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9|回复: 0

[女性天地] 宋美龄:人生的领航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0 09: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作者:白夜行姑娘
来源:搜狐新闻-白夜行姑娘

  导读——

  从自身情感来讲,我对宋美龄的感觉并不强烈。但从对人生的把握上,我着实佩服她的果敢坚决。女人可以有很多种形态的美,而宋美龄就是其中一种难以描摹又辛辣馥郁的美。


  这几天暴雨突至,天气因而分外凉爽,披上大衣在走廊里打电话的时候,看到校园的道路上踽踽地走着一个拿伞的青年,再无他人。

  我喜欢这样的天气,静的,有丝丝凉意,阴的光,不闻人语。

  民国的上一篇里,刚刚写了宋庆龄,这回要写的便是她的三妹,宋美龄。

  我对宋美龄的感受很复杂,喜欢多一些,但也有实实在在的距离感。她活得太清醒,清醒到现在看来,她人生的每一步,每一种选择都是深思熟虑,精准无误。民国动荡的世道里,许多人都输了,输掉信仰、输掉领土、输掉性命、输掉亲友、输掉爱情……可是她赢了,方方面面。

  人们总是孜孜不倦地对各类人生赢家的生平经历津津乐道,宋美龄也不例外。她的家庭、感情、外交能力、兴趣爱好……无一不是人们聚焦的热点。

  在结识蒋介石之前,宋美龄的感情有据可依的只有两件。

  一件是她19岁和哥哥宋子文回国时,在游轮上,宋美龄遇到了一位美国建筑师万奈施先生,他们很快被对方的言谈气质深深吸引,互相充满爱慕和好感,游轮上的十天时间里,宋美龄和万奈施的感情迅速升温。回国后,宋美龄向家人坦白了这份感情,但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父母不希望宋美龄嫁给一个外国人,也不允许她再和那位萍水相逢的建筑师交往联系。之后,宋美龄在写给终身好友埃玛•德隆•米尔斯的信中这样说道:“在船上遇见我的命运之后,我乐于待在家里,也不想结婚。”

  另一件是父母看好并与之有了婚约的刘纪文。但是从1917年到1927年待字闺中的十年时间里,宋美龄对婚约的感受都是若有若无。从宋美龄为人果断坚决的性格来看,这段婚约能够拖延这么久,只有一个原因,她不满意这段婚姻为她带来的价值。想来也符合常理,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孔子第75代玄孙,同时也是山西首富的孔祥熙;二姐宋庆龄更是嫁给了当时最有威望的政界领袖孙中山。宋美龄知道自己的价值,她对婚姻的期望值早已因为两个姐姐而有所提高,而刘纪文无疑并不能带给宋美龄相匹配的伴侣价值。宋美龄心里清楚,刘纪文不是合适人选。

  1926年6月,宋美龄期待的结婚对象出现了。在大姐宋霭龄的家庭聚会中,两人互生好感,大胆新式的宋美龄当天即与蒋介石互换了电话号码。这之后,两人开始频繁联系,蒋介石更是对宋美龄展开了猛烈追求。

  宋美龄和蒋介石的这份感情也遭受了如同二姐宋庆龄一样的阻碍。

  首先遭受质疑和阻挠的就是宋家的大家长之一,宋美龄的母亲倪桂珍。

  宋家是地道的基督教家庭,信仰一夫一妻制,而此时的蒋介石已经有了三个老婆,孩子也有了好几个。为了追到宋美龄,蒋介石下决心斩断了所有妻妾的关系,并在《申报》上连续三天发布声明:“各同志对于中正家事,多有来函质疑者,因未及启蒙复,特此奉告如下,民国十年,原配毛氏与中正正式离婚,其他两氏,本无婚约,现在与中正脱离关系。”从这份声明里不难看出,此时的蒋介石急于向宋家表明真心。这份声明发布的第二天,蒋介石即在宋霭龄的安排下前往日本神户拜访大家长倪桂珍,并向倪桂珍发誓好好对待美龄,研读圣经,改信基督。

  宋家另一反对者就是二姐宋庆龄。

  宋庆龄有言,蒋介石对宋美龄的疯狂追求,图谋的是宋家的背景。如若蒋介石娶到了宋美龄,那么孔祥熙的财力结合孙中山的政治影响,对于蒋介石自己的军事力量来说无疑是为虎添翼。何况,宋美龄出色的外交能力和美国式的为人处世也能够为蒋介石助力不少。

  但是,宋美龄最后仍然选择了蒋介石。在对婚姻伴侣的选择上,宋美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眼光。1927年12月1日,在上海最豪华的大华饭店,在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的演奏中,蒋介石牵着宋美龄的手缓缓入场,在闪光灯的注视下,众多中外知名人士见证了这场婚礼。在现在仍保存着的珍贵视频里,新婚当天,宋美龄在面对国际媒体的采访时,用流利地道的英文发表演讲:“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女人所做的,犹如她们安定家庭的角色,来显现对强壮的与统一的中国是有很大帮助的……”一旁,蒋介石略带微笑认真地注视着自己的这位新婚夫人。这时的宋美龄已经三十岁。

  李筱懿有段对婚姻的总结说得很好:“千万不要小看年龄的作用,女人不同年龄段对男人和生活的选择截然不同。十五岁的女孩心仪的对象是班里品学兼优的班长,或者高年级善投三分球的体育委员;二十岁的姑娘则对那个送自己999朵玫瑰的高富帅毫无免疫力;三十岁的女子,更关心婚姻中理想与现实的契合度,她们深知,选择一个男人就是选择一种人生,婚姻对女人有着无可比拟的重塑功能;而四十岁的女性早已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对少年夫妻老来伴有着或多或少的认可,头疼脑热时候的一杯水,显然比一朵玫瑰更能打动她们。”

  这个时候的宋美龄,褪去19岁初恋时的激情浪漫,她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果断地抓住了它。

  成婚之后,宋美龄迅速地融入到婚姻生活中,和蒋介石携手一起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在对宋家三姐妹的评价中,有一句话经常被拿来使用:大姐宋霭龄爱钱,二姐宋庆龄爱国,三妹宋美龄爱权。这种评论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姐妹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 爱权的人,不论男女,都好交际也善于交际。1897年出生的宋美龄,少年时即随二姐宋庆龄去往美国进行学习深造,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让宋美龄充分融入美国文化的氛围里,她的同学几乎把她当成正宗的美国人,按照宋美龄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惟一跟东方沾上边的就是我的面孔。”

  美龄的善于交际,与周旋于艺术时尚圈儿的陆小曼唐瑛等显然不同,在政界里厮杀拼搏的主儿对自己的行为礼仪都有着极高的标准,在身边人对她的回忆中,“宋美龄有较高的文化教养。她头后梳一个小髻,旗袍贴身,大衣适体,穿高跟鞋,在甬道上都是轻步走过,我每次碰见她,她总是面带微笑,平易近人,每每不觉得她突然出现,不觉得有骄矜盛气,和她谈话不觉得拘谨。她言谈委婉适度,声音从不放重。她和别人谈话,总是只让对方可以听清楚就是,从不大声,颐指气使。”

  不仅如此,每当宋美龄看到坏脾气的蒋介石对下属发火时,她都会及时的劝阻制止。一次,在蒋介石打竺培基时,宋美龄进来,对竺说:“你为什么这样呆,还不快走!”从此以后,竺见蒋发怒要打,拔腿就逃,并顺手把门带上,蒋也就罢了。大家知道,宋在的时候,蒋很少发火,因宋经常规劝他:“像你这样的身份,还能随便发火骂人打人吗?”平常,侍从人员听到蒋的喊声,进去时不免心悸,见到宋在,就如有了保护。她对人的态度和蔼,甚为大家尊敬。

  这种高贵优雅,却对人谦和的品质为宋美龄的交际能力增光添彩。

  宋美龄高超的外交能力,尤其体现在为蒋介石寻求美国援助上。1942年11月26日,宋美龄以医治荨麻疹为由借机去往美国,此时她的第二个身份是作为“特使”,去往白宫与罗斯福总统进行会谈,但是罗斯福并没有承诺给予中国更多的援助。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军事物资援助,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穿着一袭得体的黑色旗袍在国会发表演讲,"我可以向各位保证,中国渴望并且乐于与贵国以及其他各国合作,奠定永久稳固的基础,建立进步理性的国际社会,让自视优越,穷兵黩武的邻国,无法肆意杀害我们的后代子孙……"宋美龄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

  会后,有议员这样说道:"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宋美龄几乎让我们落泪。"随后,宋美龄又发表了七次公开演讲,寻求到了丰厚的军事援助。

  1942年6月,在宋美龄未去美国之前,美国在中国的空中航线,每个月只有40架飞机,给中国的物资援助,只有1000吨左右,这对中国战场巨大的消耗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然后,1944年的上半年里,美国飞往中国航线的飞机已达500架,物资供应达46600多吨,并且美国还废除了《排华法案》等。

  在与中共达成统一抗战协议之前,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蒋介石在深感此劫难渡之后,写了三封遗书,一封是给儿子蒋经国蒋纬国,一封写给全国同胞,还有一封就是写给宋美龄的。

  信的开头,蒋介石这样写道:”贤妻爱鉴“,”家事并无挂念,只是惦记自己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希望宋美龄”多加照顾,视为己出。“这封遗嘱,足可见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依恋,在危急关头,蒋介石把蒋家最后的希望放在了宋美龄身上。

  宋美龄回信说:”夫君爱鉴“,”抗日乃兄平日主张,唯兄以整个国家为前提,故年来竭力整顿军备,团结国力,以求贯彻抗日主张“。宋美龄的回信非常巧妙,她深知西安事变的原因为何,信中说到的"抗日乃兄平日主张",是写给张作良和杨虎城看的。她这么做,是要为蒋介石谋一条生路。这封信由端纳送去不久,12月22日,宋美龄冒着生死风险来到西安,她还给蒋介石带来了他最爱吃的梅干菜。蒋介石一看到款款走来的宋美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宋美龄来到蒋介石身边,没有发表什么长篇大论的观点,只说了一句:"宁抗日,勿死敌手。"七七事变后,两党宣布联手抗日。

  在此之前,宋美龄就坚定地表明过自己与蒋介石的同一立场。1930年7月,中原军阀大混战时,蒋介石所需物资巨大,宋子文时任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在蒋介石再三超支的庞大军费开支面前,再一次撂挑子不干了,宋美龄找到自己的哥哥,说道,"那就把我名下所有的房产、存款都交给大哥变卖,如若军费没有着落,战事失败,蒋介石也必会殉难,到那时,我还有什么脸面活着呢?"这番恳切的话语,打动了宋子文,宋子文最终奋力筹措军费,帮助蒋介石度过了难关。

  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每一件都彰显出宋美龄坚毅、果敢的性格特征,以及她独到的看待事物的见解和眼光。

  1949年,蒋介石退居台湾,此后,蒋介石逐渐放权给儿子蒋经国,和宋美龄度过了25年的相守时光。

  在退居台湾之后,还发生过一件大事。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岌岌可危。美国劝台湾当局接受“两个中国”的安排。当时的情况是:尽管多数联合国成员国认为应该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有些国家也不愿将台湾当局驱逐出去。这一方案得到台湾“外交部”的完全赞同,对它来说,这总比收拾铺盖走人好些。不料,该建议在台湾当局最高层会议上提出时,一向被视为亲美派的宋美龄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她严正地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宋美龄坚决反对,夫人派群起附和,坐在主席台上的蒋介石则一直保持沉默,表情很是苍凉。台湾人将这件事称为“蒋夫人一言定江山”。宋美龄反对“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不管其动机如何,对祖国统一大业是有利的。

  但是对于这一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放弃,却是最后一丝台湾反攻内陆的希望的破灭。这之后,宋美龄逐渐对外交失去兴趣,晚年一直隐居于美国。

  除去宋美龄的"大女人"事迹,单从她自身来看,宋美龄还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她除了拥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外,还会六国外语;钢琴也弹得非常好,二姐宋庆龄还夸过自家小妹的琴艺出众;宋美龄因为幼时在国外,汉语底子薄弱,为此,回国后她专门找了一位私塾先生,决心掌握流利的汉语和精通祖国古典文学,所以宋美龄的毛笔字也写得出彩;在国画方面,宋美龄的造诣更加高超,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宋美龄业余消遣最喜欢的、也是她最下功夫的是学画画,主要以国画为主。士林官邸特地聘请了当时台湾最知名的黄君璧和郑曼青两位名家,作为她的国画教师。据宋美龄手下人说,宋美龄确有些绘画天赋,学的时间不算太长,就已卓然有成。但一度,外界多认为是郑曼青代笔,为了改变这一看法,宋美龄出面请台湾有名的画家一起到士林官邸吃饭,而后郑曼青提议大家一起作画。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宋美龄从容作画。从此,再没有人怀疑宋美龄画的真伪了。

  不同于二姐宋庆龄的甘于奉献牺牲小我,宋美龄显然更希望施展才华活出自我。或许正是这一丝细小的差别,让两个出身一样的人,最终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在婚姻上,宋美龄是赢家。她成功地适应并改造了身边的这个男人,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与之相守一生。在婚姻的道路上,她像一个女版的曹操,"宁叫蒋公负天下人,休能付我。"聪慧如她,自然知道婚姻致胜的秘诀绝非虚无缥缈的爱情,在成人缔结的婚姻契约里,她懂得要想抓住什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放下。如同恋爱期间,蒋介石向她坦白自己的感情经历,她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说一句话。蒋介石后来回忆说,她看起来并不在乎。这份淡然的态度和不言一语的底气,让她与众不同。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爱情就如同梦幻泡影,雨露雷电,迅疾暴烈却难以持久,而婚姻,更多的是两个人内心三观的高度契合和外在条件的相似匹配,这样的婚姻,才有相携一生的根基底气。说到底,婚姻是实实在在的过程,身处其中的两个人能否棋逢对手,下出一盘绝妙的好棋,需要的不单单是物质的奠基,孩子的牵绊,他们需要的是彼此精神的共同成长和肉身的相互扶持。

  世界之大,挑好伴,找对人,再难的境遇,也能一步步牵着手走过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8 07:57 AM , Processed in 0.0356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