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8|回复: 0

[转贴] 彭博信息专栏/无视通膨降温 经济恐着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1 07: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日报╱编译余晓惠】
2014.04.11 03:40 am

美国联准会(Fed)主席叶伦和全球各国央行总裁,都犯了心理学家所称的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的错误:他们坚称通膨将持续升温,即使实际上通膨持续降温。

这也是美国银行全球经济学研究部共同主管哈里斯(Ethan Harris)的诊断。他说,各国央行只愿意看见想看见的事,把通膨低于目标归咎于部分由国内造成的暂时因素。但这代表他们可能忽视更持久的因素,包括疲软的全球需求、新兴市场带来更多竞争、开发中国家劳动力低廉、大宗商品价格冷却,与技术创新等。

顾问公司Decision Economics执行长西奈(Allen Sinai)说:「世界上太多地方出现低于预期的通膨,却被说成只是暂时现象。」

彭博追踪的121个经济体中,近三分之二国家的消费者物价年比增幅正在缩小,而且多数无法达到目标。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调查显示,2月全球通膨率仅2%,是2009年底至今最低。

投资人也观察到这个趋势,本月以来他们自追踪美国通膨的指数股票型基金(ETF)撤出4.364亿美元。

虽然物价下滑对消费者来说是好消息,但通膨降温让借贷人更难清偿债务,企业更难提高获利。如果变成通缩会更危险,因为预期未来物价会更低,家庭延后采购,企业延后投资与聘雇,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也将枯竭。

美银预期,防范上述风险的需求意味即使先进经济体加速成长,联准会也不会急于升息,而这可望促使标普500指数在年底前站上2,000点大关。

物价疲软的威胁,将是本周20国集团(G20)与国际货币基金(IMF)年会的焦点。IMF总经理拉加德表示,现在出现一种她称之为「低通膨」的风险,欧元区尤其明显,这会抑制需求与生产。但各国央行依然坚持,通膨下滑只是暂时现象。美国从2012年5月以来每个月通膨率都低于2%的目标,2月甚至不到目标值一半。叶伦解释,通膨降温反映原油和非石油进口价格下滑等暂时因素。

欧元区3月通膨率仅0.5%,总裁德拉基指有部分原因是今年复活节较晚,抑制消费,但此数据从去年第1季起就未曾达到央行「低于、但接近2%」的中期目标。

加拿大2月通膨率降到1.1%,几乎是央行「1%至3%目标区间」的下限,官员认为这是因为零售业竞争加剧,使物价压力减轻。

避险基金SLJ Macro Partners共同创办人任永力说,各国央行还在重视通膨指数、而非通膨趋势的情况令人担心。由于各国物价从1990年中期至今的连动关系日益紧密,虽然各国经济成长仍然像1970年代那样分歧,疲软的通膨已经成为各国必须共同承受的负担。任永力说:「各国央行可能太过重视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数据,却未正视造成这些通膨趋势背后的原因。」

(作者为彭博信息编辑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 08:06 AM , Processed in 0.0439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