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3|回复: 2

台湾研发核武起自老蒋 终于张宪义叛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0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02-21 03:11 联合报 记者洪哲政/综合报导


photo (2).jpg
故总统蒋中正。 本报资料照片


美国当年阻止我国发展核武的细节,曾由出身中科院的退役上校、核工博士贺立维出书详尽披露,书中引述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一份国家安全文档中的资料指出,台湾发展核武关键与最高决策者,是当时的蒋中正总统;而美国早在一九六六年开始干预台湾核武研发,一直到一九七六年九月都在试图阻止我国拥有独立的核武研发能力,但一直到张宪义事件后,才真正握有台湾研发核武实据,强制关闭了实验室。
蒋中正延请以国核弹之父

photo (3).jpg
「核弹之父」以色列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恩斯特.大卫.伯格曼。 维基百科


贺立维所撰「核弹MIT」一书,第五章「台湾核武发展史」指出,台湾研制核武,可回溯到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共在新疆罗布泊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并在一九六六年完成氢弹试爆。

蒋中正因此决定发展核武,在延请被誉为「核弹之父」的以色列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恩斯特.大卫.伯格曼协助,成立直属国防部的中山科学研究院筹备处。

中科院四研究所负责研发

当时中科院有四个研究所,第一所负责弹头,为核能研究所;第二所负责结构设计,为机械研究所;第三所负责电子通讯,为电子研究所;第四所则为推进剂化学化工,为化学研究所。分别负责核弹的弹头、弹体、导引与推进剂。

我国当年就根据以色列发展核武经验,延揽专家到中科院,在一九六八年设立「新竹计画」,陆续成立核一、二、三厂,利用核电厂使用过的核燃料提练制造核弹所需的钸同位素。之后于一九七二再立「桃园计画」,设置重水式核子反应炉,取得钸239。

蒋经国继续支持核武计画

photo (4).jpg
直到一九八八年发生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长张宪义上校叛逃事件,台湾核武研发成果才真正被美方摧毁。 海都网资料照片


蒋中正一九七五年病逝后,蒋经国继续支持中科院核武计画。十三年后,就在蒋经国病逝前数日,中科院军官张宪义叛逃,美国强力介入,我国核武发展自此终结。

美以居留权、金援挖情报

我国成立中科院后,美方一度高度关注,尤其针对第一所。贺立维引述前驻美代表「钱复回忆录」回忆张宪义叛逃事件的内容说,「当时中科院负责人对美国有强烈反感,不时峻拒美国大使馆或军方希望参观中科院的请求」、「根据一些与美国情报界有关的友人告诉我,中科院派赴美国深造的研究人员,时常会被美方接触询问,是否盼获美国永久居留权及经济援助,只要他们返回中科院时能提供美方所需的情报资料,这些好处就可轻易得到」。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有个解密文件—美国驻华大使馆发给美国国务院,以「中华民国的核子意图」的电报谈话备忘录中,是美国驻华大使安克志拜访当时我外交部长沈昌焕时,提及台湾准备建立核废料再处理的技术,沈昌焕答复:「台湾若此时建立这种再处理设施,是一件『傻事』(Stupid)」,沈昌焕保证台湾不会做这些事。

贺立维在书中说,但张宪义事件让我国第一线外交人员,不知该如何面对美国官员。

美吸收张宪义掌握证据

根据贺立维在书中出示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台湾在核武发展上的新证据」国家安全文档,报告提及,美国是在一九六六年开始干预台湾核武发展,防止任何核武原料进入台湾;一九七二年到一九七三年,美国不鼓励我国从西德购买核废料再处理设施,不愿台湾拥有相关能力;一九七三年有来自台湾核能官员私下向美方通报,台湾有核废料再处理的热室设备,位于桃园龙潭的核研所内,因此美国准备派一个考察团来台查证;一九七六年九月,美国曾试图阻止我国拥有独立核武研发能力。

贺立维在书中指出,我国向西德采购核子反应炉,因政治考量被拒绝,但我国后来还是向加拿大采购一座重水式核子反应炉。随后美国的情报重点,就一直在监视台湾是否有核废料再处理设施,一直到一九八八年美国吸收的张宪义叛逃,美国才据张宪义提供的情报,关闭台湾的核废料再实验室。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宪义如何叛逃?美方吸收卧底 毁我核武心血


2016-02-21 03:11 联合报 记者洪哲政/综合报导



一九八八年发生的张宪义叛逃事件,让美方摧毁台湾核武研发心血。张宪义是怎么被美方吸收的,一直无从稽考,「核弹MIT」作者贺立维曾是张宪义在中科院的同事,他以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处事长李洁明解密的国会证词中,说明美国吸收张宪义的方法,而他自已也经历过被美方试图吸收的历程。

贺立维毕业自中正理工学院物理系,一九七四年进入中科院服务,当时同为中正理工出身的张宪义,在院内负责核设施动态模拟分组负责人,一九八三年他自美国柏克莱大学归国后,被张宪义找进小组,张宪义随后三级跳,从分组长,直接出任副所长,除可了解核研所整体动态,他还被指派参加中科院主计画推展、规划与督导工作;贺立维也担任能掌握中科院全院大小计画的计画评审委员。

贺立维回忆,他每次开完计画评审会议后,张宪义一定跟他要会议资料,所以除了核武资料,他很可能也提供美方中科院所有武器研发内情。他并认为,像张宪义这样的美方卧底,不会只有一位,甚至应有更高的领导在护航,否则他如何从小组计画分组长,一下子升到副所长。

贺立维在书中写到,一次中科院长办公室要他到国防部,向副参谋总长作一项专题简报,循例他要向张宪义报备时,张表达要一起去,虽然国防部回电说张不用去,但张仍坚持与行。张叛逃后,他回想,这些大概都成了他通报美方的情报。有了张宪义这颗棋子,中科院等于门户大开,毫不设防,完全在美国情报网掌握中。

美方是怎么吸收中科院到美国深造的研究人员?贺立维说,在他抵达爱荷华校园后,学校负责外籍新生环境介绍的顾问主管自我介绍:「我原来任职于美国中央情报局」,贺立维随即也接获一位自称经贸顾问的R先生来电,借口想了解台湾经贸状况,贺经暗地请示上级后,与对方会面,但对方正题不多,一直追问他课外喜欢什么活动,在美国会不会寂寞,有没有意愿兼差。

贺立维说,两人第二度相见,R先生带他坐豪华游艇去钓鱼,随后到游艇俱乐部用餐,对方甚至临时搭讪到两位金发比基尼辣妹,轻易就热络起来,旋不几女孩就建议移到另一个小酒吧去聊天,说会让他们「有个美好的时光」(have a good time),贺立维看苗头不对,赶紧借故抽身。

贺立维的警觉,来自同班一位来自沙乌地的同学莫罕莫德.索利(Muhammad Soli),因为他也曾接到这位R先生来电,对方说R是中情局人员。贺立维认为,他若不快走,避掉可能的陷阱,否则若被在饮料中下药,金发美女的汗毛没碰到就被照了相,下半辈子就玩完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文解密…1970年代 美阻台湾两波核武发展


2016-02-21 03:11 联合报 编译陈韦廷/综合报导


photo (5).jpg
美政府最新解密文件披露美国在一九七○年代,至少两度坚决阻止台湾发展核武,蒋经国曾保证不会发展核废料再处理设施。图为故总统蒋经国一九八七年在国庆大会中接受群众欢呼。 本报资料照片

photo (6).jpg
台湾核武大事纪 图/联合报提供


美国政府公布最新解密的完整文件,首度披露台湾曾在一九七○年代后期致力研发可用于武器的核技术。美国在一九七○年代至少两度坚决阻止台湾取得先进核技术,不让台湾发展核武。

网络杂志「外交官」(The Diplomat)廿日报导,美国采此立场主要基于担心台湾追求核武会使台海紧张局势大幅升高。中国大陆在一九六四年代核试爆成功,使得台湾对获取核能力兴趣大增。美国智库「东西中心」的安全专家饶义指出,台湾核子武器计画在一九六○年代末展开,曾数度尝试取得外国核技术,并自行发展铀浓缩技术。

最新解密文件揭露了美国卡特政府与台湾政府就核议题进行外交接触的细节。一九七六年九月,亦即在卡特就职的几个月前,台美达成了旨在永久关闭核计画的协议。时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保证不会发展核废料再处理设施。而做出此项保证的时间点,恰在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发现台湾试图生产武器级钸与浓缩铀之后。

这些文件其实是两封电文,解密日期为二○一五年十二月三日,揭露卡特政府试图监控台湾有否遵守一九七六年的承诺。根据第一份解密电文,IAEA检查人员一九七七年发现,台湾试图把台湾研究用反应器(Taiwan Research Reactor)的核废料拿到设施外去使用,违反安全防护规定。该反应器在IAEA发现前述行为后便被中止运转,之后在卡特政府与台湾政府订定条件后才得以重新启动。

第二份解密电文重点则是台湾后来在铀浓缩技术上的研究工作。一群美国政府核专家在一九七八年来台时发现,一位台湾国家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一直在致力研发雷射铀浓缩技术,而该技术显可用于武器。卡特政府最终对蒋经国政府发出警告,表示美国始终怀疑台湾考虑保留突破核子武器发展的潜在能力,而这将意味美国无法「继续支持台湾电力计画所需的国外核原料出口执照。」

此外,最新解密文件也首度证实,美国政府曾在冷战时期将自家核子武器存放于日本的冲绳岛,但因核武在该岛的存在是个公开的秘密,这项揭密就不那么让人感到有趣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30 06:41 AM , Processed in 0.0638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