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3|回复: 3

[转贴] 罗比尼专栏/全球经济未脱离新平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9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06-10 04:06 经济日报 编译汤淑君


国际货币基金(IMF)等机构最近又下修全球成长预测,这也难怪,因为世界经济缺乏亮点,许多经济体的前景甚至迅速转为晦暗。

美国过去两季成长率平均只有1%;欧元区多数国家的潜在成长率仍低于1%;日本「安倍经济学」渐失动能,经济濒临衰退;英国经济笼罩在脱欧公投的不确定性阴影下,企业暂缓招聘和资本支出;加拿大、澳洲、挪威等已开发经济体,则面临商品价格低迷。

新兴市场也好不到哪里里去。金砖五国(BRICS)中,巴西和俄罗斯陷入衰退,南非成长几乎停滞,中国经历结构性减缓,仅印度相对表现尚可。

更糟的是,不论是先进还是新兴经济体,潜在成长率都已下降。政府与民间债台高筑正抑制支出,特别是提振成长所需的资本支出。这意味生产力成长减缓。与此同时,人口老化正冲击已开发经济体及中、俄、韩等新兴经济体。

所得与财富不均恶化,使全球储蓄过剩加剧(对应全球投资陡降)。随著所得重新分配,从劳力流向资本,也从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中低所得家庭,流向边际储蓄倾向较高的高所得家庭与企业。

再者,景气下滑循环拖长,可能导致更低的趋势成长率。经济学家称之为「迟滞」(hysteresis):长期失业侵蚀劳工的技能和人力资本;且因创新伴随著新资本商品,因此低投资导致生产力成长持续下降。

在这么多因素拖慢潜在成长率的同时,提振成长所需的结构性改革却不足,在先进或新兴经济体皆然,原因是推动结构改革必须立即付出代价,成果却要到中长期才显现,使反对改革者占上风。

此外,痛苦的去杠杆化过程仍在进行中,意味民间与公共支出势必降低。政策组合也不理想,多数先进经济体采取财政撙节,太仰赖非传统货币政策提振成长,但这种政策的效果正递减,甚至招致反效果。

没有政治上简单可行的方案,能解决当前全球经济的困境。去杠杆化需要时间,撤离非传统货币政策也非易事,而财政刺激仍因高负债和撙节政策而施展不开。

因此,目前仍可能无法脱离IMF所谓的「新平庸」(new mediocre)、桑默斯(Larry Summers)所谓的「长期停滞」,或中国人所谓的「新常态」。

(作者Nouriel Roubini是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Project Syndicate专栏作家)
发表于 2016-6-9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个大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9 10: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完了。 他这么一说新高不远了。 跟索螺丝一样。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0 03: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觉得写得很棒!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 04:13 AM , Processed in 0.0783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