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杰弗(Chuck Jaffe)告诫投资者,不要被推特上市当天的辉煌表现所迷惑,历史经验和投资原理告诉我们,现在还远不到散户应该入场去买进该股的机会。
以下即杰弗的评论文章全文:
怎么?你错过推特的IPO了?
那么恭喜你。
是的,你是没有机会计算着自己第一天的利润,告诉朋友们你大发了一笔横财了,但是实话实说,如果任何散户朋友们告诉你,说他们靠着这支股票怎样怎样了,在他们拿出交易证明或者账户报告之类作为证据之前,别相信他们。
IPO的整个运作过程和方法就是为了确保在上市那一天能够产生大火特火的效应,而由此,之后的回挫也几乎是肯定要到来的。显而易见,作为Facebook(46.37, 0.17, 0.36%)(FB)之后最重量级的IPO,推特(TWTR)周四的亮相肯定是要大获成功的,哪怕大盘下跌也不能改变这一点。
还需要指出的是,广受欢迎的IPO几乎都注定要让散户投资者成为游戏当中的输家。
如果你是日间交易者,是动能玩家,想好了要在IPO池塘中游弋的鲨鱼到来之前快进快出,那另当别论。
可是,如果你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户投资者,你就必须明白,新股在华尔街声势越大,散户越感兴趣越激动,交易背后的人们发财的机会就越大,而一旦你加入游戏,成为他们所发之财贡献者的可能性就越大。
似乎,人们已经忘记了这支IPO出现在面前之前,他们曾经考虑过股价是否高估的问题。
可是,大家必须明白,发行日的大涨是一回事,而长期角度是否能够带来不菲回报则是另外一回事。
从一家企业或者一支股票的长远角度来观察,IPO其实只是马拉松最初的几步。这最初几步你可能会领先,但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能够领先到终点。
很多人总在谈论着那些著名的IPO在上市时是怎样如烟火绽放般绚丽的,但是却忘记了故事的真实情节——好在数字不会撒谎。比如说,当初如果你是在谷歌[微博](1007.65, -2.94, -0.29%)(GOOG)上市三个月之后买进这支股票,则你付出的价格几乎和其上市当日的价格相当。要知道,这里所说的当日价格可不是IPO大火之后的收盘价格,而是开始交易的价格,散户投资者当时不可能有机会去购买的价格。
当然,一些人可以说,他们当初在上市时就买进了Facebook的股票,而这笔投资现在终于得到了回报,但是这让他们等待了太长的时间,而在痛苦的过程当中,不得不忍痛割肉的投资者数量显然远远超过了能够坚持下来的人。
市场的上涨已经使得许多投资者错误地以为,所有的故事都会按照Facebook的剧本展开。LinkedIn(211.78, 0.12, 0.06%)(LNKD)、Groupon(GRPN)等在上市之后也都各自有过艰难的时期,但是后来都在市场的热情和动能推动下走上了高点。
这又让人们再一次认为,这样的IPO行情是非常正常的,因此他们对这些股票的胃口也因此更加饥渴。Facebook当初所造成的痛苦被远远抛到脑后,而大家心中所想的,只有IPO总归会赚钱,差别只是时间迟早的想法。
记得在1980年代中期,曾经有一支叫做Home Shopping Network的IPO吸引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次交易让公司的创始人们一天之间就变成了亿万富翁,几周后,他们就登上了《福布斯》杂志的美国富豪榜,这在当时可是大多数人听都不曾听说过的天降横财。
当时可不是后来,更不是现在这种我们在网上看着一篇报道,就开始遐想一支股票明天、下周或者下个月会怎样的时候,那时我在一份叫做《圣彼得堡时报》的地方报纸工作,报道了Home Shopping的交易。当时,财经记者们就这一IPO爆炸行情之后的走势打了个赌,而胜利方(顺便说一下,就是我这一方)的观点是,股票价格会回归到最初的定价,而且还会一直下跌,直到充分反映其当时基本面的相对公平的价位。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一点历来如此,将来也唯有如此。股票价格首先由炒作拉高,然后追随特定行业和大盘的趋势,但是最终总归要由基本面来决定的。
我之所以要强调这些,是因为最近我听到了许多类似的问题——大家都问我他们是不是应该尽可能快地买进推特的股票。我在超市买东西时会被问,参加研讨会时会被问,做节目时会被问,甚至偶尔还会有读者跑到我的办公室来问……不必说,有这样想法的投资者,全美还会有千千万万,而我对他们的回应都是一样——我先反问他们自己想要从这笔投资当中得到什么。
“哦,这可是推特啊,你知道的。”一位在研讨会上遇到的企业家大大摊开自己的双手,似乎捧着一个特大号南瓜一样,提高了调门来强调,“推特啊。”
无论何时,当你问某人一个投资理念为何会有出色表现,如果回答是“因为它应该”,那你就要当心了,因为我们不能靠着一些废话就去做出投资决定。
当然这并不是说那么做就肯定要赔钱,但是你该明白,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我们需要买进的股票可就太多了——“因为这是苹果(518.06, -0.99, -0.19%)”,“因为这是麦当劳[微博](96.99, -0.10, -0.10%)”,“因为这是迪斯尼”……可是大多数人并没有听到一个响亮的名字就去投资。
因为这些公司的业务都是成熟的,明智的投资者当然不会只看到品牌或者炒作。
显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成熟的企业和他们也已被证明的基本面,在未来十年可能会有怎样的进展,要比推特好预见得多。
长期角度说来,一家企业的股票要成为好股票,单单靠着炒作是远远不够的。或许未来有一天,推特也能够走到那一步,但是目前,那些因为错过了周四的派对而唉声叹气的人们,那些一厢情愿,过分天真的投资者们的情绪,其实恰恰可以说明,有些时候,在市场上,确实是存在感情压倒常识的情况的。(子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