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5|回复: 0

[转贴] 汇率对冲ETF表现突出 美元大涨之际猛吸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1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11月11日 23:49  新浪财经

  认为美元2014年涨势将会延续下去的投资人,正将资金投入那些投资于海外市场、但就汇率进行对冲的上市交易基金(ETF)。

  贝莱德(350.65, -0.05, -0.01%)(BlackRock)、WisdomTree Investments以及德意志银行等业者今年开始推出新品种汇率对冲基金,把握今年以来流入此类基金约39亿美元的商机。

  根据理柏(Lipper)及ETF.com数据,目前美国上市的35档汇率对冲ETF共管理193亿美元资产,2011年时这类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仅67亿美元,意味着在过去三年间汇率对冲ETF总资产增长近两倍。

  汇率对冲ETF藉由投资于外币远期合约来排除一特定基金中的外币回报,并逐月展延外币远期合约。

  资金流入量最高的当属WisdomTree Hedged Europe ETF。该ETF基金1月以来已吸纳了约26亿美元,规模增长了三倍至35亿美元。

  迄今为止,美元上涨让汇率对冲策略成果辉煌。举例来说,透过iShares MSCI日本ETF押注日股的投资者,在过去三个月期间亏损幅度达到0.7%,因日圆兑美元大幅下挫。相比之下,iShares Currency Hedged MSCI Japan ETF涨幅达到约12%。

  “有些时候汇率在整体安排中并不是那么要紧,但有时候当汇率波动非常迅速,就像现在.。。汇率可以让结果大为不同,”Nashville投资经理Art Laffer Jr。说。

  他在今年稍早时买进了Shares Currency Hedged MSCI Germany ETF,同时还持有WisdomTree Japan Hedged Equity Fund。他表示,如果可以找到更多提供这项策略的个别国家基金,他会把手上更多外国股票部位进行对冲。

  **美元劲升**

  美元兑日圆上周大涨至七年高位,11月6日时美元兑欧元曾触及逾两年来最高水准。

  “这是一个长达多年的(美元走强)周期,已经开始了几年,”德意志资产与财富管理公司驻纽约的ETF策略主管Dodd Kittsley表示。他指出,根据过去经验,美元强势与弱势的周期大致长度为6-8年。

  “我们非常笃定,因为各央行[微博]政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他说,意指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ECB)暗示打算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而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则在收回刺激计划。

  德意志资产与财富管理公司有几个汇率对冲的ETF。它的Deutsche

  X-trackers MSCI EAFE对冲股票ETF资产规模自1月以来增加了近三倍,目前略低于10亿美元。

  这类汇率对冲的ETF主要针对想押注外国股票的投资者。而那些对外国股票兴趣不大,只是想押注美元走强的投资者,可以购买专注于货币的ETF,比如PowerShares DB看涨美元指数基金或WisdomTree Bloomberg美元看涨基金。据汤森路透数据,PowerShares基金今年迄今上涨了8.13%,WisdomTree基金上涨了5.73%。

  **分别对待**

  不过,虽然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市场吸引美国投资者进行汇率对冲,但巴西和墨西哥等国的情况则不是这样,这些国家的高利率会影响汇率对冲成本并压制回报。

  “我们发现新兴市场汇率对冲没有增加很多,”Kittsley说,利率高于美国的巴西和印度等国“对冲成本有点高”。汇率对冲成本基本与投资者母国与对冲目标货币国家的利差相近。

  在欧洲和日本,利差会小很多,因此对冲成本甚微。实际上,在外国利率低于美国情况下,投资者的对冲投资由欧元或日圆换成美元时,还会赚钱。

  也因此Scott Kubie决定让旗下汇率对冲ETF继续锁定日本和欧洲发达地区。他麾下的投资咨询公司CLS Investments管理着逾60亿美元资产。

  “在欧洲和日本进行汇率对冲,比在新兴国家更有意义,”Kubie说。他有两支ETF:iShares Currency Hedged MSCI Japan ETF和Deutsche X-trackers MSCI Europe Hedged Equity ETF。

  Kubie说,目前他的海外投资组合中有20%的曝险有做汇率对冲,“我们将慢慢增加对冲。”(路透中文网)

  (编译 张明钧/洪曦/张涛/杜明霞;审校 王洋/蔡美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4 08:29 AM , Processed in 0.03015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