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5|回复: 0

[故事分享] 《真实故事计划》第221期:永远没有长大的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8 07: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远没有长大的人 

 2017-09-18 管小榕 真实故事计划


在我出生以前,我们家就有一个一直长不大的小孩,她生育了大伯、姑姑和我的爸爸。

这是真实故事计划的第 221 个故事

奶奶叫陈若琴,从我记事起,还没听过有人喊奶奶的名字。爸妈们喊她妈妈,我和堂哥喊奶奶,表弟喊外婆,偶尔过年有亲戚来给她拜年,会喊一声姨。

我是在释迦果时兴的时候才知道奶奶名字的,那天,我妈坐在阳台边上剥释迦果,忽然说起奶奶的名字。在家乡话里,释迦果的叫法和奶奶名字的发音很像。

那时有个谜语:“什么东西属于你,但你用得少别人用得多?”答案是你的名字。这个谜语要是给奶奶猜,她肯定猜不出来。

奶奶小时候发了一次很严重的烧,医治不及时,把脑子给烧坏了,落下了痴痴呆呆的毛病。我后来在课本上学到老年痴呆症这个词,以为奶奶刚得了这病,却不知道她的痴呆是伴着童年成长起来的。爷爷把奶奶娶进门时,她已经这样生活很多年了。 

爷爷是客上人,客上是穷乡僻壤,年轻的他进城来,干着打铁的营生。作为乡下人,能娶到奶奶这样的城里姑娘,爷爷高兴坏了。

结婚后,奶奶很多活都不会干,整天就想到处玩,逛大街,串门子,爷爷非但不说什么,还让她什么活儿都别干。那时他们住在牌坊街上,街坊邻居谁都认识谁。她们每天端着坐在家门口的那碗饭,就拌着奶奶逛大街时留下的传说。例如说有一次奶奶看到小摊上有秤,就站上去让人给她称,称完了还一本正经地问摊主,你这称的是骨还是肉?

爷爷一个人边打铁,边带大了我爸、伯伯、姑姑,瘦成了个人干儿。本来姑姑底下还有个妹妹,因为奶奶不懂带孩子,孩子得了天花,很小就夭折了。听说这个我没见过的姑姑是四个孩子里最水灵的。

要是爷爷活得久一点,我应该能听见他叫奶奶的名字,可他在我出生没多久就去世了。我对爷爷的印象,是挂在旧厝墙上那幅黑白肖像。逢年过节拜祖公时,烟雾就从爷爷的面前袅袅而起,爬上他的衣领,钻过他的鼻孔,熏进他的眼睛,最后在他的发尖散得影影绰绰。

奶奶不会带自己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带我。我妈休了两三年的工,在家带我,直到我能去上幼儿园。因为休工,她被调到了机绣厂最下层的工位,打碎了在国企中坐办公室的梦,直到今天,她还常叨叨当出纳时的光辉岁月。 

尽管我妈付出了这样的代价,还是没能护我周全。有一回她买菜回来,打开门一看,满厅的碎玻璃块儿在地板上闪得瘆人,我和奶奶在这片碎玻璃渣里爬来爬去。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在玩玻璃,另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在收玻璃。我妈惊讶地把我和奶奶拎到旁边,一瞧,我俩倒也什么事没有。 

后来我妈反复说起这件事,都说老天保佑,那天奶奶打碎了一打啤酒瓶,我俩在玻璃渣上不知道爬了多久,幸亏我躲过了破相的一劫。

祸不单行。之后的日子里,奶奶会把晾衣服的竹竿甩过我眼睛,也会让扫帚、菜刀从五楼的后阳台掉下去。最严重的一次,一块当年我还抱不动的砧板从五楼飞了出去,所幸阳台下是一片鲜有人至的荒地。

奶奶的前半生就是这样,这些事来自于我爸、大伯、姑姑以及我妈的叙述,是我爸把烟抽得云山雾罩的时候吐出来的,也是我妈躺在地板纳凉时葵扇摇出来的,对我来说却总有些虚幻。

我对奶奶的记忆始于她到幼儿园接我回家的日子。那时她走路稳健,时常走南闯北,从桥这头翻到桥那头,从市东溜到市西。走在幼儿园门口那条小巷上的她,佝偻着背,但不用扶什么,偶尔还用手去整整她用黑夹子别在耳后的几缕白发。

我对家里粘得紧,不爱上幼儿园,每逢放学有人来接都欢天喜地。不过欢喜程度有别,我爸妈整天忙得天昏地暗,要是他们能赶早儿过来接我一次,我的心就嘭一下光亮了,要是胡同口隐隐露出奶奶佝偻的身影,光亮就要减去几分。

妈妈不让我吃糖,奶奶会偷着给我买。牵着奶奶枯干的手回家,我们会路过一家小卖部,柜台上的透明塑料罐里装满糖果。包装很土气,白色的糖纸外印着两颗饱和度很低的樱桃,打了色素的那种,但对当时的我很有诱惑。

奶奶从口袋里掏出一团皱巴巴的手帕,剥洋葱般一层一层剥开,取出面额一角两角的纸币。我们开开心心回家了,一起把糖果藏在抽屉的袜子里,趁着我妈不在家,两个人围着抽屉蹲下,偷偷从袜子里摸出两颗来,送进嘴里。 

我常觉得,吃应该是奶奶这辈子最重要的事。在家里,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要食阿未(可以吃饭了吗)?”最常问我的一句话是:“咱家有什么好吃的没?”

奶奶食量很大,一顿能吃下一大碗饭。她吃饭很快,几乎不嚼,最爱吃带肥的鹅肉。也爱喝酒,呼噜噜地往下灌,仿佛只是喝凉白开,吞到肚子里也不觉得烈。这么胡吃海喝的她,却精瘦得很。她身形上唯一旺盛的,只有隆起的脊背,似乎酒粮肉菜都在她背上堆成了坚韧的山峰。

小学时奶奶还能抱得动我,那时爸妈得上夜班,我不敢一个人睡觉,就赖到奶奶床上去。奶奶不会讲故事,却会背街头巷尾流传的那些畲歌哄我睡觉。 

图 | 电影《一一》剧照

“天顶一粒星,地下开书斋,书斋门,未曾开,阿仔拼爱食油堆,油堆未曾熟,阿仔拼爱食猪肉,猪肉未曾割,阿仔拼爱食粉葛……”

我就在这些起落有致的歌谣里睡着了。隔天醒来,我已经躺在爸妈房里。有一次,我假装睡着了,等奶奶把我抱到隔壁去。那天晚上,躺在奶奶怀里、还不能称得上懂事的我,明显感觉到她的吃力与小心。 

我的记忆版本似乎无聊寡淡。和平的年代,没有太多生离死别。正当我这么想的时候,奶奶突然老了。 

人是可以在一天之内衰老的。从我认识奶奶起,她就是个老人了,但我还是明显地感到她的老去。奶奶大概从来没想过,走南闯北那么久,无数次摔伤又复原的她,最终摔倒在自己家里,再也无法站起来。 

从摔倒在家到奶奶去世,一共20个月,这20个月比她的大半生要漫长。 

摔倒的时候,她已经84岁,也许是所有的旧伤都串谋找上门来,那次之后,奶奶的元气好像被什么吸走了,半个股骨盆在黑白片子上支离破碎,整个一条腿不能动,她大概被吓到了,以为全身都摔坏了,连另一条腿都不敢使唤,甚至不再使用双手,只依赖自己的嘴经营余生。

“好食了未?”

“家里有什么好吃?”

“我要尿尿。”

……

她的痴呆在这20个月里发挥了作用——因为痛神经迟缓,她几乎不觉得痛。医生说奶奶是他见过的最能忍痛的病人。我站在床边,看着她肿得发亮、似乎一按下去就会留一个深坑的脚掌,感到一阵寒凉。

“真的不痛?”

“不痛哩。”她像平日那样傻傻张着嘴笑,无辜地左看看、右看看。

“以后不能走路了。”

“这样啊,好吧。”

她迅速接受了只能躺在床上的事实,好像从来没有走南闯北到处玩过。走南闯北的时候固然很快乐,停下来好像也不太差。 

痴呆继续发挥着作用,我从学校回来的时候,奶奶已经认不出我了。她本来就不好使的眼睛变了颜色,青红相接。半夜里,常常会闭着眼睛在床上大喊大叫,惊得我们猛地赶到,问她怎么,她便悠悠问一句: 

“该食午饭了未?” 

我们找不出午饭给她吃,她便继续大喊大叫,甚至哭起来。反复劝说现在是大半夜还没到午饭时间,再睡一会就可以起来吃早饭,她才在安抚中睡着。关灯,回屋,我的睡意消了大半。翻来覆去要入梦,冷不丁又传来呼喊声。

再后来,整日卧床的奶奶身上开始有了腐烂的痕迹。走进奶奶房间的时候,能在那股浓重的药味底下嗅出几丝生生的肉腥。无数解下又缠上的纱布,无数的药水和粉末,都在奶奶一个晚上的翻天覆地里败下阵来。 

我们都不知道奶奶为什么会在每个夜晚折腾,不住地旋转、打滚、起伏,直到抓住什么,才会平静下来,或者慢慢滑下床,睡到地板上。我和爸妈开始轮流在夜里起床查探。但她仍旧折腾自己,直到我伯说,把床搬走吧,留下床垫就好。 

鲜活的肉体在腐烂,而乌糟的部分赖在体内。奶奶已经一个月没有大便了,吃药、涂药水,无果。只有浑浊的液体从裤子里渗出来,染黄了床单。姑姑说:“抠吧,不然会憋死。”

她把奶奶抱进厕所,脱去尿布,奶奶的屁股像瘪掉的桃子。姑姑戴着口罩和手套走了进去,关门。 

奶奶的叫声颤巍巍地从门口传出来:“痛啊……痛啊……”

“我知道会痛,没办法啊妈,得忍,要好了,要好了……” 

这段对白在门那边无限循环,传到天花板上、地上、墙上,堆到门这边我的心里。 

姑姑出来的时候满头大汗,说出来了满满一盆。

洗完澡的奶奶躺在床上显得很舒服,还跟我们说不憋着真是轻松呀。这轻松延续了一个月,当第三次这样解决后,轻松就可以变成解脱了,因为那不久,奶奶过世了。 

奶奶的死是有征兆的。那天晚上,她大叫之后,整个人拱了起来,张着嘴,缓慢地停在空中。她的脸白得如罩满了雾,浓雾同样缠着她颤巍巍、伸向半空的手。 

我爸冲过去接住奶奶的手,安抚着把她放回床上,躺平,睡好。大人们统统聚到客厅里,一言不发。末了,他们说,该准备后事了。 

那晚过后,奶奶却奇迹般好了起来,神志清楚了很多,半夜里不吵不闹,甚至又能吃下一大碗饭。那时,我们都没想到有回光返照这回事。 

我没见上奶奶的最后一面。我赶到的时候,她刚走不久,通体雪白,孤零零地躺在床垫上。我只知道人每天早上刚醒的时候很白很白,从来不知道人死的时候也这么白,白得好像她会在另一个地方开眼。

 图 | 电影《一一》剧照

我搬个凳子坐在奶奶身边,知道很快就会有人给奶奶穿上寿衣,给她化妆,把她放进棺材里,送到厅堂,在她的脚尾点一盏引路的豆油灯。这些都在那个夜晚的客厅里被讨论过一遍,现在倒像一场做足了功课的测验。我担忧的难题是,奶奶山峰样的背,要怎么舒舒服服躺在棺材里。 

出殡那天我没有去,习俗里未嫁的女子不能随行。我守在家,带着家族里的小朋友。

我也不敢去火化场,不敢看一个人化成粉末,不敢想那些粉末就是能吃一大碗饭,能从桥东走到桥西,整天乐呵呵的奶奶。我爸说,他们办得很周到,把骨灰装进寿衣的时候,头是头,手是手,脚是脚。

奶奶被葬在爷爷旁边。在居士林做法事,送奶奶上天的时候,我仿佛看见爷爷腾云驾雾来接奶奶,说他在天上生活了二十多年熟得很,去带奶奶吃好的,他们就奔着一片的山珍海味去了。 

巡山那天,我到山上和奶奶作别。奶奶现在住的地方很不错,隔壁是爷爷,面前是绿水青山。 

作者管小榕,研究生

编辑 | 王大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0 06:56 PM , Processed in 0.03864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