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4|回复: 0

抗日为何扩大?找到解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8 07: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9-28 14:25:56 联合晚报 记者高凌云/台北报导


photo (11).jpg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军队在上海发动淞沪会战,抗战成为全民关切的时事。 记者高凌云/摄影

photo (12).jpg
美国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 图/郭岱君提供

卢沟桥事变,本来是中日军队的小摩擦,但蒋介石却...

美国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主编的「重探抗战史」明天由联经出版,这套新书结合美、日、中、台四地学者、史料,在抗日胜利70年后,放下政治立场与偏见,重新检视抗战历史。

对于如何对抗日本侵略的大战略,毛泽东在1938年提出「论持久战」,被许多人奉为经典。但早在1936年国府已经确立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前国民党主席连战因为提到抗战是14年血泪史,遭到台湾许多人攻讦,不过,重探抗战史也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探讨日本对中国侵略。

photo (14).jpg
重探抗战史,明天由联经出版。 记者邱德祥/翻摄


抗战究竟为何会在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扩大,郭岱君从蒋介石日记找到解答。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本来是中日军队的小摩擦,日军故意引发事端后,日本并不打算扩大事端,但蒋介石却指派有西北军色彩的中央军四个师北上增援,自此事态扩大,迫使日军应战。

郭岱君表示,从蒋介石日记发现,蒋要打破日本蚕食鲸吞中国的策略,派兵北上是要打破「何梅协定」将华北特殊化的限制,蒋要以战求和。1935年6月的蒋介石日记写著,华北实等于灭亡,寇乱至此,国既不国,人亦非人,不再决战,复待何时,应毅然决然,不容徘徊犹豫于其间也。

「郝柏村解读蒋公八年抗战日记」也有类似看法,郝柏村解读蒋介石藉卢沟桥事变,派中央军北上,一旦可驻军,就可打破原先受日军胁迫下签定的何梅协定与塘沽协定。

中日双方在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略毫不放松,直到七七事变前,国府都采隐忍政策,不让事态扩大。根据重探抗战史一书,七七事变后,日本有扩大与不扩大两派。西北军29军军长宋哲元担任华北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与日军周旋。蒋与宋互不信任,宋谋和,政府暂不宣战。蒋派兵北上,是展示以战求和决心,担心宋过度让步。蒋认为是战是和,端赖日方立场,7月17日发表庐山谈话。这次谈话,是蒋对日本的最后通牒,但日方置若罔闻。

为了抵抗日军侵略,蒋介石决定8月在上海发动战役,扭转日军侵略中国轴线,从7月7日到8月13日,短短36天,中日两国未能找到和解之途,终至卷入大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04:54 AM , Processed in 0.0484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