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回复: 0

探求“科学精神”——访爱因斯坦母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6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探求“科学精神”——访爱因斯坦母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来源: 新华国际
2014年11月24日 09:28:14

a59.jpg 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资料图)

    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追求真理的严谨态度。

    毋庸置疑,这种精神在作为教育根本的求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是不可或缺的。

    笔者有幸自2014年9月起访问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并将在这里进行为期1年的学术研究。指导老师是世界著名国际环境学者托马斯·博诺尔教授。来到这里仅2个月时间,就被一种强烈的科学研究氛围所吸引。在这所号称“欧陆第一名校”(同时是科学家艾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母校)的校园里,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大到体制小到细微之处都有体现。

a58.jpg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静谧的观景台

    提及这所大学,很多国人一定感觉比较陌生。但当读者翻开各种泛滥成灾的大学排名时,会发现它名列前茅(QS2014/15世界大学排名,位列第12名)。它和另外一所瑞士联邦大学(洛桑理工)是在世界前20名中仅有的两个非美、英大学。“这所大学在德语世界被视为一颗明珠,因此,我慕名而来”,参加聚会时遇到的一位奥地利学生骄傲地说。浸润在苏黎世的静谧中,可以发现这所学府的美在于默默地、静静地耕耘。虽然,有时有人评价这所大学时会说这里单纯到无聊,然而,我想这是因为心无旁骛地追求科学精神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吧!瑞士有着特殊的教育制度,仅有20%高中生最后有资格选择上大学,另外80%的学生分流去学实用技能。由于联邦大学隶属国家,因此它不能拒绝任何一位最后选择就读大学的高中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活的一劳永逸。进入大学之后,这些学生面临着30-50%的惨烈淘汰,卷铺盖走人可以说是很平常之事。这样的本科教育体制,保证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卓越的教育品质。

a60.jpg

学校图书馆一角

    对于研究生和博士后而言,这里为他们创造了贴心的学术环境。各个院系里有各种研究小组,学生在研究组里通常有办公室、休息室及茶歇室等设施,运动健身基本免费。每当我走进茶歇室,经常会发现有精心准备的点心和各种饮品,有种不认真对待研究工作仿佛对不住这种待遇的感觉。在教授的严格指导下,这些人从事着某些前沿研究,定期开会、研讨,组织得井井有条。有一次,我问我的导师一个十分愚蠢的问题“您的组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优秀的成果?”博诺尔教授笑答道“我们每天工作10个小时。”

a61.jpg

苏黎世大学


    理工学院的对门是苏黎世大学(陈寅恪先生早年造访过),类似于哈佛和麻省理工、北大与清华的地缘关系。然而,他们并非是竞争的对手,两校在很多方面进行着紧密合作,甚至抛弃排名等芥蒂,并肩前行。我所在的国际关系与比较政治中心就是由两校合办,因此,我有机会地在两校的图书馆穿行、参加讨论。博诺尔教授是这个比较政治中心的创始人之一,他说大学的本质是学术研究,因此,两校合作是促进研究的基石。值得一提的是,两校诺贝尔奖得主共有30多位,相信这种互补肯定是力量无穷的。

    博诺尔教授对他所领导的国际环境政治小组进行了评价。他说“我们是很优秀的,可以从很多指标上表明这一点”。但是,他明确表示不喜欢使用“最高级”的词形容研究工作,他认为,各种充斥的排名忽略了大学的本质。博诺尔教授的这种态度不禁让笔者想到科学精神的内核。学术研究应秉承一种精神,以一种一以贯之的生活方式延续,它关注的应该研究质量而非是对小小成就的沾沾自喜。

    梁启超先生曾说:“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规模微小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多个方面,实践着科学研究和科学精神。它是以一种孤芳自赏的姿态,不断地吸引着科学研究上的同路人。

    (文图 董亮,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候选人、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与苏黎世大学国际关系与比较政治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6 02:34 PM , Processed in 0.0284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