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0|回复: 2

故宫首次否认闹鬼 到底传过哪些灵异事件?(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9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宫首次否认闹鬼 到底传过哪些灵异事件?

文章来源: 网易
于 2015-10-09 13:49:53

取信息要靠八卦的坊间民众向来爱传故事,紫禁城里的鬼故事尤甚。故宫非开放区域在传说中的“阴气”尤其重。

a49.png

故宫官方郁闷了这么久,10月8日首次公开回应:所谓“灵异事件”纯属子虚乌有,此前尘封的西部区域将要对外公开,比如慈宁宫所在的外西路区域,这个“女人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是各大影视剧常常会提及的一个区域。


a50.jpg

大家传鬼故事也正常,谁让那么多地方都封起来,门外还立着一个牌“游客止步”,走在荒草丛生的那地方附近,就觉得阴气森森。

经官方一辟谣,不知道故宫鬼故事的人也知道了,原本就知道的更要出来说两句了。


a51.png


故宫到底兴起过啥“灵异事件”,让人们津津乐道这么久?

雷雨天宫女魅影

那是1983年的一个夜晚,有人从故宫珍宝馆的夹墙经过,突然发现前边有打着宫灯的宫女。这人想走近看却怎么也追不上,最后那些穿着清宫服的女子消失在眼前。


a52.png

转眼到了1992年,一个雷雨天,游客们匆匆忙忙寻找躲雨的地方,突然一阵电闪雷鸣,大家在故宫红墙旁边发现了行走的宫女。因为是白天,有不少游客纷纷拿出照相机拍摄下来。


a53.jpg

坊间把上图和这个宫女魅影的故事放在一起,不过这张图被吐槽了:诸人像是在刻意摆拍看向某个镜头;天气那么晴朗,根本不是雷雨天;真要是故宫能有这么烂?


a54.png

传言说砖家蹦跶出来解释了宫女魅影现象,说这是因为故宫是红墙,里面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碰巧有宫女经过,那么这时候宫墙就相当于具备录象带的功能,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可能就会像录象放映一样,出现那个被录下来宫女的影子。


a55.png

砖家说法仍然受到了质疑:


a56.jpg

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不是红墙那个颜色;如果宫墙具有录像功能,为啥只有宫女影像出现而没有别的东西?

反正几百年来故宫里有那么多多宫女太监死去、嫔妃争宠失意含怨而去、还有皇帝自杀,行走在死过这么多人的地方,担心背后有个出窍的灵魂,在曾经的葬身之所飘荡,也是正常心理。


a57.png


珍妃井边飘人影

深井、水、镜子是恐怖电影里常用的元素,他们在故宫这个传说颇多的地方也要露个脸。


a58.jpg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的北门--贞顺门内,有一眼水井。虽已枯竭,四面八方的游人还是不住地向井底探望,这就是珍妃井,也就是光绪皇帝喜爱的那个珍妃被慈禧下令推入的那口井。


a59.jpg

珍妃

传说有游客在天气阴沉时从此井路过,会看见一个穿着清朝服饰的女子从宫墙上飘过,最后消失在黄瓦红墙之上。


a60.png

如果因此传说感到惊悚,想想乃们的都敏俊xi,他会瞬移、会穿墙、会用意念控制人,这些本领跟传说中的鬼魂所具备的的一模一样。都敏俊你都不怕,还怕故宫的小鬼?



a61.png


储秀宫睡觉被移动

传闻是这么描述的:八十年代,紫禁城里设有专门的巡夜,也有专门的消防队驻扎在那里。一个夏天,几名消防队员在储秀宫做完演练就地铺席而睡。凌晨两点多,一名队员被凉风吹醒,结果发现自己睡在走廊里,吓坏了的他卷好席子又回殿里睡觉,早上醒来发现又被抬到廊子下边。他告诫队友不要再恶搞折腾自己,却被队员否认,怀疑是他自己梦游,但此人在队里睡觉的时候并没有梦游的毛病。

他们决定搞清楚这件事,每次在储秀宫巡逻完以后就都歇在那里,可每次那个战士总是半夜里被抬出来,睡在廊下,大家就都不敢再在储秀宫睡了。


a60.jpg

话说储秀宫是当年慈禧住过的地方,在那里她度过了最有女人味的十年。据一名老宫女在一本《宫女谈往录》的书中回忆,慈禧经常在那里礼佛、喝茶、吸烟、用早点、谈话,接见皇帝皇后妃子。那里还有她的卧室兼化妆室,化妆品琳琅满目。


a61.jpg

储秀宫西稍间是慈禧的寝室,内有慈禧的寝床。

槽值君可没有YY出来是这位西太后在轰赶调戏那位消防队员……


a62.png


其实关于故宫还有很多可爱的“灵异”传说。

比如有故宫巡查人员内心传来声音说有人在偷东西,结果真有人在作案;还有工作人员在巡逻清场时看见穿着旗袍对他笑的女子走进了“墙里边”,老人没过几天就去世了;保安值夜班上厕所时,被两次叫门,可厕所外边没人,同事也表示没有进行恶作剧;还是保安在值班,看见了没有脸的女人,几天后涉及此事的保安皆惨死;故宫里还有硕大得像猪一样的老鼠,速度奇快从未被人捉住过,被称为皇族养在东西宫内镇宫之兽;故宫的看门人还被传说家中孩子身体都不好,因为故宫下午5点关门清客后,人都走了,而夜间阴气太重……


会不会因为这些传说,你害怕得再也不去故宫了?

a65.png
a63.png

反正槽值君打死都不去故宫,人特么太多了,还没见到传说中的小鬼就要因为排六个小时的队而气数殆尽,再或者就是被人群给挤挂了,成为故宫中的深夜飘荡一族。

a64.pn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首次“揭秘”慈宁宫区域的“灵异事件” (图)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5-10-9 05:12 PM 编辑

故宫首次“揭秘”慈宁宫区域的“灵异事件”

文章来源: 京华时报
于 2015-10-08 20:01:29


a66.jpg 天是故宫博物院90岁的生日,“揭秘”成为其为公众准备的一份厚礼:一度被传为灵异事件高发区的“后宫”,即慈宁宫和寿康宫领衔的西路区域将对外开放。图为慈宁宫花园已迎来不少游客。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原标题:故宫首次公开回应“灵异事件”

称纯属子虚乌有 西部区域开放将使传闻不攻自破

一直以来,社会公众对于有关故宫的各种灵异事件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甚至有网络恐怖小说以此为题材,编造稀奇古怪的恐怖故事,让紫禁城平添神秘色彩。昨天,故宫官方首次就此进行公开回应:所谓“灵异事件”纯属子虚乌有。

所谓“灵异事件”纯属子虚乌有

稀奇古怪的恐怖故事往往以夜深人静的紫禁城为背景,以人迹罕至的故宫非开放区域特别是传说“阴气”很重的西部区域为空间进行演绎。月黑风高,古宅深院,孤魂冤鬼,或泣或歌,飘然来去,听来森然恐怖。

昨天,故宫官方首次就此进行公开回应:所谓“灵异事件”纯属子虚乌有。之所以被歪曲、演绎,是因为人们对此区域并不熟悉。伴随此前一直尘封的西部区域的开放,非开放区域变为公共参观空间,这些传闻也将不攻自破。

故宫专家介绍,历代“故宫人”从来没有在紫禁城中看到过、经历过什么灵异事件。广为流传的那些故事,都是人们在茶余饭后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编造而成。随着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的扩大,建院九十年来未曾整体开放过的诸多区域开始跟观众见面,由非开放区“变身”展览陈设的公共空间,迎接每一位观众的到来。比如慈宁宫、寿康宫所在的外西路区域,作为“女性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是各大影视剧常常会提及的一个区域。开放后,这个区域向观众揭开神秘的“面纱”,以精美的展览陈设、雅致的庭院园林,呈现给大家一个真实的、独具特色的西部区域。

“好东西都去了台湾”并不成立

宝蕴楼展览中,一个贴满封条的大红木箱向人们展示着文物南迁的故事,上面写着“古第一箱”。专家介绍,这个木箱就是当年文物南迁过程中北返的实物。

常常有人问起:故宫博物院好东西都去了台北吗?故宫专家介绍,实际上,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避战火,1933年2月至5月间故宫博物院将13491箱文物分五批南运,暂存于上海,后转藏于南京。当时,故宫博物院各库藏品数以百万计,大部分保存于原处未动,甚至有的整座库房的文物藏品均未南迁。此外,各个陈列室须维持正常开放与参观,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展品。根据民国时期北平故宫博物院的多次清点,留存北平的文物藏品多达118.9万余件,更有数以百万计的明清档案,为参与南迁文物的20余倍。

故宫专家介绍,最初决定选择文物精品,迁往上海储藏。但是后来因时间紧迫,箱数又多,择精品文物装箱,事实上未能完全做到,而且装箱人又是“二把刀”,文物知识有限,闹了“留下真品,选走伪品”的笑话。

根据档案记载,迁运至台湾保存的故宫文物共计2972箱,占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总箱数13491箱的22%。这些文物迁台后,台北故宫先后进行了3次清点,数字增长较大,主要是204箱清宫档案,由于计件方式的变化,由1954年的28920件增长为386862件。“好东西都去了台湾的说法并不成立。”专家表示。

首次展出毛泽东在故宫照片

本次新开放的展览中,首次展出了一张毛泽东在故宫的照片。这彻底推翻了“毛泽东因为迷信思想从没进过故宫”的说法。

根据老“故宫人”,时任故宫博物院保卫科科长的韩炳文先生回忆,毛主席不仅进过故宫,而且不止一次,一共有三次。而且他也曾从东华门城楼上信步走过,经东南部分城墙走到午门展厅观看展览,也就是10月10日观众可以走过的这一段区域。

第一次是1954年5月17日下午,毛主席身穿灰色的中山服,脚蹬布鞋,手拿一根竹竿,从神武门进后,沿神武门内东马道拾级而上,在城墙上走走停停、神情安闲,不时眺望远处。

第二次是隔日下午即5月19日,毛主席第二次来到故宫。这一次,主席仍乘车进神武门,下车后即沿西马道上城墙参观。

毛主席第三次来到故宫是在5月20日下午四点多,这回是由罗瑞卿同志陪同,经午门东掖门进入故宫,径直登上午门城楼,继续观看在楼内举行的“全国出土文物展览”。

寿康宫

最大黄花梨家具有小金库

影视剧里大热的“甄嬛”,在历史上为乾隆的母亲钮祜禄氏,居住于寿康宫。记者在她的寝宫看到故宫现存最大的黄花梨家具——高2.9米,单柜宽1.76米的两组黄花梨雕龙立柜。据介绍,此柜子当年由官员进献入宫,皇帝龙颜大悦,大大赏赐了进献者。

a68.jpg

黄花梨家具。


柜子平时用于放置皇太后的生活用品。其不为人知的“机关”在于,柜子下部有一个暗格,其上单设锁,内藏金银珠宝,据说当时暗格箱子的钥匙就随身别在皇太后的腰间,可见其中都是皇太后的爱物。

慈宁宫

文物着“隐身衣”首次裸展


雕塑展的一大特色是很多首次亮相的大体量文物,故宫博物院首次采用“裸展”的方式进行呈现,即没有展柜,没有玻璃隔挡,观众和文物可以进行直接“面对面”。这对管理和文保都是一种考验。

据介绍,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故宫为其涂了一层保护材料,这种材料不伤害文物本体,观众从表面看不出来,而且通气效果好,不会把湿气憋在文物体内。

4吨重大石佛哭脸变笑脸

展览中北齐的一佛二菩萨像体量巨大。雕像用白石雕成,体现了北齐时期河北地区佛教造像的特征。虽然佛与菩萨像的形体十分高大,但是雕刻却十分精细,比如佛像袈裟厚重的质感,菩萨手指柔软丰腴,同样的白石雕凿,却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

a69.jpg

北齐石佛像和菩萨像。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

故宫专家介绍,仅中间的大石佛就重达4吨多。此前20多人用了20多天才将大佛立起来,之前大佛一直在库房“躺着”。颇为神奇的是,大佛孤寂地“躺”在库房的时候脸上展现出“哭相”,而如今得以直立展出,灯光下却展现出迷人的微笑。专家解释称,这是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导致的不同视觉效果。

东汉小夫妻石雕“秀恩爱”

展厅中有一尊紧紧拥抱的东汉石像颇为引人瞩目。

据故宫专家介绍,这对相拥而坐的男女形象出自四川彭山一座墓的墓门第三层门楣上,应当是墓主人夫妻生活的表现。

a71.jpg

东汉石雕男女抱像。


1941年,川康古迹考察团发掘了这个墓葬,拥抱像的发现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围观者甚众,以至于严重踩踏了周围的麦苗,扰乱了生活次序,而维护伦理道德的人们也意欲毁坏这“有伤风化”的不雅之物。

无奈之下,考察组在向上级——时任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组长的李济先生请示后,将拥抱像切割下来,移运到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库房保存,后移交故宫博物院。本次展出,曾经的“有伤风化”在如今看来更像是“秀恩爱”。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9 06: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闹鬼? 北京故宫:子虚乌有


2015-10-10 02:55:32 世界日报 中国新闻组/北京9日电


photo (1).jpg
故宫博物院将于10日增加开放四大区域,图为故宫即将开放的东华门至午门的城墙。 (新华社)


一直以来,社会公众对于有关故宫的各种灵异事件津津乐道、口耳相传,甚至有网络恐怖小说以此为题材,编造稀奇古怪的恐怖故事,让紫禁城平添神秘色彩。昨天,故宫官方首次就此进行公开回应:所谓「灵异事件」纯属子虚乌有。


京华时报报导,稀奇古怪的恐怖故事往往以夜深人静的紫禁城为背景,以人迹罕至的故宫非开放区域特别是传说「阴气」很重的西部区域为空间进行演绎。月黑风高,古宅深院,孤魂冤鬼,或泣或歌,飘然来去,听来森然恐怖。

昨天,故宫官方首次就此进行公开回应:所谓「灵异事件」纯属子虚乌有。之所以被歪曲、演绎,是因为人们对此区域并不熟悉。伴随此前一直尘封的西部区域的开放,非开放区域变为公共参观空间,这些传闻也将不攻自破。

故宫专家介绍,历代「故宫人」从来没有在紫禁城中看到过、经历过什么灵异事件。广为流传的那些故事,都是人们在茶余饭后道听涂说、添油加醋编造而成。随著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的扩大,建院90年来未曾整体开放过的诸多区域开始跟观众见面,揭开神秘「面纱」。

此外,常常有人问起:故宫博物院好东西都去了台北吗?故宫专家介绍,实际上,当时故宫博物院各库藏品数以百万计,大部分保存于原处未动。根据民国时期北平故宫博物院的多次清点,留存北平的文物藏品多达118.9万余件,更有数以百万计的明清档案,为参与南迁文物的20余倍,「好东西都去了台湾的说法并不成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12:17 PM , Processed in 0.0306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