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被视为“中国情人节”。虽然这天已经慢慢成为情侣之间互表心意的节日,在中国各地还保留着很多传统七夕节的风俗。(稿件策划:杨巧云 图片和部分文字来源网络
投针验巧 穿针乞巧
古时女子在七夕这天向“七姐”乞求智慧和巧艺,乞巧的方式各年代地方皆有不同,最有名的是穿针乞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大概的意思就是将绣针投于水中,在水底形成各类花鸟兽影形状的为巧者,形状如粗锤细丝等为拙者。
女子乞求能有一双和织女一样的巧手,会在七夕的夜晚三两成伴在庭院中礼拜织女,一般到半夜才会散去。
在湖南、江浙一带,女子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七夕之夜湖畔放花灯祈福,单身的女子祈求自己能得一段好姻缘,觅得一如意郎君,热恋中的女子祈求感情甜蜜。
在闽南,人们把织女称为“七娘妈”,是保护孩子平安的神。每年七夕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
在绍兴农村地区,七夕的夜晚会有不少单身女子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女子日后便能得到千年不渝的爱情。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女子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同时还有手编配饰、剪窗花比巧手等活动。
乞巧节秉承千年古文化,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州乞巧节(七月初一至初八)上,对影穿针斗巧,展示各项传承了上百年的文化技巧。
西和乞巧节
现代乞巧活动就是年轻女子们通过一系列的规程和祈祷方式来向织女(巧娘娘)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仪式。
2008年6月,“西和乞巧节”被增补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