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2|回复: 0

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院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8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院士

日期:2013-06-20  
来源:文汇报 作者:蒋萍;吴禄婵


d46.jpg

图片说明:从初中差点辍学的贫家女孩,到如今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说:“能走到今天,我要感谢很多人。”图为李兰娟院士在工作室。  (均资料照片)

d47.jpg

图片说明:通过“四抗二平衡”疗法,H7N9患者得到康复。图为李兰娟看望病人。


  防治H7N9禽流感战役,让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被更多的人熟悉。作为我国传染病学领域杰出的领军人物,李兰娟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已经40年,她是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创建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曾获得重大突破。她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见到了匆匆从病区查房回来的李兰娟。等待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李院士工作繁忙,经常半夜还在实验室,一早就出现在病房了,每天睡眠不超过6小时。

  干练短发,柳叶眉,面带微笑。没有寒暄,我们直奔主题。

  “能走到今天,我要感谢很多人。”说起自己的成长历程,李兰娟有太多的感慨,她说如果没有那么多热心人帮助,或许如今的她还是一名山村“赤脚医生”,而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靠助学金读完了中学

  李兰娟出生在浙江绍兴夏履镇夏履桥村,家境贫寒,父亲因患眼疾无法劳作,全家生活靠母亲卖山货维持。她自幼喜欢读书,但她的求学之路并不平坦。

  1960年,成绩优异的小兰娟从夏履小学被保送到绍兴第一初级中学(现在的绍兴第三中学)。1962年,母亲突然把小兰娟叫到跟前,告诉她家里已经没钱供她读书了,让她收拾行囊回家。面对母亲的哀求,懂事的兰娟泪如雨下,尽管她读书的愿望那么强烈,但想到母亲为全家人背负的巨大生存压力,想到母亲每天挑着山货步行30多公里做买卖的辛苦,兰娟选择了放弃。

  “后来,很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我准备离开学校那天,向班主任告别时流下了眼泪。班主任问我:‘你自己是不是很想读书?’我说:‘是的。’于是班主任让我不要退学,而是让我请假一个月,把行李铺盖等放在学校。听了班主任的建议,我回家后一边在家自学一边劳动,一个月后重返学校已近期末考试。这一年,我的考试成绩非但没有落后反而考得很好,说明自学很有成效。之后,我靠着助学金读完了初中。”

  能继续读书让李兰娟对学习倍加珍惜和努力,中考时,她以全市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高中——杭州第一中学(现在的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50年前的一幕让她至今难以忘怀:“开学前,妈妈拿出了家里仅有的5元钱让我带到省城去读书。我先到绍兴第一初级中学拿了行李,再到杭州,5元钱已剩下不多了。当同学们都为去新学校高兴得不得了时,我却为学费发愁——剩下的钱根本不够付学费,报到、注册都成了问题。老师知道我的困难后立即给予解决,让我先领课本,后来不仅减免了学费,还发助学金让我维持日常生活,我就这样坚持读完了高中。”

  
自学成才的“赤脚医生”

  顺利高中毕业的李兰娟,还没来得及参加高考,“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

  响应号召的李兰娟积极报名去黑龙江,没被批准,便回到了老家夏履桥,乡里安排她到夏履中学做代课老师。业余时间,她用针灸为乡亲治疗腰背疼痛。她说,山区乡亲们因常年劳累,多数人患有腰背疼痛毛病,听说针灸能治疗疼痛,为了能为乡亲们做点好事,在回乡前她便联系浙江省中医院学起了针灸。短短几个月时间,她将整本经络书背得滚瓜烂熟。“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医学,在这之前,我对医疗知识完全是个门外汉。”李兰娟说。

  教了三个月书后,村里组建农村合作医疗,因为李兰娟会针灸疗法,大家都希望她来做合作医疗的“赤脚医生”。“当时真的很矛盾。代课老师每个月的工资是24元,相当于每天能有8毛钱,而‘赤脚医生’每天只有5个工分,相当于1毛钱。收入相差甚远,家里日子又捉襟见肘。但对医学的挚爱,让我无怨无悔地选择当‘赤脚医生’。”

  山村的“赤脚医生”并不好当,资金有限,设备简陋。为了节省开支,李兰娟与几位懂草药的乡亲一起跑到山上采草药。半年多时间里,她认识了几十种药材,哪些能治疗伤寒,哪些能用来消肿,哪些能用来敷跌伤,她都记得清清楚楚。零成本的草药不仅节省了合作医疗的开支,而且效果不错,很多村民在喝了李兰娟煎服的草药后康复了。全村400多户人家,只要哪家有人生病,不管刮风下雨,不管深更半夜,李兰娟都会上门诊治。有一次,村里年轻媳妇分娩,李兰娟也硬着头皮当起了临时“产科医生”。
  

敲开医学殿堂大门

  “与同龄人比,我是幸运的。1970年,我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读书。”能获得第二次读书的机会,是因为李兰娟付出了比同龄人多得多的努力。因为成绩优异,李兰娟大学毕业后留校,被分配到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

  上世纪80年代,重型肝炎肆虐,病死率高达80%。李兰娟一心想要救人,苦于治疗方法有限,只能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有个20多岁的年轻人进院不到10天,黄胆迅速上升,消化道出血,昏迷,没小便,人很快没了。”李兰娟说,“当初,我们工作的314重病室似乎是被施了魔咒一样,进去的人很少能活着出来。”

  不久,又一位重症肝炎病人因为消化道大出血,离世时浑身血淋淋的,连家属都不敢接近。李兰娟为病人擦洗身体,穿好寿衣,在胸前别好记录纸。在帮忙搬运遗体时,她的手指不小心被别针戳破了。李兰娟迅速将血挤掉,将遗体送入太平间后,再给自己打预防针。“我没有治好他,得让他一路走好。”回忆往事,李兰娟语气仍很沉痛。

  不甘心的李兰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肝炎治疗这一难题中。经过10余年的反复探索、实验,1996年,李兰娟及其团队终于创建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Li-ALS)”,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上升到78.9%,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Li-ALS研究获1997年及2006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中国高校科技二等奖。此后,她还将Li-ALS应用于肝移植围手术期,为肝移植创造了时机和条件,有效减轻了术后排异反应,为肝移植前、后肝功能衰竭提供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从此,李兰娟声震全国,成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从2001年起,李兰娟每年举办一次人工肝的推广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治疗方法无偿教授给更多医生。“全国有那么多病患,不可能都跑到浙江来就医,在当地得到及时的治疗,才是最好的结果。”如今,人工肝技术已推广至全国31个省市,她还多次举办全国暨国际人工肝会议,被誉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组织的领头人”。

  李兰娟还在肝病微生态和感染微生态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首次揭示肝病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她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她对感染和细菌耐药做了深入研究,创建了“感染微生态”学新理论,主编了中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用微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感染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改变更新了抗感染策略,提出由纯粹“杀菌”转向“杀菌同时需促菌”的感染微生态治疗新观念。“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和应用研究”项目先后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设“树兰基金”奖励青年人才

  一路走来,李兰娟深知,一个想要拥有健康的民族,一个想要跻身世界医学之林的国家,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才优势,必须拥有一大批医学名家大师。因此,她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临床、科学、教育、管理等各方面尽心竭力,对年轻人才予以提携和帮助。

  为了推动中国医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育,2012年5月25日,李兰娟与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丈夫郑树森一起捐资,联袂社会各界力量成立了“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以奖励和提携在医学科研和临床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杰出科技人才。为了确保评选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李兰娟夫妇委托中华医学会成立评审专家库,参照国际惯例组织评审,对“树兰医学奖”的候选人进行审核、初评、终评和颁奖。

  

首创“四抗二平衡”疗法救治H7N9患者

  前不久,H7N9禽流感肆虐时,李兰娟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应急指挥办专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H7N9禽流感病毒是个新面孔,但与病毒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李兰娟并不慌。
  

“四抗二平衡”疗法降低病死率

  李兰娟工作所在的浙大一院,共收治了40例H7N9禽流感患者,收治人数排全国第一。如何让病人度过危险期?李兰娟想到了自己创建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当用于肝功能衰竭患者身上时,可以暂时替代肝功能。于是,在H7N9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连呼吸机都不能维持氧气供应的情况下,李兰娟创造性地应用人工肝技术清除了患者体内堆积的炎症因子,抑制了炎症反应,让重症患者渡过器官功能衰竭的难关。

  李兰娟团队针对患者出现的重症肺炎、“细胞因子风暴”现象、多器官衰竭等,首创了“四抗二平衡”治疗策略,即“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和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微生态平衡”。当这一疗法应用于浙大一院收治的38例H7N9重症患者时,病死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自4月初以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卫计委及来自上海、北京、江苏、安徽、天津等医疗单位的专家纷纷到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交流禽流感防控工作。
  

撰写论文为全球认识H7N9提供支持

  在H7N9禽流感显现初期,李兰娟团队联合香港大学就对浙江省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重症病例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从病原学、免疫学、遗传学、临床诊断、救治技术、治疗和预后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撰写的论文《人类感染活禽市场来源的新发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临床分析和病毒基因组特征》于2013年4月26日在世界著名医学期刊《TheLancet(柳叶刀)》第一时间在线发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Marion Koopmans(马里昂·库普曼斯)教授认为,这一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人感染H7N9病毒与活禽市场鸡分离的病毒高度同源(同源性超过99.4%),证明活禽市场是人类感染H7N9的主要源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H7N9病毒复制系统的重要基因出现突变,包括PB2Asp701Asn(与哺乳动物适应性有关),该突变使病毒更容易感染哺乳动物;首次发现H7N9病毒感染重症患者有类似SARS病毒感染的细胞因子风暴,而轻症患者无此现象”。

  在H7N9禽流感病例数逐日增多、病死率快速攀升之时,李兰娟团队及时联合全国7个省市30家医疗机构,对中国早期11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人的人口学特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变化和自然病程等临床特征进行了系统性描述及分析研究。5月22日,研究论文《111例H7N9流感病毒感染病人的临床特征》在国际顶级期刊《The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头条在线发表。这一论文总结了全国临床诊治研究成果和经验,是中国临床学者联手为全球认识H7N9流感的发病规律、建立规范的诊疗体系提供的重要支持。  

SARS十年,“零严重后遗症”

  说起如今的沉着应对,李兰娟回忆起十年前的SARS(“非典”)。当时,她是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在浙江出现SARS病例的当天,早上5点,浙江省卫生厅即向社会公布了这一消息。当晚,杭州对密切接触病人的1000多人进行了就地隔离。李兰娟说,一时间隔离这么多人,社会上有些不同看法,“但我坚持这么做,因为根据传染病法,SARS这样达到甲类传染病程度的病种是可以隔离的”。事后证明,这是必须做的行之有效的办法。由于早期传染源得到很好的控制,浙江没有发生医务人员感染事件,也没有出现“二代感染”的病例,这一经验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专门进行了报道。

  在浙江发现首名SARS病例的48小时内,李兰娟率攻关小组检获了病人的病毒特异性核酸,最终成功培养和分离出SARS病毒,完成全基因序列测定,研制出特异性检测SARS病毒基因的实时荧光核酸扩增诊断试剂并获发明专利,还出版了《非典型肺炎》专著。

  今年恰逢SARS十周年,曾在浙江治疗的SARS病人,没有一人出现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遗症。“我们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对激素、抗生素的使用都十分注意,只在关键时刻进行合理应用。”李兰娟说。  

低调的“铁人”

  曾有媒体记者称李兰娟为“铁人”,他记录道:4月8日晚8点半,刚刚开完重要会议的李兰娟接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领导电话,说镇江一位H7N9危重病人是怀孕五个月的孕妇,需要李兰娟去急会诊。李兰娟带领专家组立即出发,赶到那儿已近凌晨1点。在详细检查了病人情况后,李兰娟针对患者病情给当地医生介绍了“四抗二平衡”治疗原则,让他们按照方案治疗。会诊结束她立刻赶回杭州,此时已是早上6点多。小憩了1个多小时,上午8时李兰娟又出现在会议室……

  当这位记者写好稿件准备发表时,被李兰娟婉言谢绝了。她认为,此时不是个人出风头的时候,医务工作者中,拼命的大有人在,“我的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没什么特别的”。

当卫生厅长时力推“数字卫生”

  李兰娟始终认为,农民的健康对国家的稳定很重要。在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期间,她在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中,重点抓了三件事:一是每两年为农民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让医院闲置的X光机、B超机等运转起来,病人病情得以早发现,医疗费用也在无形中降低了。二是全面推进浙江的合作医疗,当时每人每年40元,病人选择在社区看病,可以报销50%,让社区医生接触更多的病人,医疗技术能得到提升,农民健康也有保障。三是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当年村民每人每年支出15元,可以享受责任医生免费上门服务4次,包括三大方面12项公共卫生服务,该项目正在全国推广。除了农民健康工程,李兰娟团队还推进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程、社区健康促进工程、科教兴卫工程、强院工程和中医药攀登工程等。

  此外,李兰娟感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卫生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凸显出一系列问题。例如,缺乏标准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缺乏符合标准的国家、省、市、县卫生信息平台;省市级医院、县级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缺乏能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的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导致了“信息孤岛”的产生,共享不方便。

  于是,李兰娟团队致力于“数字卫生”的发展,使得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卫生现代化和“卫生强省”的发展战略,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卫生部的高度评价。

  早在2007年,李兰娟就联合多位国内知名院士专家学者,结合医改的实际需求,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健康面对面”行动计划,利用计算机和新一代网络技术,构建区域数字卫生体系。2009年,由李兰娟院士领衔,国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项目(下简称“国家数字卫生”项目)启动。经过1000多名科研人员历时三年多的努力,2012年项目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设计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在国内外取得多项创造性或创新性成果,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13亿人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供了科技支撑和应用示范。”

  李兰娟介绍,“国家数字卫生”项目通过建立统一标准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交互式卫生信息平台、城乡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远程诊疗、远程教育和健康咨询等系统,进行数字化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数字化医疗服务、数字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等区域示范。一来可以有效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二来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可及性,三来推进卫生改革发展,和谐医患关系、保障人民健康,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国内外专家的好评,取得的关键技术和成果不仅在浙江省内22个示范区和5个样板示范区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江西、贵州、四川、湖北、新疆、辽宁、青海得到应用。“国家数字卫生”项目为实现“智慧医疗”、服务群众健康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对于“助推医改”意义重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6 10:37 AM , Processed in 0.0304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