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1|回复: 0

[军事] 飞翼布局新一代轰炸机都在用 当然不只为隐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7 07: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飞翼布局新一代轰炸机都在用 当然不只为隐身 2016-09-07 烽火君 [url=]空军之翼[/url]


在上周中国空军开放活动上,中国空军司令马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们现在发展新一代的远程打击轰炸机,将来你会看到的…这次中国空军对发展轰炸机的正面回应,引发国内外媒体对中国发展新一代远程打击轰炸机的广泛讨论。这其中话题之一就是技术上的可能会选择飞翼式布局。所以本期烽火议军情就带大家一块回顾以诺斯罗普为代表的飞翼传奇,以及中国新一代轰炸机之所以会选择“飞翼”的理由。


德国霍顿兄弟的Go 229

并不是飞翼的全部

也不并是飞翼传奇的开端

B-2隐身轰炸机怎么就成了德国技术?
毫无争议,当下美国空军的B-2隐身轰炸机是飞翼式布局最标志性的代表。而B-2隐身轰炸机的设计制造商诺斯罗普正是飞翼这项航空技术的集大成者,特别是诺斯罗普公司的创始人约翰·诺斯罗普对“飞翼”追求了一生。但或许出去更为传奇的目的,也或是对二战德军黑科技的偏爱,当纳粹德国的秘密武器霍顿兄弟的Go 229 战后成了美国人的战利品后,就有很多解释称Go229是美国B-2飞翼技术的鼻祖。这显然是在暴漏无知的牵强附会。


鲍里斯·切拉诺夫斯基
和БИЧ-11飞翼验证机
因为事实是,飞翼的研究由来已久,19世纪末期航空界就有了不少理论探讨,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鲍里斯·切拉诺夫斯基、美国的约翰·诺斯罗普等人都在进行着飞翼实用化的探索,二人的飞翼技术验证机也都早在20年代就飞上了蓝天。那么,相对而言德国的霍顿兄弟就是后起之秀了。


约翰·诺斯罗普和N-1M技术验证机

约翰·诺斯罗普 美国飞翼技术的开山鼻祖
飞翼式布局,取消了机身、垂尾和尾翼,所有的载荷和操纵系统都安装在机翼内,这无疑是航空史上的重大进步。富有远见的约翰·诺斯罗普对飞翼抱着坚定决心。而为了实现飞翼的设想,诺斯罗普从20年代开始不断推出小比例验证机进行概念研究、技术评估。直到标志性的1940年N-1M飞翼验证机的首飞。也正是有了N-1M后,美国陆航也就是后来在1947年分离出的美国空军 开始支持诺斯罗普公司发展大型飞翼轰炸机,这也就有了XB-35飞翼轰炸机。不仅如此,即便是在XB-35还没有试飞,美国陆航就订购了13架服役测试机YB-35。由此可见,美国陆航对飞翼这项航空新技术的重视和期待。


在XB-35还未首飞时

美国陆航就订购了服役测试机

这时期,随着对飞翼研究的深入,也逐渐发现了飞翼式布局在空气动力效率、机体结构效率上的全面优势。不过要特别要强调的是,这时候飞翼的另一先天优势,雷达隐身能力还并没有被发现被意识到。1946 年7月25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翼式布局的飞机XB-35轰炸机首飞。但此时的XB-35研制进度已经严重落后了,特别是战后的天空迎来了喷气式时代,美国军方也就取消了XB-35的生产订单。不过军方也不想投入的资金打水漂,所以转而要求诺斯罗普把螺旋桨动力的XB-35改装成喷气动力,这便是后来的YB-49。

现在看来“飞翼”
依旧有着浓浓的科技感未来感
而扁平的XB-35
在当时无疑似“飞碟”
40年代的飞翼技术为什么还不成熟?
但换成喷气动力的YB-49飞翼轰炸机,喷气发动机实在是太耗油了造成YB-49的航程锐减,而且YB-49若想实用化成为美国空军核打击轰炸机还面临着弹舱尺寸 特别是弹舱的深度不够装不下MK3、MK4等核弹的问题。特别是YB-49在飞行测试中的多起事故,更暴露出了飞翼式布局的飞机不好操控、飞行不稳定等问题。而这是因为飞翼轰炸机取消了垂尾和尾翼等气动控制面,仅靠机体上的几个翼面来控制飞机的俯仰、滚转、偏航机动,难度是很大的,仅仅靠飞行员的人工操控是无法完成的。
后来我们看到,随着飞控计算机和线传技术的出现,飞翼式布局的这个不好操控飞行不稳定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也才有了飞翼的真正实用化。因此,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四五十年代的美国空军只能取消YB-49飞翼轰炸机项目。

XB-35的喷气化
YB-49飞翼轰炸机
不过对比当时的
    70年代美军要造隐身轰炸机 飞翼实用化
但对诺斯罗普公司来说,坏消息不只是飞翼轰炸机的项目取消,还有公司的创始人、灵魂人物约翰·诺普罗普的被退休。不过,诺斯罗普的飞翼传奇到了70年代终于迎来春天。这时的美国空军寻求能够雷达下隐身的轰炸机来突破苏联人的防空火力网。诺斯罗普的飞翼,凭借“隐身”这个天生优势,和此前XB-35、YB-49的经验与技术的积累,成功赢得了竞标,推出了B-2“幽灵”隐身轰炸机。而创始人约翰·诺斯罗普老爷子也在离世的1981年,在病床看到了B-2的比例模型,他的飞翼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这也为诺斯罗普的飞翼传奇画上了没有遗憾的句号。后来的1994年诺斯罗普与格鲁曼公司合并组成了时至今日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近年来诺·格的B-21轰炸机方案,也是飞翼式布局,算是B-2的经典延续。


飞翼式布局在美国空军
新一代轰炸机B-21上也在沿用
飞翼式布局大众化 非常适合隐身轰炸机
而随着飞控计算机、线传电传操控系统的技术不断成熟,飞翼式布局的飞行控制难题也得到了成功解决,飞翼也开始被更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各空军强国都在发展的隐身无人攻击机,几乎都采用了飞翼式布局。


国内外对中国空军

新一代远程轰炸机

猜测想象中都少不了

飞翼

原图作者:彩虹熊白玮

所以今天谈及中国的新一代轰炸机,几乎所有的评论中都猜测将采用飞翼式布局,这一方面是外形隐身,另外,飞翼式布局结构效率高,在同等空重的前提下,飞翼可以装载更多的燃料和武器弹药,而且飞翼的空气动力效率高,则意味着飞翼轰炸机在载弹量相同的前提下,飞翼轰炸机能比传统飞机飞得更快更远。也或者飞翼轰炸机使用推力稍小的发动机就能达到传统飞机同样的飞行速度、巡航速度。
所以综合来说,飞翼是中国新一代轰炸机非常适合的设计布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9 01:46 PM , Processed in 0.0618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