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生来就是一个多文化聚集地,多种文明碰撞的城市,其中的很多已经融入生活习俗中流传了下来,形成独特的城市人文景观。
中国大街集中体现了哈尔滨欧风沐浴、华洋杂处的特点。
早在1903年哈尔滨就出现了小汽车,但如此轿车塞途应是20年代以后的事了。
上个世纪30年代初,地段街已很繁华。
俄式四轮马车在哈尔滨街头随处可见。
哈尔滨话剧演员阿列克谢耶娃在话剧《普希莎》中的精彩表演。
解放前的哈尔滨是一个花花世界。这里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寻常巷陌,人来熙往,有的是行商走贩、江湖过客,五行八作、三教九流;有的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饥寒交迫、民不聊生......喧嚣的城市,流淌着万般滋味,演绎着悲欢离合。路边照相,中外围观。
埠头区市场以石头道街为界有南、北之分。图为南北市场间的街心花园,左面是老索菲亚教堂。
哈尔滨火车站造型优美,是新艺术运动风格运用于公用建筑的代表作。
哈尔滨早期的烟花柳巷。
沦落风尘的少女们咽下泪水,强作欢颜。
1932年8月7日,洪水首先从道外登陆,九道街江堤决口,洪水滚滚涌进街区。
圣尼古拉教堂曾是哈尔滨标志性建筑。
建筑,是世界文化的重要遗产,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它是凝固的音乐、历史的缩影。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哈尔滨的建筑多彩多姿,汇聚了各种不同风格的不同样式。它们被和谐地融会在一起,铸成了这座美轮美奂的都市。圣尼古拉教堂广场周围建筑精美,统一和谐,相互辉映。
置身马迭尔,疑为威尼斯。
卧榻横陈,喷云吐雾,好不快活。岂知等待她们的是悲惨命运!
风烛残年,强作欢颜。
哈尔滨犹太中学(后改为俄侨第一高小,现哈朝鲜族二中)1917年10月1日奠基,1918年12月落成,由伊·尤·列维金设计,呈浓郁的犹太建筑风格。
土耳其清真寺又称鞑靼清真寺,位于炮队街(现通江街),初建于1906年,后重建,落成于1937年10月15日,设计师是尤·彼·日丹诺夫。新清真寺主体建筑呈方型,宣礼塔高高耸起,表现了伊斯兰教建筑的特征。
规模不同、风格各异的新、老圣索菲亚教堂曾一度共存,南北相望,述说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