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4|回复: 0

华人小孩在日本幼稚园被打 妈妈气急败坏 老师却这么回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9 0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11月17日 14:50 影音中心



有华裔妈妈最近分享,说她在日本上学的4岁儿子经常被班里的一个熊孩子殴打,每天总是挂着轻伤回家,有时候是额头被划伤了一道痕,有时候是脚踝被撞瘀。华裔妈妈一开始还以为老师不知道,当她将情况告诉孩子的班主任时,班主任的回答让她吓坏了。「是的,我知道你儿子跟别人打架,并且你儿子占下风。」

「老师,我不明白,为何你知道了却没阻止!」

「请原谅我们不能阻止,因为这是孩子的社会性行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要让孩子自己处理衝突,而不是通过家长或老师来解决。我们对待其他孩子的衝突也是如此的!」

「如果被打伤了或者发生严重的后果怎么办?」

「当我们发现他们可能会发生严重后果时,我们会让他们停止。但我们不会从一开始就阻止,过早地介入,孩子就会依赖大人和老师,并且学不会自行处理衝突。」

后来,这个华裔妈妈发现不少日本家长也是这样的态度,发现两个孩子在打架,只是站在一旁看,不帮忙也不阻止,当发现孩子演变到有可能危及安全时,大人才喝令孩子们停止下来。这让她的观念改变很多,甚至开始佩服起来老师的哲学。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日本的孩子们大多数都能自行解决与小朋友间的矛盾,而不需要大人们的帮忙。这些观点值得华人父母思考。相比之下,华人的老师和父母更多的是一发现就及时阻止,虽然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孩子们不至于受伤或发生意外,但是孩子们会很依赖大人的出手帮助。时常见到不少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时就会第一时间躲到父母的身后或者向老师告状,当身边没大人时,他们就会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也更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让孩子自行解决,而不是告诉他们打回去或溜之大吉: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如同大人的性格一样,处理同样的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方法都不相同,但我们都能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应对这社会上的各种事情。当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时,为人父母的自然心疼愤怒,所以很多父母出于护犊心态,条件反射都是让孩子打回去,不能让别人占便宜。但是打回去并不适合每个孩子!如果一个柔弱的孩子,你让她使用暴力,结果反而会被欺负得更惨;但如果一个有斗性的孩子,你让他遇到小恶霸扭头就逃跑?显然也不合适,会挫败了孩子的锐气,这种锐气表现在学习上可能就是越挫越勇的精神,父母打压了他的斗性,可能就会让孩子从一个未来可能取得大成就的人变成一个平庸之辈。

最后,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然后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应对。那么到底如何让孩子懂得自我保护呢?幼儿说总结出三点:

1、学会阻止暴力的发生。当面对其他孩子尝试挥过来的拳头时,要教会孩子懂得阻止,比如可以严肃大声地抗议:「我不喜欢你打我,你不可以再打我。」使对方知道打人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

2、懂得化敌为友。很多时候小朋友间打架并不是存在什么深仇大恨,而是一些小矛盾导致的,比如你家孩子拿了对方的玩具引起对方反抗。当然也可能有些故意欺负人的孩子,但他们也还是孩子。有个小女孩通过分享了口袋里的糖果化解了想欺负她的熊孩子,一转眼孩子们就玩在一块了,这何尝不是一个好办法呢?

3、懂得保护自己。平时还可以让孩子学会一些自卫手法。比如空手道、跆拳道、散打等武术,让孩子有防身之技。民间有句话说「不会打的怕会打的」,让孩子懂得基本的防身术,不仅能增强自信,还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会受益一辈子。

20151117003673.jpg
华裔母亲替被打的孩子伸张正义 日本老师一句话让她佩服不已(图片取自The CHOSUNILBO)

文章来源:幼儿教育专家

文章来源:YouTube/joosta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09:44 AM , Processed in 0.06375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