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1|回复: 0

从扯淡和幽默中牵出主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1 06: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扯淡和幽默中牵出主题
日期:2013-04-11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罗震光

c324.jpg 图片说明:《被解放的姜戈》剧照 图TP


从扯淡和幽默中牵出主题 ——评电影《被解放的姜戈》

  □罗震光

  
作为在中国大陆公映的第一部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被解放的姜戈》无论从娱乐或艺术上,都足以满足大多数电影观众的观影需求。一个前所未有的黑人赏金猎人演绎了一段简单直白的英雄救美故事,大段的扯淡和四处散落的小幽默中牵扯出关于奴性和自由的大主题。貌似从不按牌理出牌,藐视一切电影法则的昆汀其实悟透了人心,在他作品里,观众总能找到那种被搔到内心痒处的触感。

  

线性叙事简单易懂

  回到电影故事的本身,《被解放的姜戈》可以分为两截,影片的前半部分描绘姜戈与舒尔茨的江湖闯荡,重点在于姜戈怎么从一个黑奴成长为一名快枪手。美国南北战争前,德国牙医舒尔茨跑到美国当赏金猎人姜戈则是个美国南方种植园上的黑奴,因与妻子从种植园逃跑而被庄园主双双贱卖。因为姜戈认识舒尔茨要追踪的三个匪徒,因此获救,二人从此开始合作靠追杀逃犯获取赏金。后半部分是从姜戈决定深入密西西比州的糖果庄园营救被卖去的妻子开始,舒尔茨带着姜戈闯关糖果庄园,行骗沉迷于黑奴角斗取乐的庄园主坎迪。本来顺风顺水的一次成功交易,却因为黑人老管家史蒂芬的阴险搅局而被识破,经过一系列枪战打斗后,姜戈终于成功救美。

  《被解放的姜戈》大概是昆汀作品里唯一一部线性叙事的,没有了纷繁复杂的线索交织,无需考验观众的智商和记忆,这样的电影简单易懂,也让人倍感轻松。电影对大多数观众而言,就是娱乐、放松,这也是好莱坞的爆米花大片在票房上能轻松战胜欧洲艺术电影的主要原因。

  昆汀显然吃透了各种电影创作规律,他的电影能同时诉诸于不同层次的观众,普通观众可以欣赏跌宕的历险,饶有韵味的对白,滑稽的动作,血淋淋的画面;内行则会在发现了各种细微的典故、隐喻、呼应、致敬后,油然而生找到迷宫出口般的满足感。

隐喻暗含自由主题

  昆汀是个喜欢把简单事物复杂化的人,或者说是他完全理解了那帮粉丝影迷的心态:搞得神神叨叨的,才能让他们有种通过智力测试后的快感。因此,《被解放的姜戈》也是充斥了各种隐喻、典故。

  电影里,舒尔茨医生用好几分钟,给姜戈讲他老婆名字的寓意。Broomhilda是被众神之神奥丁关在山顶的女儿,最后被英雄救了出来。事实上,片中很多名字都是很有意味的。舒尔茨医生的名字就是一例,在古德语中,舒尔茨是一种职业,指的是帮别人追债收租的人。这和舒尔茨的赏金猎人职业不谋而合。糖果庄园主凯文·坎迪,他的名和姓都是来自法国,而且其本人也非常喜欢关于法国的一切,甚至将他的角斗黑奴用大仲马小说中的人物命名。但事实上坎迪却连法语都不会讲,也根本不知道大仲马具有黑人血统,又蠢又暴力的形象通过名字就凸显出来。

  一帮白人村民,带上白色头套试图夜袭舒尔茨、姜戈,大家准备出发之际,因为头套不舒服,爆发一段争论,这让很多观众忍俊不禁。不过,再稍微联想一下美国臭名昭著的三K党的经典形象,以及他们反对黑人的政治主张,就会明白昆汀的讽刺有多犀利。

  而片尾处,姜戈在干掉了几个武装押送的白人后,拿着枪、携炸药骑马远去,而囚车上,三个身强力壮的黑奴却不敢走出牢笼半步。奴性和自由之间的距离,显然不是一道铁栅栏那么简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5 04:58 PM , Processed in 0.0325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