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2|回复: 0

IMF报告显示中国在亚洲影响力超过日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3 05: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4-5-13 05:31 AM 编辑

IMF报告显示中国在亚洲影响力超过日本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观察者网等
2014-05-13 16:08:30

a174.jpg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13日刊登雅各布•施莱辛格(JACOB M. SCHLESINGER)的文章,称在东京试图带领其他亚太地区国家抵御北京的军事威胁之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明确地提醒日本,其影响力正在下降。数据显示,地区经济体对中国的依赖度不断加大,而日本经济的重要性则日益下降。

际货币基金组织早前发布最新《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指出亚洲地区总体增长势头强劲,将维持低通胀水平,但区域内外挑战仍在。报告上调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称中国经济对区域经济影响力正在增大。

报告指出,地区一体化的加强正在推动亚洲的增长,但也可能加剧全球和地区冲击的影响。亚洲地区内部的商业周期同步性已经提高,源自中国的增长冲击对亚洲的影响是对其他地区影响的两倍。根据报告,中国GDP增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令标准亚洲经济体GDP增长幅度下降0.3%,令标准非亚洲经济体GDP增幅下降0.15%。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不仅为全球化生产线环节,同时也是最终消费环节。最终需求消费的扩大,使中国对亚洲其他国家的直接影响大过从前。报告研究也显示。如果中国经济增幅减速剧烈,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等将首当其冲感受到“溢出效应”。

IMF报告比较了亚洲11个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在1995年和2012年对中国和日本的依赖度,得出11个国家中的10个国家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对中国的依赖度超过了日本,且超出的幅度较大。

雅各布•施莱辛格在其文中表示,上述数据不仅反映了近20年的经济停滞导致日本的重要性显著下滑,也体现了中国在这段时期内的迅速崛起。施莱辛格在《华尔街日报》网站所刊原文如下:

在东京试图带领其他亚太地区国家抵御北京的军事威胁之际,中国近来与越南的争端似乎有利于日本加强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

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明确地提醒日本其影响力的限度。附图展现出了地区经济体对中国的依赖度不断加大以及日本经济重要性的日益下降。

a173.jpg

地区经济体对中国的依赖度不断加大,日本经济重要性则日益下降


在新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Regional Economic Outlook for Asia and Pacific)报告中,IMF比较了亚洲11个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在1995年和2012年对中国和日本的依赖度:20世纪90年代中期,所有11个国家在出口市场方面都更依赖日本。而不到20年后,其中10个国家对中国的依赖度就超过了日本,且超出的幅度较大。唯一的一个例外是印尼,该国对日本的出口依然大于对中国的出口。

上述数据不仅反映了近20年的经济停滞导致日本的重要性显著下滑,也体现了中国在这段时期内的迅速崛起。

IMF比较的不是一国对中国或日本的毛出口额,而是出口附加值,即一国生产的出口产品的价值减去这些产品中所包含的进口自其它国家和地区的零部件的价值。

以这一标准衡量,在1995年,对日本的出口占到了马来西亚总出口的近四分之一,但到2012年,该比例仅为6%,而2012年马来西亚对中国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例则较1995年提高了一倍至10%。1995年时,澳大利亚出口对日本的依赖度比对中国的依赖度高出五倍,而在2012年,对中国的依赖度比对日本的依赖度高出近一倍。

上述数据是一项较为广泛的调查的一部份,该调查研究的是这一地区内的经济体如何变得更加整合。IMF专门研究亚洲的经济学家杜瓦尔(Romaine Duval)称,中国是其中的核心,既是组装中心,也愈发成为最终需求来源;与之相比,曾在上世纪90年代扮演关键角色的日本则在极其迅速地衰落。

这个数据再次提醒人们,美国与日本试图牵制中国影响力的努力受到限制。美日两国试图打造一个排除中国在外的亚洲经济区,其中明显的措施包括目前正处于谈判期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简称TPP)。

日本的官员们称,地区影响力比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更重要。他们认为,与美国达成合作关系的日本可以提供一个自由市场民主化模式,该地区其他国家则会渴望照着这一模式发展。日本官员认为,中国提供的是资金,而不是模式。此外,中国在领土问题上的雄心也令日本和较小邻国之间存在共鸣。

不过在数据之外,实际经济情况则较为复杂。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其中大部分商品最终会销售给工业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这就使得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地位比数据表现出来的更加重要。

杜瓦尔指出,在地区生产流程中,亚洲的两个最大经济体起到的功能各不相同。与中国的地区贸易相比,日本在“上游”仍旧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即该国提供的是复杂的产品部件;与此同时,中国扮演的更多是“下游”的角色,即进行最终组装。

杜瓦尔称,作为该地区的供应国,日本所扮演的角色仍旧重要,但这个角色更像是一个脚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前发布最新《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指出亚洲地区总体增长势头强劲,将维持低通胀水平,但区域内外挑战仍在。报告上调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称中国经济对区域经济影响力正在增大。

报告指出,地区一体化的加强正在推动亚洲的增长,但也可能加剧全球和地区冲击的影响。亚洲地区内部的商业周期同步性已经提高,源自中国的增长冲击对亚洲的影响是对其他地区影响的两倍。根据报告,中国GDP增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令标准亚洲经济体GDP增长幅度下降0.3%,令标准非亚洲经济体GDP增幅下降0.15%。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不仅为全球化生产线环节,同时也是最终消费环节。最终需求消费的扩大,使中国对亚洲其他国家的直接影响大过从前。报告研究也显示。如果中国经济增幅减速剧烈,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等将首当其冲感受到“溢出效应”。

小记:雅各布•施莱辛格(JACOB M. SCHLESINGER)为《华尔街日报》驻日本分社社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3 10:27 PM , Processed in 0.0272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