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3|回复: 0

[哲史艺丛] “资本主义病”研究扎堆出中文版 诊断性著作成热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4 03: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4-6-4 03:25 PM 编辑

“资本主义病”研究扎堆出中文版 诊断性著作成热门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石剑锋
2014-06-04 10:35:35

过去两个月,全世界都在谈论一本书和一个人,那就是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迪(Thomas Piketty)和他700多页的最新学术著作《21世纪资本论》。在这本书中,皮克迪指出贫富分化是资本主义无法避免的致命缺陷,而贫富差距最终会威胁到民主社会。《21世纪资本论》中文版权现已确定,早报记者昨天从中信出版社得知,该书中文版将于今秋出版,译者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皮克迪也已经确定将于11月来华访问。


过去两个月,全世界都在谈论一本书和一个人,那就是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迪(Thomas Piketty)和他700多页的最新学术著作《21世纪资本论》。

a395.jpg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迪

“美国的财富来自世代积累而非劳动创造”

《21世纪资本论》一书至今仍在被媒体热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已经写了多篇评论谈论《21世纪资本论》,他认为,“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迪的代表作《21世纪资本论》,将成为本年度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甚至将是近10年里最重要的一本。” 另一位诺奖得主罗伯特·索洛的评论也直接给出标题“托马斯·皮克迪是对的!”而同时,美国保守派则拼命地反驳和批判。基金经理丹尼尔·沙克曼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愤怒指责该书“对金融资本赚取回报的概念抱有中世纪式的敌意”。《经济学人》杂志前副主编克里夫·克鲁克也对书中预测未来经济不平等的“可怕”程度表示怀疑。

皮克迪在书中指出,资本回报率总是倾向于高出经济增长率,所以贫富不均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东西,最富有的那批人不是因为劳动创造了财富,只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富有。也就是说贫富差距在资本主义体系里无法解决。2012年,美国收入最高的1%家庭获得了全国收入的22.5%,是自1928年之后的最高值。现在10%最富有的美国人占有全国财富的70%不止,比1913年镀金时代结束时的比例更高。而且其中一半是由最富有的1%的人占有的。在这本书中,皮克迪通过数据和模型挑战了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在皮克迪看来,资本主义世界正退回到“拼爹时代”,财富来自世代积累而非劳动创造。

早报记者从中信出版社方面获悉,对于这样一部成为畅销书的经济学学术著作,该社已经获得其简体中文版版权,所支付的版权费则非常高昂。《21世纪资本论》简体中文版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翻译,上市时间定在今年秋天。此外,中信出版社也已经确定皮克迪将于今年11月来华访问,与中国读者见面。

收入不平等问题也是目前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3,位列全球前列。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报告》则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高达0.61,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世纪资本论》一书,对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重要经验。

柄谷行人评论:现在是新帝国主义时代

在《21世纪资本论》中,皮克迪认为,现在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不平等的状况好像又回到了19世纪中期马克思在英国看到的景象。对于资本主义体系这样一种反复,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在他最重要的著作《历史与反复》中也有论述。在柄谷行人《历史与反复》中,他把19世纪资本主义体系称之为“帝国时代”,现在的资本主义则是“新自由主义时代”(或新帝国主义时代)。对于《21世纪资本论》,身在美国的柄谷行人对早报记者表示,“新自由主义与帝国主义时代一样具有贫富差距悬殊的特征,这也是新自由主义与帝国主义相类似的一个证据。”

在柄谷行人《历史与反复》中,他把19世纪资本主义体系称之为“帝国时代”,现在的资本主义则是“新自由主义时代”

a396.jpg

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的著作


那么
,帝国主义究竟是什么呢?列宁称帝国主义为“资本主义的最后的阶段”,也有许多人将帝国主义理解为扩张主义、侵略主义等。但柄谷行人则对帝国主义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基于沃勒斯坦的理论,自由主义是霸权国家存续的阶段,而帝国主义则是随着霸权国家的衰退,多数国家为了争夺下一个新霸权的宝座而进行斗争的阶段。”他还提到,“在现代世界体系中,这样的霸权国家只有三个,即荷兰、英国、美国。在这些国家当中,存在着自由主义、帝国主义、自由主义、帝国主义……这样持续的反复。这并非线性的发展,而是一种循环。一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大约在60年,那么每120年就会面临相似的状况。 例如19世纪末的帝国主义的发生,就是随着英国的没落,德国和美国开始争夺下一个霸权国家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霸权国家,其后迎来了自由主义的阶段。1990年以后,美国经济衰退,不再是霸权国家,下一轮的争夺战又开始了——也就是说,帝国主义的时代又开始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新自由主义,已经与自由主义几乎完全脱离了关系,应该称其为新帝国主义。”


现代社会是资本、国民、国家三者的结合,这种结构在自由主义阶段发挥着稳定的机能。柄谷行人对早报记者说, “但是,在资本积蓄变得困难的新自由主义阶段,国民将被舍弃,也就是说社会福利、劳动者保护政策等将被舍弃,因此必然会造成贫富差距增大,失业者增加,进而演变成资本和国家独裁的状况。这与其说是新自由主义的特征,不如说是帝国主义阶段的特征。19世纪末的英国也呈现出这种状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状态可以视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反复。”

“皮克迪的解释存缺陷,我们仍然需要马克思”

皮克迪在这本畅销书的书名中就向《资本论》致敬。作为当今最重要的《资本论》研究者大卫·哈维最近也对《21世纪资本论》发表了看法,他对皮克迪的这本书持保留态度,甚至嘲弄皮克迪连《资本论》都没有看过,却在分析当年马克思已经谈论过的话题,更不要说居然在书名上使用“资本论”一词。

大卫·哈维在他的书评中称,“皮克迪制定的数学模型掩盖了它自身所揭示的当下阶级政治。”他认为,皮克迪让不平等问题更加公开,并主张累进税,但在马克思那里,这都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大卫·哈维说,皮克迪的论点中存在一个中心困境,那就是对于资本的错误定义,因此皮克迪有关于财富和收入差距扩大的解释是完全失败的。在大卫·哈维看来,皮克迪的数据极富价值,但他对于不平等和寡头倾向出现的解释则有着严重缺陷。“他关于应对不平等的补救措施的建议是天真的、乌托邦式的,他也当然没有提供一个21世纪资本的实用模型。为此,我们仍然需要马克思,其在当代具有与过去同等的价值。”

在皮克迪《21世纪资本论》英文版出版的同时,多产的大卫·哈维也出版了一部诊断资本主义的新作《资本主义的17个矛盾及其终结》,试图说明资本存在多面性,蕴含了环环相扣的多种矛盾。《资本主义的17个矛盾及其终结》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事件说起,大卫·哈维指出了当今资本主义体系存在的17个矛盾,他认为应该“把革命性的人道主义与基于宗教信仰的人道主义结合起来”,如此才能对抗各种形式的异化,并从根本上将世界从如今盛行的资本主义方式中纠正过来。

大卫·哈维这些年开设了一门读《资本论》的课程,该课程视频甚至被放到网上供全世界学生使用。《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这本书就是根据他的课程修订而成,目前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第一卷,而第二卷的英文版去年也已经在美国出版。对于自己这些年开设的这门《资本论》课程,大卫·哈维说, “自1971年以来,我几乎每年都会教授《资本论》,甚至一年中讲两三遍,而且是针对各种不同的人群。在过去几十年阅读《资本论》的过程中,人类的地理、历史和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实际上,我喜欢每年都讲授《资本论》的一个原因是,每次我都必须问自己,应该以何种不同的方式阅读它?它又将带给我何种之前未曾注意的启示?在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如何运用这一文本?所以在本书中,我也加入了自己关于《资本论》与当今世界的相关性的理解,以及《资本论》文本中最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观点。”

诊断性著作成热门: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

关于资本主义现状和危机的著作,最近是中文出版市场的一个热点,一批相关著作陆续上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新作《不平等的代价》,讨论的话题与《21世纪资本论》相似,该书中文版日前由机械工业出版社翻译出版。事实上,《不平等的代价》一书的写作,部分正是基于皮克迪的研究,斯蒂格利茨在该书前言中还对皮克迪给予感谢。对于发展能否解决贫困和缩小财富分配差距问题,斯蒂格利茨和皮克迪持有同样的观点,斯蒂格利茨用的是“涓滴经济学(trickle down economics)”不起作用这个论断,认为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下层的“脱贫”,相反“聚集到上层群体的财富是以牺牲中下层群体为代价的”。 皮克迪在他的书里说,现在的资本主义越来越像19世纪时期的资本主义,也就是社会流动性日益减缓,财富主要来自于继承而非劳动。斯蒂格利茨在《不平等的代价》中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说,“(现在)美国可能比旧时欧洲更强调阶级差别。”

a397.jpg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新作《不平等的代价》,讨论的话题与《21世纪资本论》相似,该书中文版日前由机械工业出版社翻译出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新作

斯蒂格利茨在书中阐述,当今有三大主题响彻全球,“第一,市场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它们显然既无效率也不稳定;第二,政治体制并没有纠正市场失灵;第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根本上都是不公平的。”而斯蒂格利茨的这本《不平等的代价》也试图解释这三大主题是如何密切相连的,他说,“不平等是政治体制失败的成因和后果,不平等也造成了经济体制的不稳定,经济体制的不稳定又加剧了不平等。”

斯蒂格利茨在这本书中对资本主义并非是完全悲观的,他认为目前的“资本主义病”是可以缓解的,他也提出资本主义需要改革,比如他提出增加对社会的投资和为普通公民提供更多的保护都将形成一种更有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这种经济与我们一贯宣传的(价值观)更为一致,也为社会更广泛的人群提供更多机会。”在他看来,机会的不平等在美国已经到了我们不得不采取一切手段来解决的程度。斯蒂格利茨甚至还提到了美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稍微减少1%群体的政治势力。

除了斯蒂格利茨的这本书,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曼、格奥吉·杰尔卢吉扬、克雷格·卡尔霍恩五位学者合著的《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也十分具有针对性,他们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切入问题,考察宏大的历史结构性因素和趋势,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系统性的矛盾和弊病来推演未来,并发出质疑: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沃勒斯坦认为资本主义体系将进入结构性危机阶段,最终走向衰亡;兰德尔·柯林斯着眼于科技更新,推断中产阶级的结构性失业将使资本主义难以维系;迈克尔·曼将资本主义的未来寄望于社会民主主义式的改良;格奥吉·杰尔卢吉扬否定了苏联共产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克雷格·卡尔霍恩则着重探讨未来资本主义出现漫长停滞、改良或被全新制度代替的可能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7 02:18 AM , Processed in 0.0651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