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D:ipress
▍一
1985年,《北京晚报》编辑李辉带一个同学去采访丁聪。
他把同学介绍给丁先生,然后告辞,说胡风刚去世,要去看看胡太太。
丁聪马上问胡风病逝的情况,又讲起五十年代全国批判胡风的事。
他说:“开始我和胡风还一起在怀仁堂开会。没过几天,他就成了‘反革命’。我相信了,画了不少幅他的漫画,后来才知道......”他不知道该怎么讲下去。
停了一下,丁聪内疚地说:“这真不好。”
▍二
1949年春,他从香港回到大陆。
一群人在天津塘沽上岸,然后坐火车去北平。他们刚进旅馆住下,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周恩来就去看望,聊了整整一个下午。
周恩来问丁聪,新首都设在哪里好。
丁聪是上海人,回答说:“如果建都南京,倒是离我家近。可是北平气魄大,建都在北平好。”
他对共产党官员一直印象不错。
接着是一次又一次支持新政权的代表大会。5月,丁聪参加全国青年代表大会,成了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兼副秘书长。7月,他参加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会还没有开完,就进了中国青年代表团,经苏联去匈牙利参加世界青年代表大会和世界青年学生节。
▲1949年,丁聪在布达佩斯世界青联大会
当时共和国还没有成立,丁聪拿的是“中华民国护照”,发出时间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七月十五日”。但这不是过去留下的。新政权称为“人民政府”。丁聪的护照上清楚地印着:“北平市人民政府为发给护照事”。签发的是共产党的北平市长叶剑英。
丁聪从匈牙利回来,共和国已经成立。新政府要搞一份对外国宣传的画报,但共产党里没有人编过这种刊物。政务院官员廖承志跟丁聪是老熟人,叫他去弄。丁聪那时政治热情很高,二话没说就去了,头衔是《人民画报》副总编辑兼编辑部主任。他白手起家,先到上海买机器,接着招聘编辑和工人。丁聪想办法约稿,自己动手设计版面,印出来之后看清样,忙得不亦乐乎,吃在办公室,睡在办公室。
好在他单身一人,自己吃饭,全家都饱。
▍三
国民党当局在抗战结束后干得实在糟糕。共产党赶走了国民党,丁聪很兴奋,觉得中国大陆到处阳光灿烂。
有人说:“画漫画,不要讽刺,只能歌颂。”丁聪很赞成,但他对共产党讨厌的家伙绝不手软。1950年,他画了一幅漫画:一个美国军官被打得焦头烂额,脑袋绑着绷带,左手拄着拐杖,右手指着作战目标图,命令手下的飞行员轰炸中国的医院、渔船和正在嬉戏的妇女儿童。
第二年,丁聪配合全国“三反五反”运动,画了《打老虎》:“检举”的大手揪着一个胖子的尾巴,“揭发”的大手点着胖子的脑袋,胖子右手捏着“行贿”的钞票,左手拎着“贪污”的提包,一副可怜相。
1952年,丁聪在《新观察》发表漫画:美国在朝鲜受了伤的大兵哭丧着脸,举起一封信,上面写着“要回家!”而打扮成圣诞老人的美国政府官员却伸出大手,硬是把他挡在国门之外。
1954年,丁聪又发表漫画,说美国和在台湾的国民党想进攻中国大陆,但新中国无懈可击:干瘦的蒋介石站在海水里,艰难地伸着脖子。美军上将范佛里特踩着他的秃头,举起望远镜朝岸上看。蒋介石问:“将军,快告诉我,你瞅见了什么?” 范佛里特回答:“啊呀,伙计,那大陆上净是哨兵和旗帜,这,这,这怎么下得了手啊!”
丁聪是一个积极的宣传官员。
朝鲜战争时期,他听说政府派代表团慰问志愿军,就打电话给廖承志,说他也要去。廖承志说:“你要去?那就跟我吧。”于是丁聪到了朝鲜战争前线,那是有生命危险的。
后来记者问他:“这个时候是政治热情,还是就是想去看一下?”
丁聪很干脆地回答:“完全是政治热情!”
他还跟记者说:“上世纪50年代初,(我)差一点就入了党。”
当时丁聪特别希望能参加共产党。党支部讨论通过了他的申请。
领导跟丁聪说:“祝贺你!但是,有些历史上的问题上级组织还要继续查清楚。你写给支部的材料,我们都相信。但是以后如果真出了问题,你自己可要负责。”
“还要继续查清楚”的是1945年丁聪为美军工作的经历。共和国成立以后,新政府把美国当作头号敌人。在美军工作过,那可是不得了的事。丁聪讲抗战时中美是盟国,他在美军的工作是搞抗日漫画。但中美已经断交,原来的美国同事早就撤走,没有人能证明丁聪的话。
他不愿不清不楚地参加共产党,对领导说:“那就等问题搞清楚以后再入吧。”
丁聪没能入党,但他很听党的话。1955年,上头指责胡风组织“反党集团”,丁聪马上搞了丑化胡风的漫画,还跟华君武比赛,看谁画得多。
▍四
丁聪兴冲冲地日夜苦干,不知不觉到了四十岁。
朋友熟人都催他赶快结婚。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当众宣布:“小丁如果今年结婚,一切由我包了。我请客!”
其实丁聪有很多机会。他在上海,家里就是艺术界聚会的地方,好些女演员进进出出。他自己又长期在电影公司和剧团做事。现在我们还看到许多他跟演艺明星的合影。但丁聪不想娶演员为妻。他觉得不少演员表面上风光,实际上文化修养很糟。大概在20岁那一年,他就发表过这样的讽刺画。
![](http://mmbiz.qpic.cn/mmbiz/E6ME5dOJ0oqdqnWHb5Vpwjve2LbTIqspHwsUpuMN4vYuDQEL1mp17YAOcm2rbW8dbfjmA7YzsXDP3uuqST108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更重要的是,他觉得演员的感情靠不住。
有一次谈到他很晚还没结婚的事,记者问:“是不是感到演艺圈里的女人太不稳定?”
丁聪回答:“太不稳定了!”
他知道一个女明星跟某导演住在一起,碰到她,就问那个导演来了没有。谁知明星已经跟了另一个导演。双方都很尴尬。
丁聪说:“她们常常换,我吃不消。我认真得很。”“我较多时间在影剧圈里工作。我胆小, 看见有些女人把男人甩了, 有些怕。我受不了被甩。”
抗战的时候,他跟一个女学生谈过恋爱,已经好到要死要活的地步。后来他去昆明做事。那女孩没有毕业,不能一块走。两人失去联系,到1949年以后见面,人家已经结了婚。
丁聪挺羡慕好夫妻的甜蜜。他看到吴祖光穿着妻子缝的丝棉袄,特别合身,情不自禁地说:“祖光,有个老婆真好!”
吴祖光的太太是评剧名角新凤霞。她笑着说:“小丁,等你一成家,就有人疼了!”
丁聪跟吴祖光比亲兄弟还亲。新凤霞给他也缝了一件。
▲吴祖光、新凤霞夫妇
他妹妹丁一薇复旦毕业,来到北京。丁聪认识了她的同学沈峻。沈峻原名沈崇,1946年在北大先修班学习,被美军强奸。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发动反美示威。政府想平息事态,不让她继续上课。沈崇回到上海,后来改名沈峻,考进复旦学俄语,毕业到外文出版社当编辑。
丁聪对沈峻印象很好,沈峻觉得丁聪风趣可爱。1956年12月31日,两人结婚。那天只有翻译家冯亦代一个客人,沈峻下厨做了几个菜,就算是婚礼。这时沈峻二十九,比丁聪小十一岁。
成家以后,两人都拼命工作,自己很少开伙,常常去食堂打饭。
▲丁聪和沈峻于北京纱络胡同新婚照
▍五
这一年夏天,毛主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大家提出不同观点。接着,中央的文化官员提出文学杂志要多样化,不要都搞成“机关刊物”。中宣部副部长周扬明确说:“同人刊物也可以办。”
丁聪和原来“二流堂”的朋友高兴了。他们习惯民国时期不同杂志各显特色的局面,觉得刊物清一色官办太过单调,于是申请搞一个自己的杂志。刊名想好了,叫《万象》。编辑人员有张光宇、丁聪、黄苗子和郁风等等。
1957年二三月,丁聪亲耳听了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和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主席说,共产党要用和风细雨的办法进行整风,改掉自己的缺点,希望大家提意见。丁聪认真做了笔记,回报社向同事传达。
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鼓励使许多人讲出了多年来一直想讲的话。大家在会议上提了不少批评,有些人还贴了大字报。但丁聪没讲什么,他确实没有太多不满。领导直接动员他,说他在运动中不能落后,何况他还申请入党。
于是丁聪在会上批评《人民画报》由外行官员说了算,还批评向西方国家发行的版本政治宣传味道太浓。他不反对政治宣传,只是希望使用西方读者容易接受的方法。丁聪把政府当自己人,他的意见很温和。
谁知鼓动提不同观点和批评意见是“引蛇出洞”。上头突然宣布要反击“右派”的“猖狂进攻”。
吴祖光很快挨批。别人找丁聪,要他揭发吴祖光。丁聪却说吴祖光是好人。于是他也落了水,成为吴祖光的同伙。民主同盟是共产党之外影响最大的政党。毛主席说:“民盟在百家争鸣过程和整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恶劣。”丁聪是1944年加入的老盟员,这可能也是他倒霉的一个原因。
《人民画报》社和中国文联开了一场又一场批判会。丁聪提意见被说成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申请办同人刊物被说成是搞反党集团。过去批胡风,丁聪并不了解真实的胡风。这时批丁聪,人们也不了解真实的丁聪。上头叫怎么批就怎么批,大家都是整人的工具,大家都有可能挨整,斗来斗去,个个不得安生。
丁聪被定为“资产阶级右派”,丢了副社长和编辑部主任职务。工资降低四级,从每个月两百三十多元减到一百四。他结婚才几个月,就被赶出报社领导的住宅。妻子正怀孕,挺着大肚子。两人艰难地把家搬到大杂院里两个湿冷的房间。
在一个好斗的社会里,谁都可能倒大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