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mbiz.qpic.cn/mmbiz/oytymysKgiaMF2wr4ENXe7XgLuiauE1rWWDuNYqJZeibRibMMnouQHQHfGoDwicF4UnOXHiaBTZgSB4H7hibmeRoVzZg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leIEJrL4t8flMqhakJQXAeFiaM75J0316OxLQr66LXurRvznPWiaR8SNiaqnYWqTYfuEhkernhpUt06feXIswnALg/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https://res.wx.qq.com/mmbizwap/z ... io_unread26f1f1.png);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width: 18px; height: 25px; vertical-align: middle; display: inline-block; -webkit-background-size: 18px; background-size: 18px; max-width: 100%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7:23吉田兄弟-Re…Japanesque来自世界遗产地理
在日本神话中,器物放置百年,便能吸收天地精华化成妖怪,这便是“付衰神”的由来。
从三味线演化而来的“三味长老”,就是一种典型的付衰神。传说,以猫皮蒙制的三味线在化为妖怪后就会附身到乐师身上,将其变成一个长着三味线脸的妖怪。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ytymysKgiaPABicTk1QEAD6RZIv3tUU2SwzciaVKIMdBibMTCNicES8uIT25ib8zia7HM5wa2AHnrgUb9hKGP9ibmlYo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三味长老”
将三味线写入百鬼神话,可见其在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三味线是一种日本著名弦乐器,其音色独特,长久以来多被用来演奏诸多日本歌舞文化的背景乐。
| 三味线之祖:中国三弦与冲绳三线 |
三味线虽然只有三根弦,体型上却是一个“大家伙”,琴身全长约一米,可以拆卸为三大件:“天神”(琴首)、“棹”(琴杆)、“胴”(音箱)。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PABicTk1QEAD6RZIv3tUU2SWCGNRydickZ7tlJGfWVFSE66a9KGDgcp2jYlLo4QmCNXZ7m36aPlcW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三味线一般用钢丝做弦,也有用尼龙材料的。演奏时,演奏者需要用象牙、犀牛角、乌龟壳等材料制成的拨子,拨弄琴弦。三味线声色清幽而纯净,质朴而悠扬。
根据琴杆粗细长短以及音色的不同,三味线又分为长呗三味线、义太夫三味线、常盘津三味线、清元三味线、地歌三味线、津轻三味线等几种。其中,流行于津轻地区的津轻三味线是体积最大的一种,音色风格亦十分独特,被称为“日本的爵士乐”。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PABicTk1QEAD6RZIv3tUU2Slnta5wxHGEcd5k468icnFFGRiaDTTnNVdb8XhdCNhLTWE7elMbic2MrS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演奏者用津轻三味线弹奏津轻民谣
实际上,三味线之祖可是中国传统的弦乐器——三弦。
三弦于15世纪末,即日本室町时代末期,传入日本冲绳。经由当地居民改造,三弦演变为早期流行于琉球群岛的三线(サンシン)。随后,三线传入日本本岛,在制作技艺与外观外形上都经历了第二次“改造”,三味线(しゃみせん)逐渐成形。
传说,琉球三线最早传至堺港(今大阪府堺市),被当地一位琵琶法师采用。在弹奏中,他觉得用指甲或小拨片来拨弦十分别扭,便将其换成了形若银杏叶的大拨子;为取共鸣,这位琵琶法师又加大了音箱;因大拨子会刮坏蟒蛇皮的花纹,他进一步将蒙鼓的蟒蛇皮换成了光滑的猫皮。
经过这一系列改造,三线变成了三味线。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PABicTk1QEAD6RZIv3tUU2Sau41sse4Gj3cxdibJZNxbqOtGlibKLzdH0B60Tc2xz9hx1Isld8ePzibQ/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不同于三味线,冲绳三线体型较小,演奏者可以手持并站着演奏
改造之后的三味线音箱又大又沉,演奏者必须坐着演奏。在传统演奏礼仪中,演奏者还需“正坐”,即采用臀部坐在后脚跟上的跪坐姿势。
| 三味线与传统艺能 |
净琉璃是日本民间说唱曲艺的一种,确立于室町时代(1336-1573)初期,最初由琵琶作为伴奏乐器。文禄至庆长年间(1592-1614),盲人说唱家泽住检校开始以三味线代替琵琶加入伴奏,并结合木偶戏,创造了后来风靡本土的木偶净琉璃。
伴奏净琉璃的通常是三味线中的义太夫三味线,“义大夫”一名实际上也来源于一出经典净琉璃中的主人公名字——松本义大夫。净琉璃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艺能形式,其唱腔、表演形式乃至音乐伴奏都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民间艺术发展。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PABicTk1QEAD6RZIv3tUU2SFQKOCbgeP6V6n0xuY2xib6eibZ6HibDI8ygrh2bdPdqs38Vqz8hS62vPw/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净琉璃
三味线作为伴奏乐器,不仅促进了说唱故事、和歌等日本民间古典音乐形式的发展,还成为歌舞伎日本传统戏剧悠扬的背景乐。
歌舞伎是在江户时期兴起的市民艺术,距今约三百年历史,可以说是日本传统艺能之首。歌舞伎在诞生之初,只是单调的舞蹈形式,至江户时期(1603-1867)才真正引入各类背景伴奏,成为音乐性、故事性兼备的综合戏剧。歌舞伎表演伴奏多使用杆小弦细、音色明亮的长呗三味线。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PABicTk1QEAD6RZIv3tUU2SQPrPtDiaW3kdbpZ0fqS4PiaFH8U9KE6KPPkZaxlTG2PWh3s0zeRIaLEA/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三味线是歌舞伎重要的伴奏乐器,演奏者“正座”在舞台后方
作为歌舞伎伴奏乐器的三味线由此在日本迅速流行起来,成为日本古典音乐最重要的乐器之一。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艺妓,三味线演奏可是一门必修课。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PABicTk1QEAD6RZIv3tUU2SriaUJxCnTuiatPG44WGBP4oz7gILrlrREmfZRibxrw5JnBia3OzdkibbnoA/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弹奏三味线的艺妓
以三味线为主,配合日本筝、尺八、太鼓、琵琶等传统乐器,歌舞伎音乐带着古典和风特有的古朴悠扬,推动歌舞伎成为当地居民喜爱观赏的表演艺术。
| 当三味线与流行文化相遇 |
你以为三味线只是一种传统乐器?
实际上,现代日本流行乐坛常有三味线的身影。
著名三味线乐队吉田兄弟自幼师从演奏家安达孝华学习津轻三味线。组队后,他们演奏和编写的音乐,尽情发挥三味线的炫丽音色,并注入摇滚、流行、拉丁音乐和蓝调等流行元素,加上爵士乐式即兴变奏,赋予三味线以崭新的活力。
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的主题曲就是吉田兄弟的《Re…Japanesque》。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oytymysKgiaPABicTk1QEAD6RZIv3tUU2SIiaLQVNIfianIADribP045UFicMdpxLuuiaJUGLdpDrVJYGicpwMeP7X2TJw/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吉田兄弟在演奏会上
这首歌一经推出,人们似乎看到了传统乐器的无限可能性。
近年来,在日本十分火热的Sooth乐队、和乐器乐团等,均受到了这股风潮影响。他们以传统乐器三味线、和太鼓、日本筝等搭配西洋现代乐器吉他、贝斯、架子鼓,生动地诠释了“古典”与“流行”相遇时碰撞出的绚丽花火。
你喜欢三味线的音色吗?
●●●
新媒体编辑 / 郑媛(实习生)、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