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1|回复: 0

[文化教育] 唐映红: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告诉你如何适应校园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映红: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告诉你如何适应校园生活 

 2017-09-01 唐映红 大家


文 | 唐映红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每年都会经历的两件事:6月份送别又一届毕业生;9月份迎来又一届新生。送别毕业生的时候,常常听到即将离开校园的年轻人吐槽,如果时光可以重来,他一定不会荒废掉高校的四年青春。四年来老师苦口婆心的规劝,也抵不过进入社会职场实习几个月的教训来得真切,书到用时方恨少。

面对每一届踌躇满志的新生,我都会给他们开一次心理讲座,谈接下来高校生涯的适应与发展话题。谈的都是老生常谈,对讲的人来说没什么新意,但对每年的新生来说,都算的上是见证无数学长前辈教训的经验肺腑之谈,总希望能够让他们少走些弯路,不负青春。年年都是这么告诉新生,或许有些年轻人听进去了,但仍然有一些年轻人一定要跌跌撞撞自己碰壁才能汲取教训,或者让自己成为后进的教训。

说起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校校园生活可能是每个高校开学季的“规定动作”,心理讲座是一种方式,学长的示范、辅导员的指导、朋辈的互助都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现时代新生进入高校,可能越来越比过去的时候适应起来更加地便捷和周到,新生一报到,班主任或辅导员就会指引他们加入新班级的微信群或QQ群,同时会安排一两名热情、负责的高年级学长作为助理也加入新班级的群,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惑,通过微信群或QQ群都能得到及时的回应的指引。

校园生活的适应相对来说不算大问题,有不少新生他们在高中校时就离家住校求学,到高校无非换一所学校而已。从为了应付高考高强度压力满锅的高中校园生活更换到相对轻松很多的高校校园生活,这就好比由俭入奢,其实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从高压力的高中校园情境,一下子到低压力的高校校园情境,对一些学生来说,要适应新情境下自己的新角色却没那么容易,就好比潜水从几十米的深海一下子就浮出水面,稍有不慎就很容易患上“潜水病”。

高校新生的“潜水病”常常表现为两个极端。有些年轻人会延续高中早已习惯的学习和生活,将大一大二变成高四高五,保持着貌似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息。我时不时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很认真地听课,也很认真的阅读,然后会拿着教材小心翼翼地来询问:“老师,您课堂上讲的和书上的讲的不一样,到底哪个是对的呀?”其实没有标准答案,高中毕业进入高校,首先就需要适应有许多知识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知识总是由事实和观点两部分内容组成,事实部分相对简单,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更多的是观点部分,就没有那么简单明了,老师有老师的观点,教材有教材观点,自己也要学会有理有据地接受或者拒绝某一观点。

“潜水病”的另一个极端就比较令人沮丧。每个班总会有一些年轻人会相信高中老师曾经的告诫,“进入大学你们就轻松了”,他们一进入高校就真的彻底放松下来了。我知道曾经有一名被称为“考霸”的年轻人,高中毕业考入复旦,不满意退学;次年考入北大,因为累计7门必修课不及格,退学;再考,考入清华,再次因为累计不及格学分过多而退学;又考,再次考入清华。为什么一次次考入名校,又一次次地遭退学?因为沉溺网络,打电游。越是好的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也越宽松,对学生自治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因为学习倦怠而沉溺网络,沉溺游戏,恐怕也不会有老师把你拽回去读书。

绝大多数高校新生报到入学时都已经年满18岁,从法律意义上就是完全民事能力的成年人,这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即便是不读高校,一个年轻人也必须要适应成年后的自己。对大多数进入高校的年轻人来说,18岁新生入校,22岁毕业离校,其实这个年龄阶段是每个人一生中的“黄金4年”,最美好的青春韶华,无论是求学,还是入伍,或者在社会中谋求发展,都会面临一样的问题,适应成年的自己。



所谓成年人,说白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责任。一个年轻人在“黄金4年”荒废了学业,虚度了人生,得自己买单,不能怨老师没有严格要求你,不能怨父母没有及时鞭策你。我不认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像保姆一样把年轻人事无巨细地都控制起来就是好的,每天晚上几点熄灯,几点起床;上没上课,为什么缺课;有什么思想动态及时跟进。越是基层的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越是具体、细致,像媒体不时曝光出的诸如规范校园情侣文明恋爱曝光台之类新闻的,不用想,基本上都是高职院校。其实没必要,高校生涯的“黄金4年”不让年轻人摸爬滚打,他们进入社会职场依然会面对同样的问题,而且更加难以适应与成长。

对一名年轻人来说,“黄金4年”在高校校园度过,相比于在其他地方度过,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学有所成,顺利拿到学位。换言之,学业其实是多出来的一件事情。更重要的,一名年轻人关乎一生成长的几件事情却可能比取得学位更为关键。我曾经开过一门校选课,《心智成长与生涯规划》,课程主要就是引导选课学生思考和讨论在高校的“黄金4年”比取得学位更重要的4门人生“功课”。

一是要学会悦纳自我。所谓“悦纳”,顾名思义就是快乐地接纳自己。这其实相当重要,离开自己的父母家庭独立在高校学习、成长,能不能学会并适应悦纳自我关乎到一生的心智成熟。简单地说,对每一个年轻人来说,一定要学会快乐地接受自己那些不能改变的特质,身高、体型、容颜、基本性格;以及那些无法改变的身份特性:出生家庭、社会阶层、怎样的父母、童年的创伤等等。你得接纳这一切,然后轻装上阵;你得把你的自尊建立在努力上,而不是敏感于这些特质上。

二是学会择偶,学习并适应如何建立和维系亲密关系。选择一个“对”的伴侣对一生的幸福至关重要,甚至远远超过取得的学位证书对一生幸福的影响。其实也不复杂,概括起来就两个要点,一方面让自己首先成为“对”的人,你才有可能吸引另一名“对”的伴侣以及维系彼此的积极关系;另一方面要让自己成为“对”的人,就需要更多的恋爱实践,趁年轻谈一场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没有人可以不经过恋爱实践,仅凭阅读、思考,听他人的告诫就能学会择偶,就能学会如何建立和维系适宜的、积极的亲密关系。

三是学会择业,学习并且发现自己适合的职业。进入高校读了哪个专业未必就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就一定要从事这个方向的职业。现时代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特别是读本科的年轻人来说,本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识教育,并不是职业培训。过于功利化地冲着热门专业、职业奔去,损害的是一生的职业幸福。每个人都有擅长的能力倾向,顺自己的天赋而为,不仅更容易取得职业成就,而且更少的工作压力;违逆自己的天赋而为,则相反,即使高薪,但面临更多的压力,最终损害是的健康。要不要每个月多收入1万和一生少活10年,有时候选择就这么简单。“黄金4年”一边读书,一边就要学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不要等到毕业季才仓促地面对这个问题。

四是成就梦想,赋予人生最隽永的意义和价值。梦想不是具体的目标,而是在一生发展中始终引导自己前行的灯塔。我认为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我有没有梦想?”“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幸福不仅仅是欲望的满足,更持久而永恒的幸福是意义的追求和持有。能有值得为之付出的事业、家庭或者其他的追求,这是比欲望的满足更为积极、持久和有意义的幸福感的获得。



从某种意义上说,考入一间高校并不是目的,它充其量只是一条路径。新入学的年轻人,你无论是在北大也好,还是在一间籍籍无名的什么什么学院也好,接下来的几年高校生涯只不过是你从18岁到达22岁所有幸或偶然经历的一条路径而已。在这条贯穿你一生最美好青春韶华“黄金4年”的路径上,你会交到一生的朋友;你会遇到良师;你会爱上谁或者被谁爱上;你会不断的发现自己,为自己而感到惊喜、惊奇;你会在努力中不断地成长;你也会取得成就,或者遭遇挫折。

因此,当你踌躇满志准备着前往高校报到的时候,年轻人,你必须要有心理准备,想明白接下来不仅要适应新的校园,新的学习、生活,更要适应独立成长的自己,不依赖你妈,不依赖你爸,也不依赖你叔,也不依赖你舅。作为一名成年人,不要让其他成年人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

Good Luck!


(本文原标题:《高校新生适应指南:要适应的不仅是环境,更是成长的自己》)


【作者简介】 

唐映红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高校心理学教师,自由撰稿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4 05:18 PM , Processed in 0.05458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