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4|回复: 0

京都议定书自10年前生效 全球CO2排放量仍上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7 09: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11-27 14:59 联合晚报 编译陈澄和/综合报导

photo.jpg
京都议定书实施十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上升,全球暖化问题严重。 图/新华社

京都议定书被视为解决全球暖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协议自2005年2月16日生效以来,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持续上升,京都议定书实施十年的最大影响,似乎不在于实际成就,而在于实施失败所凸显出来的缺陷。

京都议定书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制定,然后花了八年时间,才在2005年2月16日生效实施。协议的内容主要是工业化国家2008到12年,法理上必须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到比1990年时低5%的水平。

中国、印度、巴西等开发中国家虽然也被鼓励推动减排措施,但他们的气体排放并未受到限制;美国则是迄今尚未加入。

在某种意义上来看,京都议定书的成就并未获得广泛重视。根据联合国的报告,支持协定国家2012年的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22.6%,远远高于议定书要求的5%减排水平。

但这样的结果都是议定书的功劳吗?当然不是,国际气候和环境研究中心(CICERO)的气候政策分析师彼德斯指出,很多已开发国家早就有减碳的政策,英国的减排主要是以天然气取代煤炭的结果。

此外,1990年代以后苏联经济解体,很多重工业和制造业向南移转,也促成许多国家的气体排放明显减少。

全球的绿色投资如今快速增加,2014年的投资比2013年成长了16%,但这和京都议定书似乎也没有直接的关连;而且,议定书签约国的气体排放量虽普遍下降,全球的污染情况则是有增无减。

根据荷兰PBL环境局2014年发布的数据,去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缔造了353亿公吨的新纪录,比2013年增加7亿公吨。

专家预估,今年的排放量在中国、印度的大幅推升下,将再成长2.5%,比1990年的排放量高出65%。

2011年时,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以全球参与不足为由,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俄罗斯和日本后来也相继退出。

由于加拿大、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产业当时都在大张旗鼓地扩张,以此理由退出似乎相当牵强,但无论如何,涵盖面有限的条约不足以抑制暖化,却是不争的事实。

科罗拉多大学的皮尔克教授在「自然」期刊上发布的一篇文章说:「京都议定书是一场宏伟的政策实验,带给我们许多值得推动向前的重要教训。条约有许多瑕疵,这是所有的初次尝试都免不了的事,但整体的架构仍然有用」。

对于彼德斯来说,京都议定书的最大价值在于暴露其缺失,特别是把世界分成两半,一半对气候变迁负责,另一半则事不关己,更是一道致命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04:40 PM , Processed in 0.0656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