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9|回复: 0

美媒关注中国“土豪”:羡慕嫉妒恨?不伦不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7 06: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媒关注中国“土豪”:羡慕嫉妒恨?不伦不类


原标题:美媒关注中国"土豪":和"土豪"做朋友合理划算
文章来源: 人民网
于 2013-10-17 02:03:39


b84.jpg

“土豪金浴池”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10月15日文章,原题:来见见中国的贝弗利山人 在新浪微博上,他们被提及超过5600万次。人人想做他们的朋友,但没人喜欢他们。他们似乎无所不在,挥金如土;但他们难觅行踪,回避媒体。他们对奢华的热衷成为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支柱,他们也因品味差而遭鄙视、嘲笑和抨击。

他们就是“土豪”——“土”意味着土气或粗野,“豪”意味着显赫、华丽。他们是中国的“贝弗利山人”(美国著名情景喜剧,又译“豪门新人类”,讲述一暴发户家庭迁到富豪名人聚居的贝弗利山庄居住的故事——编者注)。“土豪”拥有暴发户的艺术鉴赏力、新贵的社交礼仪以及新富的花钱习惯。

“土豪”旧指有钱的地主,即坏透了的乡绅。这个词近来不胫而走,得益于9月初流传的一则笑话。话说一名青年问禅师,“我很富有但不快乐。我该怎么办?”禅师回答:“何谓‘富有’?”青年说,“我在银行有上百万存款,北京市中心有三套房子。不算富有吗?”禅师没说话,向他伸出一只手,青年恍然大悟:“大师,您是让我懂得感恩和回报吗?”“不……土豪,我们可以做朋友吗?”禅师说。

这则不算好笑的笑话,触动了中国的中产阶层。中国的中产阶层是一个快速壮大的群体,已有3亿之众。他们在生活方式日益常态化的同时,对炫耀财富的鄙视与日俱增。许多中国人认为自己是“土豪”的反面——有文化、懂时尚,鄙视炫耀性消费。

但是,在当今中国社会,了解“土豪”很重要,迎合“土豪”的口味有利可图,有“土豪”朋友合理划算。跨国公司很清楚这一点。

“土豪”也有亮眼时刻。9月20日,苹果推出一款金色版智能手机。最初有人不相信苹果居然变得如此俗气,但这款手机在中国相当抢手,并衍生“土豪金”的称呼——甚至上了国有媒体头条。

9月22日,好莱坞明星云集青岛,参加彭博社所称的中国首富王健林旗下一个电影城的揭幕式。中国网民称之为“土豪盛宴”和“豪莱坞”庆典。名流们与穿着制服的保安们摩肩接踵;上了年纪的当地人表演中国戏曲。看起来,中国的中产阶层很矛盾:新富们不新不旧,不伦不类。

在激烈的竞争中,10月初,安徽省一不知名女士成为最出名的“土豪”。据报道,她送给女婿一辆价值约400万元人民币的宾利车作为结婚礼物。不管事实真假,在网上,对这名年轻人挖苦嘲笑者有之,羡慕嫉妒者有之。

嘲笑和嫉妒、土气与华丽,这些元素组合,触及镀金时代中国种种矛盾根源。事实证明,单有财富是空洞的,但它对于任何机会或影响力而言都不可或缺。难怪中国人厌恶“土豪”,但在日益艰难的社会阶梯上,跟“土豪”拉关系(最好是嫁入“土豪”家)仍是一种令人羡慕的捷径。(作者雷切尔-卢,汪析译)

【“土豪”跟“大款”不一样 它靠网络瞬间蹿红】

我觉得“土豪”是一个网络的行为,它还跟早年前流行的“大款”一词不太一样,它是因为网络目前发展的状态,以及网民的构成,瞬间有了一个好的契机而蹿红的一个名词,它表现出了人们对一些富裕阶级的复杂的心态。

【“土豪们”有钱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儿了】

其实有钱人一直都是有钱人,而且他们有钱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有的有钱都一二十年了,只不过在2013年突然多了一个“土豪”的称号罢了。

【爱奢侈名表的“土豪们”特征:比较低调 内心安静 】

我就钟表传媒业,特别是名表这块,身边的“土豪”还是很多的,我觉得他们跟大众想像的还不太一样。因为爱玩表的有钱人相对来说都比较低调内心都比较安静一些,当然他们也追求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愿意为这件事多花很多钱,整体来说还是一群比较可爱的人。

“土豪”是外界对他们的称谓,“土豪”应该有人家的生活。中国现在经济发展的这个状态出现了这样的群体以及这样的称谓,都不是说通过一个人的力量,或者通过媒体的力量,网络的力量,去喊一喊就能发生改变的或者改进的。就好像说人长到多大岁数,就要干多大岁数相应的事情,也不是说你十岁就能干三十岁的事情。所以我觉得用比较自然地心态去看“土豪”比较好。

【中国“土豪”唯一需要改进地方:未来应该关心社会公益事业】

中国的“土豪”,美国媒体爱评论就评论吧,怎么评论其实也无所谓,其实任何人都可以评论。关于“土豪们”的改进,我觉得,在他们拥有财富以后,未来应该关心社会的公益事业,拿出一定的财富来支持社会的公益事业。我觉得这个是他们唯一需要改进的地方。至于说人家有钱那是人家的事情,我还是这句话。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高利民:“土豪金”,是社会巨变的一枚多棱镜】

从社会阶层变迁的角度看,“土豪”这个别称,曲折反映的是阶层的向上流动并且在加速流动的现实。中国的中产阶层升级正进入“拉长阳”的阶段,按照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口径,2010年这一阶层的人数是1.45亿,到2020年,将大增至4.15亿,净增2.7亿。不止如此,中产阶层本身正毫不停顿地向上流动,进入富裕阶层(2020年达到2.8亿)、非常富裕阶层(2020年达到1.6亿)。这个“毫不停顿地、大规模向上流动”对应了一大簇身份重定位、身份升级行为。我认为,“土豪金”这个别称生动地概括了“身份向上重定位”这个大现象。

大规模身份向上流动,不仅会对向上流动的当事人产生重大影响,对相关被动重定位人群的影响几乎同样强烈,某种情形下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被动重定位的人群会出现复杂的情绪反应,其中一类典型的敏感,反映在对“僭越”的褒贬中。可以这么说,在任何大的社会阶层流动对被动重定位阶层的冲击中,“僭越”和“被僭越”的感受都是突出而强烈的。“僭越”标签的张贴,对这些被动重定位人群来讲,是重要的心理舒缓举措;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的良性化也需要“僭越”标签的张贴渠道。“土豪金”这个别称里,“土豪”两字,其浓烈的褒贬气息背后,隐秘着的正是对“僭越”标签的张贴。于是,从社会心理疏导的角度看,“土豪金”这个别称也作出了别开生面的有趣贡献。

“土豪金”,是社会巨变的一枚多棱镜。

【网友总结:中国“土豪”变化 从戴金链子转成戴佛珠...】

有网民总结了“土豪”这十多年来的转变:“从戴金链子转成戴佛珠,从喝白酒转成喝红酒,从西装领带转成中衫布鞋,从搓麻将转成打德扑,从开奔驰转成跑马拉松,从游山玩水转成山中辟谷,从投资夜总会转成投资拍电影,从狐朋狗友转成EMBA同学会……”

“这个转变总结得很好,表面上看是附庸风雅,实则是‘土豪’群体的缓慢进步。”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孙时进教授解读说,“这些预示着国人在温饱完成之后,对精神文化产生强烈需求。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中国‘土豪’们正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际关系,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但从“土豪”到真正的“精神贵族”,还需要适当的方式来引导。

“寻找精神上的归宿,比物质上的脱贫致富更为艰难。中国‘土豪’们追求精神富足之路或许还很漫长,但应当充满希望。”孙时进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7 10:40 AM , Processed in 0.0327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