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1

一篇报导让海产业正向改变 获奖记者:只是起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0 08: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04-20 03:28 联合报 编译张佑生/综合报导


photo (1).jpg
印尼偏远渔岛一名被囚禁的缅甸籍渔工,他和2,000多名东南亚海鲜业奴工在美联社调查报导揭露后,终于重获自由。 美联社


photo (2).jpg
本届普立兹奖首奖「公共服务奖」得主美联社采访成员门多萨(右)是美联社全国线记者。 美联社


「你们知道这报导会得普立兹奖,对吧?」本届普立兹奖首奖「公共服务奖」得主美联社,采访团队追踪东南亚海产业奴役虐待渔工时,消息来源这样询问记者。


泰国海产业虐待渔工是公开的秘密。采访成员门多萨是美联社全国线记者,曾得过普立兹奖。她说:「我们把焦点摆在记者对渔工负有何种责任,以及报导刊出后,是否能造成正向改变。过程与细节不能有错误,还得保护受访者不会再受害,所以有很多事情等著我们去做。」

门多萨回忆,在搭上前往印尼本吉纳岛的木筏前,团队花了一年时间明查暗访。岛上没有道路,几乎没电,爬上小山丘祈祷微弱的手机讯号闪烁,是唯一对外通讯的方式。

人烟罕至的孤岛有间大型渔业公司。门多萨等人的木筏靠岸时,码头已停靠六艘泰国渔网拖船,海上还有八十艘在作业。几天后,采访团队首度与渔工说上话,有人只因表示想回家就被关在兽笼。有渔工趁月黑风高之夜狂奔到记者下榻处,递上写有姓名住址的纸条,拜托记者帮忙报平安。

采访团队很快面临道德的两难困境:刊出新闻可能会导致受访渔工遭迫害,但照片打马赛克不是美联社处理新闻的方式。隐匿身分或许可行,但会让削弱报导的影响力。在社本部的支持下,采访团队联系到国际移民组织,寻求印尼海警协助,确认受访的八名渔工在新闻发布前,已平安离开本吉纳岛。

「每一则复杂的报导都面临新窘境,安排抢救行动,这可是头一遭,」门多萨表示。

公共服务奖特别强调报导引发的正向改变。报导刊出后,门多萨说,十多名人蛇被捕,迄今有八人被定罪判刑;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血汗渔产品被没收;美国总统欧巴马今年初签署法令,禁止奴工生产的商品进口到美国;全球数一数二的海产出口商「泰万盛集团」也将一千二百名员工从外包的小仓库转移到更安全、更有规范的集团旗下工作。

门多萨说,世上太多不公不义之事,记者不该司空见惯:「这篇报导,只是我们的起点…」
 楼主| 发表于 2016-4-20 08: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6 02:54 PM , Processed in 0.0443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