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mbiz.qpic.cn/mmbiz/8U5k99MluqHpNluPPhdu6Da3MkSOrC8Rl2kd1Izzp5G48Eckv2aE2TSdNN59pYMWpfVsFLz2C9l4hAn8B2sWbg/640?wxfrom=5&wx_lazy=1)
▽ | 为什么说炒“最常见也最难掌握”? |
首先梦厂要明确一下【炒】的定义:以油为主要导热体,用中旺火不断翻动小型原料,使之在较短时间内加热成熟,并形成脆、嫩口感的烹饪技法。从这短短一句话中可以看出:菜肴的口感,其实是食材本身质地与恰当火候的结合。【炒】所需要的火候“中旺火”,大概在150℃-200℃油温之间(梦厂友情提醒:使用明火超过220℃可能会有危险!)。而这种火候的掌握,除了调节火力大小和烹饪时长,还要注意导热体的特性。
加热食物,通常凭借三种物质:油、水(包括蒸汽)、热辐射(微波、碳烤等),【炒】的介质是油。相比其他两种导热体来说,油的燃点更高,本身所含物质也更丰富——燃点高,决定了炒制时间通常会比其他技法要短,这是“嫩”感的根本来源,也是炒菜多为“快手菜“的便利之处;同时油中富含的各种脂肪酸还带着浓郁而特殊的气味,用油来炒制食物,自然也会比水煮或不加油的烧烤要香。
之所以说【炒】难掌握,从技法上说,是难在【大火候】带来的【短时间】上:有的食材太容易熟,一不小心就炒老,怎样才能在短短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内判断食物成熟与否?而从饮食观念上来说,【油量】和【健康】的矛盾也是需要考虑的重点:油太大不健康,油太少,菜就干柴难嚼,避免这个矛盾的办法,可以是对食材进行炒前预处理,那么每种食材的处理方式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是不是你和你家大厨常有困惑?梦厂敢说,它们一旦解决,你家餐桌与餐馆的差距,将大大缩短。而解决它们,其实只需做到一点:根据食材特点和口感需要来选择炒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