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拎着垃圾的手,怎么腾得出来接礼物2017-01-30 周梵 罗辑思维
今天是大年初三,走亲串门收到的礼物又在家里堆满了吧? 那些不实用又占地的,一年到头用不了两回的,就都扔了吧。 顺便再来清扫一下自己的心。 不打扫好自己,新的一年怎么漂亮开场?
1老公是手机控。手机里装了两三百个app,琳琅满目。 也因为如此,手机堪称“龟速”,开个微信的时间都可以喝杯咖啡了。 而就在前两天,手机不堪重负,彻底死机了。 他不得不给手机治病,心烦意乱。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手机的病不难医,你的病才得赶紧治啊。” 他疑惑地瞪着眼问我:“什么病?” 我一字一顿的说:“囤、积、症”。 ▽ 所有的囤积症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焦点—— “以后”。 买一大堆书但几乎不看,“以后会看的”。 购物,觉得好就买一堆,“以后会用的”。 囤积文凭,不管喜不喜欢这个领域,也要去考,“以后可能会有用”。 有些小物件囤积起来后,看着并没有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巨大影响。 但是,所有的囤积都会造成我们注意力的牵扯。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
2比起看得见的东西,我们更易囤积看不见的,比如信息。 我有个学员,她在家带孩子很久。 儿子还没上学时,她总觉得自己很忙,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学习、看书。 于是,每次她在微信上看到一些不错的文章,被标题吸引之后,只看前面一小部分就把文章放进“收藏”,准备以后有时间了再看。 现在,儿子已经上小学,她裕余出来很多时间。可她发现,自己看文章时,仍是看一半后就点击放进“收藏”。 她的收藏夹里有超多文章,可没有几篇是可以安下心来从头读到尾的。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真的没有时间,而是一直活在对未来的焦虑当中。 ▽ 还有更隐蔽的,比如囤积关系。 囤积关系的人,关注的当然也是“以后”。 所以,他们和任何人相处,从来都没有真正关注过眼前的这个人。 他们只关注对方做什么职业,收入高低,认识什么人,然后判断要不要把这人放进自己的“收藏”。 可眼前这个人有怎样的爱恨情仇,正在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些关乎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身上真正重要的东西,却被忽视了。 这些喜欢囤积关系的人,你很难单独和他安心吃顿饭。你见他时,永远都是一大桌子人。 囤积关系的人,看起来人脉很广,三教九流无所不识,微信通讯录里有几千个好友,可失眠时,他在手机里却找不到一个能无所顾忌拨过去说心里话的号码。 越是囤积关系,越感觉孤独。 忘记生命本质的人,就会得到这样讽刺的人生。
3当我们总在关注“以后”时,我们就会不停地错过“现在”。 你将错过这一刻的美景、可爱的食物。 更可惜的是,错过来到我们身边的人或事: 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想着工作,和同事在一起的时候又惦记着孩子; 吃饭的时候想着报告,写报告时惦记着逛淘宝。 看似有在完成一件件任务,但其实,从未真正享受过做哪件事。 ▽ 无论你在囤积什么,都要记得,越囤积,越匮乏。 该扔的扔掉,该送的送走,把已经发生的、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东西清理出自己的生活。 无论是某样东西,还是某个人、某种过去的自己,统统都送走。 送走时,带着祝福和感激,因为那是你的历史。 也不必担心他们,没有人需要你的担心,每个人都自有他们的生命体验。 当然,更不用担心自己的未来,担心就是在关注“以后”,我们真正要学会的是关注“现在”。 哪里有什么未来? 所有的未来,都是以“当下”的状态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 而我们真正能拥有的,仅仅是,此时此刻。
4当下是没有烦恼的。 所有的烦恼,要么是因为你活在对过去的懊恼和不甘当中,要么是因为你活在对未来的焦虑和恐惧当中。 一旦掉进这种状态,自信、快乐、美、享受……所有可以带来改变的力量就消失了。 电影《重返地球》中,父亲对儿子说了这么一番话: “虽然危险是真实存在的,但恐惧与否,则是你的选择。” 不要因为对未来的恐惧而消耗现在的生命,去为一个虚假的未来做囤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