喜欢赵子龙,要和他的名字一样”

“你喜欢他什么?”

“英俊。”

奶奶笑着说:“我的小孙女可真早熟。”

现在,她已经将喜欢的对象改成了哈利波特。7岁时候,张易文开始读《哈利波特》系列。在父亲的要求下,她着手模拟写小说,写了一部科幻小说《GO TO THE 火星》,目前已有5000字左右。不过现在张易文自己不想写了。

张民弢本来想让张易文读中文系类专业,并一度让张易文参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他买了《文学概论》、《古代汉语》两本教材。但难度太大,他最后只能放弃。现在,两本书散落在书架的一角。

与自学考试相比,私塾学习考核很随意。根据考核要求,张易文基本掌握英汉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掌握基础的数学逻辑和自学能力。她在私塾里很少做习题,也不刻意背诵,不过张易文和其他孩子一样都需要讲课。同龄人在讲课中彼此学习,融会贯通。她可以使用电脑查询学习资料,用一款名叫乐乐课堂和猿题库软件自学。

不过在私塾里,张易文更像一个附属品。课堂招来初二年龄段的学生,张易文就在初二年龄段的班里,招来四年级年龄段的学生,她又在到四年级年龄段班。张易文所经历跳跃式学习(张民弢称之为复合式),接受的教育支离破碎。一位长期从事超长教育资深专家贺淑曼称,超常教育更多是在通才教育前提下的复合学习。

 “如果不考虑经济收入,只考虑对孩子的教学。这次考试,张易文考本科应该没问题。”张民弢称。张易文学习高中阶段课程,圣童私学没单独开设。张易文也只通过网络教学和咨询父母自学。那时候,她羡慕那些背着书包去学校的同龄人,但父母会提示,他们作业很多,沉重的书写导致手指变形……

9岁半高考时,张易文学了高一的知识,结果铩羽而归。张民弢给她报了四个月的高考复读班,强化数理化。复读班本需要9000元学费,学校念及张易文的情况,只收她5000元。

在班里,“和班上的同学相处得很开心”。不过她感觉到了自己的特殊,同学们跟他聊天时说她没有童年。父亲安慰她,在家里她没有学业压力,也不会去重复写一些课业练习。

“你度过的才是童年,他们只是习惯了盲从。”张民弢告诉张易文。

李韩英怕孩子上大学年龄太小,她想让张易文再经过几年复习考一个比较好的学校。但被张民弢否定——不能等几年的缘由是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管理将会遇到巨大阻碍。

“女儿到了青春期,开始叛逆就更不好管。”张民弢怕自己提前设计的路线旁逸斜出。现在张易文年龄小,还会特别听老师话。这对于接受型学习而言是优势。

高考之后,大多数人会渐渐淡忘与自己专业无关的高中知识。工作之后,更不会有人记得如何解解析几何题、如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他乐观地宣传他的理念。张易文刚十岁,她的学习和知识掌握能力超越了大多数同龄人。 “高考成绩需要年龄横向对比,而没必要预设过高。”

张易文完全具备了学习大学知识的基础水平。“录取分数线不是随便设定的。”张民弢认为。张易文符合大学资格要求,上了大学。按照规划,专升本、考研……如果顺利,她不到20岁就可以博士毕业,根据《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报道,“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比较判断能力、反应能力这几种能力与人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发现,18~29 岁占明显优势”。这个年龄段是科研和创造的最佳年龄。

张民弢这样给张易文设定了人生的布局,用自己的方式做自己女儿的试验。

考上大学后,张易文成为圣童私学一个招牌。

上了绿皮火车后,张民弢终于发了火。他批评张易文没有规矩。张易文挨着母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默不作声。

因为不具备全日制办学资质,“圣童私学”面临义务教育阶段窘境的问题。但是,张民弢一直在寻求受教育权多样化的方式。他们此行是去河南省汝州市一所私立中学的小学部展示他们的“慈爱教育”。张民弢期待通过推介达成与学校的合作。合作议题可以理解成在私立学校设立“超常教育”课程,按照圣童私学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这对张民弢而言,可以省去很多程序上的麻烦。也避免家长的担心。合作顺利之后,张民弢可以不在乎其“圣童私学”的招生问题。

这像一种产品推介。张易文要通过各种场景展示出其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课业学习能力。张民弢在火车上分析张易文的问题:下课乱跑、打扰工作人员别;讲课的时候面对家长礼节、热情不够。张民弢认为,教育本身的追求,更主要的是整个素质的养成。

言外之意,这次汝州展示的“素质”并不尽善尽美。

李韩英看孩子委屈,递她一包零食哄她开心。张易文接过来先递给了父亲。张民弢突然感觉很欣慰。他几次对界面新闻记者提起这件事和自己当时的感受。他得把张易文设计成他“超常教育”理念的代表作品。

正走出操场的张易文。摄影:刘成伟

去年,他尝试这推广自己的理念,结果适得其反。张易文高考,他们父女以及整个家庭教育引起媒体关注。他自己的网站上就有两个版本的张民弢履历。其中有 16岁上北大,香港教育学博士等经历。

“这是为了包装我”,张民弢直言。去年,遭到媒体曝光之后,他一度被人称之为“骗子”。那个时候,学校不少人退了学。

张民弢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但某家媒体“彻头彻尾的骗子”用语影响了他的招生。张民弢为此起诉了这家报纸。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民法院驳回了他的其他要求,责令那家报纸承担500元受理费。

他把这些消息发到家长群。特别是女儿高考的事,让他的培训学校成了网络热点。打电话咨询来上学的家长增加,更多的人想知道张易文这五年经历了什么。今年,同一个作者在知乎上发文,认可张易文的教育,从172到352分的变化中来对超常教育肯定。   

但是,“超常儿童的独特性要求有适应他们的教育。这些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应该享有基本的受教育。超常儿童应该获得适合其发展特点和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机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施建农研究员同时表示,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发展超常的人在儿童中的比例不足3%。

张民弢认为只要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因材施教和引导教育”,“健康的同龄人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大的智力差异”。

张易文家距离私塾很近,一栋上世纪建造的老式楼房。当年他们已900多元一平的价格买了90平方米房子。房子里有简单的家具。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电视已经坏掉,成了一台摆设。张易文不看电视,也从来没接触过同龄人喜欢的《熊出没》《喜洋洋与灰太狼》之类的动画片。张民弢主动给孩子屏蔽这个世界,隔绝主流的娱乐方式。

张易文的放满了书,书架上除了教辅书和一些经史子集,还有一些名人传记和一些诸如《厚黑大全》和《宝宝早教启蒙》的书。这座房子即将拆迁,房子里只有几张桌子和椅子,一种可能是他们要搬到城郊的安置房,另一种是再添置补偿款一半以上的钱就地买一套。

这是个生活拮据的家庭。张步周说虽然温饱没有问题,但家里的收入并不高。张步周从事了几十年教师工作,退休后他领着3000元退休金帮着张民弢照看培训学校。他不评判张民弢教育方式,但他一直不认同他教育儿女的理念。

“现在私塾房租一年3万。8个孩子中有7个孩子缴纳学费,每年每人食宿费26000元,雇佣一个老师需要月薪3000元左右,省去各种水电、教材费用,剩下的基本就是生活费用。”张民弢甚至经常告诫孩子,花钱的娱乐都不是好娱乐。而张易文的娱乐方式就是去书店看书——哪怕是漫无目的地看。

9月9日,秋雨淋湿整个城市。院子里几棵石榴树滴着水,树下放着两只锁在笼子里还不会学舌的鹦鹉。私塾屋子里蚊子很多,白天静坐在沙发上,时常会被叮咬。张易文憋闷,一早就急着去学校报道。

一家人多次去商丘工学院散步。张民弢怕对女儿失去控制,选择了这所离家最近的民办学校。张易文对专业毫无概念,她遵从父命,选择了信息与电子工程技术专业。

学校距家仅10分钟车程,张民弢开着那辆贴满私塾广告语的四轮电动车载着一家人直奔学校。电动车出过一次车祸,前脸凹损。张民弢不想修:车还能开,并不影响速度和出行安全。

20日傍晚,去学校瞅了一眼孙女回来,张步周拿着一个播放器便遛弯边看《新闻联播》。

“之前私塾是旧学,顽固守旧,新学校代替了私塾。现在学校怎么也成了旧学,私塾又成了创新,搞不明白这个世界。”他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4 05:32 PM , Processed in 0.03937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