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97|回复: 12

[转贴] 扔砖吧。。。我先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8 07: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股评论:散户跑赢大盘纯属做梦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高德(Howard Gold)撰文指出,一系列研究都显示,长期而言,散户投资者想要超越大盘,无论指望自己还是指望理财顾问或者共同基金都是行不通的,最好还是放弃这样的想法。

  以下即高德的评论文章全文: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已经获得了愈来愈多的证据,后者告诉我们,在真正的长期之内,无论是普通的散户还是专业级投资者,都不可能获得超越大盘的表现。

  研究显示,基金经理人、积极交易者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哪怕在一段时间之内能够有出色的表现,也只是因为运气好,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市场正确的地点,但是却没有能够找到持续做到这样的方法。

  芝加哥大学的法马(Eugene Fama)不久前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是“有效市场理论”的开拓者,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股价其实已经集成了投资者能够的全部信息。

  我总是觉得这种理论走得太远了,因为正如另外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的席勒(Robert Shiller)所指出的,无论是个股还是宏观的资产门类,价格不当的情况都可能会持续很多年。

  不过着眼于足够长的长期,应该说法马是正确的:“市场”是由成千上万精明的投资者所组成,如果大家都按照规矩来的话,没有谁能够持续保持相对于其他人的信息优势。

  我近期所了解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再度印证了这一点:目前,能够依靠高人一筹的随势操作策略或者选股能力持续获得超越大盘表现的共同基金经理人还不足1%。这一比例较之1990年代大大降低,这意味着,要么是经理人群体的技能退步了,要么是科技进步之后的高频交易让大家的表现更接近了。

  这是巴拉斯(Laurent Barras)、斯盖烈特(O. Scaillet)和沃莫斯(Russ Wermers)三位教授2010年一次研究的结论,近期被我非常喜欢的《机构投资者》杂志的瑟盖尔(Julie Segal)在其一篇深度思考的文章中再度提及。

  这结论也和另外一份研究报告基本类似——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巴博(Brad Barber)和伯克利分校的奥迪安(Terrance Odean)发现,只有1%左右的积极操作交易者表现好于市场。他们还发现,交易得越频繁,其实表现越糟糕。

  首先,所谓真正的选股技巧原本就是很罕见的,就像一位小提琴大师可以投出每小时95英里的快球一样罕见,更何况,哪怕是有真正的天才,交易所获得的利润还要受到交易成本或者是经理人费用的侵蚀。

  换言之,哪怕真有超级基金经理人,超越市场表现的果实往往也归了基金公司和经理人,而投资者能够获得和大盘相当的回报就很不错了。事实上,哪怕在没有扣除管理费用之前,众多积极管理共同基金的表现就已经不及大盘了。

  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悲惨的细节。巴拉斯、斯盖烈特和沃莫斯搜集了1976年至2006年间2076支积极管理美股共同基金的资料,他们发现,四分之三的基金在扣除费用之后,表现与相应的基准指标大致相当,而还有近四分之一,则干脆不及指标。

  接下来,只有0.6%——是的,就是0.6%——展示出了一点真正的持续超越大盘的能力,但是哪怕是他们的表现与大盘的差异“在统计学层面也可以忽略不计”。

  基金经理人的表现伴随时间演进,呈现出的是退化的态势。几位专家写道,“有技能的经理人……已经变得极为罕见。”

  甚至可以说是绝种了。

  巴拉斯是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教授,他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在1990年代早期,15%的积极管理基金经理人都能够创造出所谓“阿尔法”,即表现超过基准指标的部分。尽管他们超过基准指标有限,但总好过什么都没有。

  不过,“如果看过去十年……应该说,截至2006年年底,几乎看不到任何的技巧。”如果他们的研究范围继续向前延伸,覆盖了2008年至2009年的崩盘和金融危机,能够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巴拉斯认为,不会有较大的变化,他还举出了若干因素作为理由。共同基金的费用或许会降下来,但是这还不足以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回报。尽管“最近几年来交易成本急剧降低……(可是)经理人交易得更频繁了”。

  有趣的是,巴拉斯还有个结论,“表现的急剧下滑其实也和共同基金行业的高度成长有很大关系”。换言之,基金多了, 表现糟了。

  不过,也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或许,真正有技巧的人只是离开了共同基金行业而已。”巴拉斯解释说,比如透明度较低,而费用收入更高的对冲基金行业可能就吸引力一些有才能的经理人,这些人在一代人的时间之前,原本是该属于共同基金行业的。

  不过,对冲基金的表现其实也没什么可自豪的,哪怕媒体对他们多么吹捧也不能改变这一现实。巴拉斯承认,据说确实有一些对冲基金创造出了不小的阿尔法,但是“都太理想,理想到无法相信”。

  “对冲基金的评判,还是有待于未来。”

  可是共同基金经理人则不同,他们现在已经做过了,证明了,因此必然被抛弃和淹没了。在这一片灰暗的研究结果当中,或许只有所谓激进型成长型基金算得上亮点。巴拉斯介绍说,“我们确实发现,他们有40%能够创造出阿尔法”。

  与此同时,成长和收益型基金,则几乎是无用的代名词。大约30%的产品被研究认定为“毫无技巧可言”,没有一支显示出卓越的选股技巧。

  那么,投资者该如何是好?如果是我,我将会减持,只保留那些在过去五年到十年当中创造出了阿尔法的基金,尤其是表现记录可靠的激进型成长型基金。至于股票投资组合的其他部分,交给低成本的共同基金或者ETF好了。

  “我是不会花太多时间去挑选,指望找出能够带来非凡表现的经理人的。”巴拉斯表示,“这根本不是散户该参加的派对。”

  这是因为,哪怕有的派对的确邀请了最优秀的资产经理人,我们也是进不去的。
发表于 2013-10-28 08: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直是俺困惑的地方,除了老蛇和版上几个专业操盘的外,多少人能比简简单单操作更有效呢?
俺开始几年凭着热情天天上上下下地折腾,有一天终于烦了,真不值得,也看了很多统计数据像我那么折腾除了过瘾没什么大的好处,不输钱就算好的了,加上这么凭有限的知识加上无限的热情赌博风险太大,主职工作也不允许投那么多时间做这个。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8 08: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oreover, it is not a fair game for more than 99% of the people playing stocks on the market. It is more and more like a casino with so many hiding tricks, partially brought by advancements of technology.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8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 hope someone can provide a different view of the things because I am planning to pick up stock trading after retirement. You can imagine what it would look like without improved skills, with more money, and with more time.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8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扔一砖:

资金大小,投资对象,操作技巧,交易频率决定了能不能跑赢大市。

越大的资金操作越困难。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8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tcld 发表于 2013-10-28 09:59 PM
我先扔一砖:

资金大小,投资对象,操作技巧,交易频率决定了能不能跑赢大市。

I support CTCLD LaoDa opinion!!!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8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tcld 发表于 2013-10-28 09:59 PM
我先扔一砖:

资金大小,投资对象,操作技巧,交易频率决定了能不能跑赢大市。

再大的话就是SP500了。

那你怎么跑赢大盘。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8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f any of us really believe what he said, why we are still at Hutong?

He must believe it because what else he can do.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8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我家都是秦砖汉瓦,舍不得扔。仍块金子好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8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不能平均的,男人和女人的平均是啥呢? 如果散户做股票是自己作为个体的行为而不是跟风,那么把他们加在一起平均是不行的,因为每个人的追求可能不同。 根据投资结果来平均也有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时间框架不同。DT和LT比较业绩,相当于跑100米的和跑马拉松的比成绩,不通的。
至于和SP500比较,巴菲特在牛市常输, 好像已经连续输了4年了。 可一到熊市, 他就威风得不行。
会做牛还是会做熊, 也是要经过至少1-2 个周期才能搞明白的。
有一点是肯定的,散户有自己的优势,而且是很大的优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9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Investing is an interesting game, achieving average result is very easy, but trying beating average even by little bit is extremely hard. There's nothing wrong about putting money into indexin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9 12: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ctcld 发表于 2013-10-28 09:59 PM
我先扔一砖:

资金大小,投资对象,操作技巧,交易频率决定了能不能跑赢大市。

支持。
投资对象的确非常重要。。。苹果和橙子都是水果,可味道却相差甚远,不能一概而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9 11:27 AM , Processed in 0.0526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