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2|回复: 1

[生活漫谈] 用爱情的刻刀雕蚀生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1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用爱情的刻刀雕蚀生命

日期:2013-05-04
来源:文汇报 作者:钱好



a895.jpg 《1915年的卡蜜儿》剧照。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的卡蜜儿已经青春不再,在疯人院里日夜等待弟弟保罗的到来。




a896.jpg 伊莎贝拉·阿佳妮曾在1988年的电影《罗丹的情人》中饰演卡蜜儿·克洛岱尔,将卡蜜儿纯情、热烈的性格和暴风骤雨式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资料照片)



a897.jpg 1884年,卡蜜儿·克洛岱尔摄于20岁的照片。她是法国杰出女雕刻家,但她更著名的身份则是“现代雕塑之父”奥古斯特·罗丹的情人。 (资料照片)



新近在法国上映的影片《1915年的卡蜜儿》,让罗丹的感情再次受到艺术界的关注 用爱情的刻刀雕蚀生命 ——寻访电影中罗丹的情人:卡蜜儿·克洛岱尔

  见习记者 钱好

  文艺片导演布鲁诺·杜蒙编导、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新片《1915年的卡蜜儿》不久前在法国公映,在选角问题和剧情安排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人们不由得想起了25年前由伊莎贝拉·阿佳妮主演的《罗丹的情人》,这两部传记影片用不同的笔触勾勒出了同一个真实的人物:卡蜜儿·克洛岱尔。

  “你被表现在我的所有雕塑中。”罗丹曾这样对卡蜜儿说。卡蜜儿是他的学生和助手,是他创作的灵感,也是进驻他内心深处空房间的挚爱情人。遵照罗丹的遗愿,卡蜜儿的15件雕塑作品至今陈列在罗丹博物馆的6号展厅,向人们展露她在罗丹心中不可替代的位置。然而,这位女雕塑家出众的才华和令人嗟叹的悲剧命运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如果说《罗丹的情人》中,阿佳妮饰演的卡蜜儿是一颗耀眼的流星,燃烧生命奔赴一个注定覆灭的命运,那么《1915年的卡蜜儿》里朱丽叶·比诺什版的卡蜜儿就是一枚陨石,是光芒焚尽后的粗粝和黯淡。卡蜜儿·克洛岱尔逝世至今已经整整70年,让我们一起通过光影来回顾她传奇的一生。

  

两部电影,拼合一个悲剧

  卡蜜儿与罗丹传奇恋情的光华和虬节在《罗丹的情人》中以雕塑式的镜头一一展开,又被《1915年的卡蜜儿》砂纸般磨去,露出悲剧下的冷漠人心。

  《罗丹的情人》

  “她看上去端庄堂皇的额头之下是一双光彩夺目的蓝色眼睛,除了小说封面画中的人物的眼里外,你很难再在别处找到那样的蓝色。”这是著名诗人、外交官保罗·克洛岱尔对姐姐卡蜜儿的描述。1988年,电影《罗丹的情人》让世界爱上了这个双眼如湖水般清澈,情感如烈火般灼热的绝代佳人:卡蜜儿·克洛岱尔。她是法国数百年难得一见的杰出女雕刻家,但她更著名的身份则是“现代雕塑之父”奥古斯特·罗丹的情人。

  《罗丹的情人》是布鲁诺·努坦导演的处女作,放映后一举擒获法国电影最高荣誉“恺撒奖”。影片从卡蜜儿19岁拜入罗丹门下开始,讲述了两人因艺术而相识相爱,又因艺术而相离相恨的情路历程。在热恋期间,卡蜜儿的惊人才情和脱俗美貌浇灌了罗丹已然干涸的灵感,使他一改从前过分严肃的风格,创作了《永远的春天》、《达内伊达》等柔美细腻的作品,而卡蜜儿则中止自己的创作,全心辅助罗丹。但他俩的爱情从来不是对等的,当卡蜜儿在情感上和艺术上都要求一个独立的地位,两人的裂隙便再也无法填补,终于反目成仇。卡蜜儿始终无法走出情伤,孤独忧愤中几度情绪失控,最终被家人送进疯人院。

  雕塑是影片从始至终贯穿的轴线,摄影师出身的努坦拍摄的镜头语言也是雕塑式的,在光线的明与暗、空间的远与近、情感的凸起与凹陷中立体地将这段传奇恋情的光华和虬节都展开来给观众看。伊莎贝拉·阿佳妮饰演的女艺术家光芒四射,摄影镜头更是饱含深情:在巴黎幽暗的壕沟里挖黏土的卡蜜儿是一个轻盈活泼的剪影,不可捕捉,像黑夜中一团跳脱的火;而伏在罗丹工作台上的她露出玉石般光洁的美背,在一泻而下的日光里,静止宛如雕像。卡蜜儿把她浓烈的爱与美凝结成石块,将生命熔铸其中,又亲手将其粉碎。

  《1915年的卡蜜儿》

  1913年,家人卡蜜儿送去了蒙特维尔格精神病院,这是《罗丹的情人》中止的地方。两年后,她被转到法国南部阿维尼翁的一所声名很差的疯人院,布鲁诺·杜蒙导演的《1915年的卡蜜儿》就从这里开始。

  这段叙事时间的选择,就已经将跌宕起伏的剧情一刀剪掉。长达95分钟的电影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卡蜜儿在监狱一般的疯人院里,等待着弟弟保罗的到来。有关前情的交待,仅以幕间文字的形式被一笔带过。恰如《柏林评论》对本片的评价:“杜蒙去掉了任何可以让这部电影变得有趣的部分。”没有任何雕塑作品,没有与罗丹缱绻激荡的昔日回忆,甚至那个笼着艺术光环、明艳不可方物的女子也已消失不见,这里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等待。

  如果说阿佳妮饰演的卡蜜儿是一颗耀眼的流星,燃烧生命奔赴一个注定覆灭的命运,那么朱丽叶·比诺什版的卡蜜儿就是一枚陨石,是光芒焚尽后的粗粝和黯淡。岁月的刻刀剜去了她的优雅和激情,只留下一副无力的骨架,而终日流淌的泪水更加速了她的枯竭。只有在医师提起罗丹的名字时,她歇斯底里的尖叫才会让人想到她曾经的锐利,就好像砸开《罗丹的情人》中那块用泥封死的石头心,赫然发现里面依然藏有罗丹的雕像。导演杜蒙颇受争议地雇用真正的残障人士来饰演疯人院中的其他病人,那一张张丑陋扭曲的脸部特写漫长得令人窒息,令人不得不相信比诺什眼里的恐惧和压抑是真实的。唯一支撑她的是对弟弟的希望,卡蜜儿天真执拗地认为自己挚爱的弟弟会来解救她。只是这希望跟她对罗丹的爱一样,得不到回报。

  相较于努坦的含情脉脉,杜蒙的镜头是冷淡甚至残酷的。绝大部分画面都不曾逃离疯人院的院墙,单调的走廊、黑白的地砖、监护人员厚重的长袍都像是摄像机绕不开逃不脱的壁障,观众也一同受困于漆黑的影院,如坐针毡。与之平行的叙事线是弟弟保罗·克洛岱尔的宗教旅行,他对神祇的虔诚俨然是对姐姐殷切而徒劳的期盼的反讽,而外面世界的自由辽阔更反衬出疯人院的幽闭和束缚。最终卡蜜儿等来了弟弟的造访,等来了自由的可能。电影就此结束,但这个看似开放的结局已由历史给出了答案——卡蜜儿在这座疯人院中终此一生。

  本片在欧洲放映后,普遍的评价是杜蒙这回冷漠过了头,叫人不适。影片甚至被一位影评家批为“像阴沟水一样沉闷无聊”,比诺什除了哭泣还是哭泣,冗长的面部特写让人生厌。笔者却以为,该片抽掉了电影艺术截取、放大、美化的滤镜,将更本真更客观的现实摊开,用镜头的冷漠曝光观众的冷漠。他解释了为何罗丹选择了逃避,保罗选择了逃避,因为我们连一个半小时的压抑都承受不了,就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两个“卡蜜儿”,牵手一种寂寞

  卡蜜儿的两位扮演者伊莎贝拉·阿佳妮和朱丽叶·比诺什拥有不相上下的美貌和倔强,性格却大相径庭,好似同一个人对立的两个分身。她们的命运也与卡蜜儿有着惊人的重合之处。

  要说扮演卡蜜儿·克洛岱尔,应该不会有比伊莎贝拉·阿佳妮更合适的人选了。她饱满圆润的前额,湛蓝深情的眼睛,还有性感而倔强的嘴唇,完全吻合人们对卡蜜儿的描述。从卡蜜儿留下的一张摄于20岁的照片来看,两人外形尤为相像——无论是清新脱俗的容貌,还是让人过目难忘的孤傲神情。

  阿佳妮在《罗丹的情人》中将卡蜜儿的纯情、热烈、敏感的性格和暴风骤雨式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并因此捧得她人生中的第三个恺撒奖最佳女主角奖杯。事实上,阿佳妮本人就是这样一个无拘无束、敢爱敢恨的女子,在本片中她可算是本色出演。此前她曾凭借特吕弗执导的《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一夜成名,随后进入了长达十年的巅峰期,斩获奥斯卡、戛纳金棕榈、恺撒奖三项最佳女主角,成为1980年代法国的全民偶像,但她乖戾的个性和火爆的脾气也是远近皆知。

  主演《罗丹的情人》时,33岁的阿佳妮魅力四射,而该片的导演布鲁诺·努坦恰是阿佳妮的恋人,这也是该片镜头如此深情的原因。努坦原是一名摄影师,与阿佳妮合作时爱上了这个他镜头里的女人,两人以伴侣的关系同居,于1979年诞下一子。1988年的《罗丹的情人》是努坦导演的处女作,可谓为阿佳妮量身定制,而阿佳妮除了担任主演,亦是该片的合伙制作人。这部影片本该是他俩爱情的结晶,不想却成为捆绑阿佳妮数十年的悲剧预言。电影摄制完成后不久,卡蜜儿的命运就开始降落到阿佳妮身上。她遭到努坦无情的抛弃,此后谢绝一切片约,独自在家照顾孩子。

  一年后,她在巴黎的露天咖啡座邂逅了丹尼尔·戴-刘易斯,两人一见钟情。他们中止了一切工作,全身心沉醉在二人世界之中,爱得轰轰烈烈不计后果。然而,卡蜜儿仿佛一个施了魔咒的影子,一直沾在阿佳妮脚下。1995年,《罗丹的情人》中的剧情再一次几乎原原本本地上演:阿佳妮怀孕了,刘易斯逃跑了。他逃去了美国,在自己仰慕的作家阿瑟·米勒家中遇见了未来的妻子。只留下遍体鳞伤的阿佳妮,她在最好的时光把自己掏空了都献给爱情,最后独自一人抚养两个背叛她的男人留下的孩子。

  朱丽叶·比诺什则截然不同,她的美不妖不媚,透着知性的光辉。她所饰演的卡蜜儿已经青春不再,年少时的冲动在她的脸上身上刻下了惩罚。这位1915年的卡蜜儿敛去了阿佳妮式的张扬与锋芒,将澎湃的情感封存于沉默和隐忍之内,只有被泪水灌满又不断干涸的眼袋说出她在希望与绝望中的撕扯,只有高耸的颧骨昭示那无处释放的痛苦是如何在她体内东突西撞。比诺什塑造的卡蜜儿或许不如阿佳妮版的动人,但无疑更为深刻。

  朱丽叶·比诺什出生于艺术世家,她的父亲是雕塑家,这也许带给了她与卡蜜儿心灵上的默契。比诺什在22岁时以《卑贱的血统》一举成名,该片导演列奥·卡拉克斯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如果我不在恋爱中,或者没有找到一个我喜欢的女人,我就没有感觉去拍电影。”他发现了比诺什,恰如罗丹发现了卡蜜儿:爱人对这两个男人来说是创作的灵感,而远非厮守的伴侣。这一对才子佳人热恋五年,期间三年都在拍摄《新桥恋人》,比诺什为此推掉了各种片约。这部后来被奉为法国“后新浪潮”经典之作的电影把爱情的恣肆和颓靡大胆地挥洒而出,实为比诺什与卡拉克斯激荡恋情的写意表达。然而该片一旦完成,两人的恋情也走到了尽头,卡拉克斯要创作不同的电影就得去拥抱不同的恋人。他与罗丹一样,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也是一个自私的爱人。比诺什对自己的感情生活总是避而不谈,但她曾透露理想的伴侣必须专一、愿意付出,间接地道出了对卡拉克斯的失望。

  这段感情经历很有可能促成了比诺什表演风格的转型。自《新桥恋人》以后,她收起了小女孩的率真和狂放,用冷静和节制来表达更为细腻、厚重的情感。在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一部《蓝》中,她以无声代替呐喊,将所有痛苦、挣扎、悲哀都沉入湖水一样的眼底,沉入每一个观众的心。比诺什凭借在该片中精湛成熟的表演成为恺撒奖、金狮奖双料影后,她往后深沉忧郁的荧幕形象也由此奠定。

  

相关链接 重返历史,还原真实的卡蜜儿

  卡蜜儿·克洛岱尔1864年出生于法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有一个小她两岁的妹妹和一个小她四岁的弟弟保罗·克洛岱尔。卡蜜儿从小就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样,喜欢玩泥巴、捏泥人,弟弟保罗和家中仆人就成了她最早的模特。作为一个女孩,她的志趣并不被人理解,甚至惹来母亲的恼怒,幸而父亲非常宠爱这个美丽聪慧的宝贝女儿,全力支持卡蜜儿发展她的艺术天分。他甚至举家搬至巴黎,只为卡蜜儿能就近学习雕塑。

  卡蜜儿12岁时,父亲欣喜地拿着女儿的作品给雕塑家阿尔弗雷德·布歇看,大获赞赏。布歇成了卡蜜儿的伯乐,对她垂爱有加,还将她推荐给雕塑界的其他名师和评论家,为这个天才少女铺下了似锦的前程。卡蜜儿18岁考入巴黎艺术学院,正式拜入布歇门下。

  电影中对卡蜜儿与罗丹相识的解释是卡蜜儿毛遂自荐,然而真实的情况是,1883年,布歇因为雕塑上的成就获得“罗马奖”,要前往意大利交流一段时间,他找来的代课老师就是奥古斯特·罗丹。那一年,罗丹43岁,已经是雕塑界公认的大师,但他在艺术上一直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创作也陷入了瓶颈。当他遇见19岁的卡蜜儿,瞬间就被她脱俗的美貌和非凡的艺术才华所吸引,两人很快陷入热恋。卡蜜儿作为罗丹的学生和助手,与他共同工作、生活了10年,期间罗丹不少作品的手脚等部分都出自卡蜜儿之手,包括著名的《地狱之门》。卡蜜儿的陪伴更是激发了罗丹创作的灵感,法国作家雷奈·玛丽·芭黎就在传记《卡蜜儿·克洛岱尔》中写道:“在此之前,罗丹的作品相当严肃,总是离不开运动员沉重的形象,或是像《夏娃》那样不敢正视自己的女人。但是从1883年到1890年间,罗丹的作品中出现了细腻的肉体及灵敏的官能性。”他这一阶段创作的《吻》、《永远的春天》等作品都体现了这一抒情特征,其中《永远的偶像》与卡蜜儿几乎在同时期创作的《沙恭达罗》在体裁、情感上相互呼应,仿佛是情人间的唱和。

  然而,罗丹早有一位共同生活多年的伴侣萝丝·伯蕾,两人育有一子,形同夫妻。当卡蜜儿怀上了罗丹的孩子,要求他和自己组建家庭的时候,罗丹选择了退避。卡蜜儿在1893年与罗丹正式分手,开始了长达20年的艰苦创作。她极力向世人证明自己的作品不受罗丹的影响,分手后第一件雕像完成时就写信给弟弟:“我已摆脱罗丹,你看,这个作品没有半点罗丹的影子。”但卡蜜儿与罗丹仍有书信往来,罗丹在信中劝卡蜜儿放下对自己的仇恨,为了艺术前程去结交一些权贵,还举荐她担任国家美术协会的评审。只是卡蜜儿越来越愤世嫉俗,拒绝一切社交活动,将自己彻底封闭。1898年,两人才彻底断绝来往。

  卡蜜儿在孤独忧愤中倾力工作,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1905年,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作家兼外交家保罗·克洛岱尔动用了自己的人脉和政治影响力,与卡蜜儿的经纪人一起在上流社会圈中为姐姐安排了一场展览。但是卡蜜儿在展览会上表现得十分失常,让弟弟感到难堪。此后,卡蜜儿的精神状况越来越不稳定,出现了被迫害妄想症状。她认为罗丹出于嫉妒而有意打压,将所有人视为罗丹设计陷害她的同谋,毁掉了自己大部分的作品。1913年,卡蜜儿被强制押送进了疯人院,在那里耗尽了三十年的余生。

  在卡蜜儿被囚禁后,罗丹曾试图展览卡蜜儿的作品以换来世人的注意,或许能帮助她获释,但遭到了卡蜜儿母亲的强烈反对。这个被指为负心的男人临终前依然对卡蜜儿念念不忘,在遗嘱中特别交代要在其位于巴黎的博物馆中留一间展厅,专门展览卡蜜儿的作品。

发表于 2013-5-21 1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5 06:53 PM , Processed in 0.0381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