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2|回复: 8

[转贴] 姜凯和他的龙基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31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姜凯, "只有一样东西可以“买入,持有”,那就是指数。"


转载:黄奕老公姜凯和他的龙基金

天府早报8月20日报道 41天,从相识到结婚,黄奕缔造了演艺圈女星“闪婚”的新纪录。近日,黄奕的圈内好友向记者证实了黄奕闪婚的消息。经过调查,黄奕神秘老公的真实身份并非网上所传的“正大集团董事戴志康侄子姜超”,而是年仅33岁的金融天才姜凯。
据了解,姜凯在中学赴美后就涉足股市,自主创业,22岁时成为美国最年轻的对冲基金经理,是该领域首位华裔,24岁时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龙基金”, 包括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谷歌创始人在内的许多政商界名人,都是他的忠实客户。1996年,美国股市全线上扬,姜凯的龙基金以60万美元起家,在随后 的几年业绩惊人,年均回报率达到57%,排全美第一。经过2003年和2004年大规模向客户返还资产后,姜凯的个人资产已接近一亿美元,连华尔街都将其 誉为金融界“奇才”。
姜凯-人物简介
   
姜凯,1976年出生于中国上海,自幼定居美国。 1996年大学毕业后,姜凯进入瑞士银行工作,两年后就自创龙基金(Dragon Fund)任董事长,成为对冲基金领域最年轻的涉足者。
聪明的天赋和良好的教育使他成为美国金融投资领域的一匹黑马,叱吒风云于华尔街。他以天才的直觉和大智者的敏锐,频频挑战与出击,他所创造的那一串串炙手可热的资金增长数字,为世人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神话。
1998 年至2004年底,短短六年中资产增长总额超过1300%,平均年增长率61%,遥居美国对冲基金资产增长率排行榜首位。这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不仅表现了 姜凯审时度势、果断出击的优良素质,更是对其执着的专业精神的回报。时至今日,他仍是华尔街唯一一个独立拥有对冲基金的华裔。成为一个 “才”“财”“誉”兼得的人。
他曾经被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称为“中国最好的出口品”,克林顿称其为 “东方最耀眼的一颗星”,美国最长任参议员鲁格说他是“我们最需要的中国年轻人”。
姜凯-人物经历
姜凯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位画家,原本期望子承父业。小时候,画素描,特别枯燥,特别枯燥,他父亲想让他也成为画家,他觉得,有个手艺将来能谋生,小时候看些香港电影,里面有很多都和股市有关,他就觉得股票是一个能发大财的机会,这是他股市情结的萌芽。
中学赴美,那个抱怨“上海数学太难”的孩子在异国开了窍,成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队队员,随后进入伊利诺伊大学读金融,大学期间姜凯主要做三件事:学习、炒股和创业,经他自己概括:学习靠后,重点炒股,创业失败。
那 时候互联网兴起,雅虎和网景刚开始,姜凯也雇了几个同学一起创业做网站,做了一个classify.com,是个分类广告网站,专门推销旧汽车。姜凯亲自 跑车行,跟他们说,把这些车子的照片和信息放这网站上,价钱要比报纸低。很多车行那时候确实很想做这生意。大学期间最主要的一件事还是做股票,他家并不富 裕,供姜凯读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当时姜凯就弄了点助学金和贷款炒股票。
和大多数人一样,姜凯也曾捧读《格雷厄姆论价值投资》之类的投资圣经,依 照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理论,集中投资低估的、低持有的、低关注的公司,但书上提到的那种价值股确实很少,姜凯买了以后不是继续往上涨,而是继续往下掉,很 奇怪的,那时亏了也有 5、6万美金。几番折腾,姜凯得出结论:价值投资理论对时代的胃口来说太慢了,"有句话:当你找到开启华尔街这扇门钥匙的时候,他们把锁换了",这以后, 他抛弃"三低"策略,将对市盈率较低股票的关注点转向高新科技行业的一些高成长性股票。结合自己的数理优势,姜凯还独创了一套选股模型,利用计算机程序, 排除汇率、利息、经济成长率等40多种左右股市波动的干扰因素,用以预测股票不同阶段的涨跌情况。结果他赚了不少钱。
1996年,姜凯大学毕业, 成为瑞士银行交易员。2年后,客户中的一位地产商相中其才干,一下投资60万美金,凭借这第一桶金,姜凯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对冲基金--龙基金。1997 年,1年间姜凯把他的钱翻了1倍,他在其他银行从没拿过那么多,在银行做交易员只能领工资,而操作对冲基金的回报率迅速翻高。
1998年姜凯刚入 行时全球对冲基金仅有1万来个,而今,对冲基金的规模已经难以计数。姜凯只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股票。创立至今,姜凯的对冲基金年均回报率为47%, 换言之,假如1998年交给他100万美金,现在已变成3200万美金。2001年至2003年中华对冲基金在美国行业排行榜上连居首位。业绩卓有成效, 但姜凯却没有继续扩大基金规模。
姜凯 -人物印象
   
姜凯给人印象是:一个充满着书卷气的年轻人,白白净净,文质彬彬,说话慢条斯理,声音亲切而磁性。当他在说话的间隙微笑着点点头的时候,甚至带着一股阳光少年的纯真与害羞。
一般很难将这样一位年轻人和他的严肃而重大的头衔联系起来--带着传奇色彩的人物,是那个驰骋美国对冲基金市场的投资天才,是“龙基金”的创立者,也是恺搏公司的董事长。
作 为专注于对冲基金的职业投资人,33岁时的姜凯虽然做事低调,却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锋芒。他在美国读中学时就涉足股市,22岁时成为美国最年轻的对冲基金经 理,24岁时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龙基金(Dragon Fund)。包括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Albright)和谷歌(Google)创始人在内的许多政商界名人,都是他的忠实客户。
虽然在美国长大,姜凯没有忘记自己是龙的传人。他的英文名字是Kai Jiang,他创立的对冲基金也以“Dragon龙”命名,显示了姜先生对祖国的深情。
姜凯-人物印象
   
姜凯给人印象是:一个充满着书卷气的年轻人,白白净净,文质彬彬,说话慢条斯理,声音亲切而磁性。当他在说话的间隙微笑着点点头的时候,甚至带着一股阳光少年的纯真与害羞。
一般很难将这样一位年轻人和他的严肃而重大的头衔联系起来--带着传奇色彩的人物,是那个驰骋美国对冲基金市场的投资天才,是“龙基金”的创立者,也是恺搏公司的董事长。
作 为专注于对冲基金的职业投资人,33岁时的姜凯虽然做事低调,却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锋芒。他在美国读中学时就涉足股市,22岁时成为美国最年轻的对冲基金经 理,24岁时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龙基金(Dragon Fund)。包括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Albright)和谷歌(Google)创始人在内的许多政商界名人,都是他的忠实客户。
虽然在美国长大,姜凯没有忘记自己是龙的传人。他的英文名字是Kai Jiang,他创立的对冲基金也以“Dragon龙”命名,显示了姜先生对祖国的深情。
姜凯-投资理念
   
经 历了大学期间创业炒股的历练,姜凯对前辈的投资理念进行了反思。巴菲特式的“买入,持有”理论主张长期持有好股票,充分享受公司成长,从而取得最大收益。 但姜凯认为,随着互联网诞生,产品周期已缩短,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性越来越大,应该采取“买进,交易”的策略,以短兵相接的交易快速获利。
“颠覆”巴菲特
投 资大师格雷厄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大小投资者信奉的“金科玉律”。他们认为,只有长期持有好的股票,才能真正充分享受到一家公 司的成长,从而取得最大的收益。一开始,姜凯也按照这一理念来选股,但在1995年网景公司(Netscape)上市带动科技网络股狂潮后,他发现依靠巴 菲特“Buy and Hold”(买入,持有)理论买的股票,不但没涨反而下跌。
当时,像戴尔、思科和英特尔等科技股的走势就让他感到疑惑。比 如说,戴尔的市盈率一直很高,大约在40-50倍,但这只股票却一直在上涨。像类似的股票,巴菲特是不会推荐投资者购买的。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时代不 同了。一方面,在1996年之前巴菲特的时代,他们追求那些成长性好、市盈率较低的股票,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是股市的短期前景。姜凯说,在过去的传 统行业里,一个产品出来,周期一般是6-7年,但在1996年网络股异军突起之后,高新技术行业迅猛发展,芯片的集成度每18 个月就翻番,手机等数字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一旦企业没有找到适合市场的替代品,竞争对手就会占领市场,导致企业的盈利受影响,进而引发股价的波动。在波 动性更大的股市,姜凯认为,“Buy and deal”(买入,交易)的方式更有优势。
另一方面,投资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在过去,投资者的心 态相对理性,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人都可以买卖股票,市场上形成了两股“平行的力量”,一是机构投资者,一是所谓的散户。姜凯认 为,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投资策略是不同的。机构投资者更多地是看公司的基本面情况,比如公司的现金流、经营状况等;而散户投资者则更多地依靠技术分析或小 道消息,心态上趋于非理性。正因为有这两种“平行的力量”,使得股价波动较大,客观上给类似对冲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套利机会。
姜凯认为,目前只有一样东西可以“买入,持有”,那就是指数。在他看来,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的不断减少,优秀公司数量有限,股市的指数会不断上升。
看好中国股市
对于中国股市,姜凯认为潜力巨大。他分析说,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大,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未来的股市将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中获得飞速发展。
对 于近期的“泡沫”争论,姜凯只是认为股市可能是涨得太快了一些,但从长期来看,中国股市在未来5-10年内肯定会到10000点。他的依据有三。其一,中 国经济持续发展,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越来越好,为股市的“牛市”提供了客观条件。要知道,美国股市真正开始上涨,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现在中国的“太平盛 世”也在股市中得到了反映。其二,中国国力不断增强,人口缓慢增长,中国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推动了消费,使得内需不断扩大。其三,经过股 改,基本解决了困扰中国股市十几年的根本性制度缺陷,使中国股市制度架构日益完善。

http://t.tootoo.com/topic/2890486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3-31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ny links of English reports?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1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 的 转贴是从百度百科上摘来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123292.htm


标题是:
黄奕老公姜凯和他的龙基金

应该改为前夫,更恰当;
姜凯玩对冲基金的出身,在婚姻上也是保持高速的锐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1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旧闻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1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1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闪婚、闪婚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 05: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惘然 发表于 2013-3-31 10:35 PM
LZ 的 转贴是从百度百科上摘来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123292.htm

姜凯玩对冲基金。

1998 年至2004年底,短短六年中资产增长总额超过1300%,平均年增长率61%,
遥居美国对冲基金资产增长率排行榜首位

结合自己的数理优势,姜凯还独创了一套选股模型,利用计算机程序,
排除汇率、利息、经济成长率等40多种左右股市波动的干扰因素,
用以预测股票不同阶段的涨跌情况。结果他赚了不少钱。

可是我们胡同居民,大多数要工作学习找对象带小孩,没有时间和能力,
一个人完成 姜凯 这种天才单打独斗也能够完成的选股模型。

所以,咱们可不可以合伙,比如40位胡同居民, 分别考虑40多种左右股市波动的干扰因素中的一个,
共同完成胡同独创的一套选股模型,内部使用,个个赚钱。

最好胡同的几位通过比赛产生的 股神们能够出面, 主持完成完成选股模型。

所有胡同居民可以申请参加,力所能及的贡献,共享选股模型。咱们不求姜凯的平均年增长率61%,
能够30%的平均年增长率就知足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is story is quite full of shit....i am sure he doesn't have more than 10 mil net worth....not even close to 100 mils..i think cobra probably makes more than he does.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 07: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eheboy 发表于 2013-4-1 09:09 AM
his story is quite full of shit....i am sure he doesn't have more than 10 mil net worth....not even  ...

Really?  I dont known anything about his story before.
Can you tell us a true Story?
You will be welcome in 原创投稿区 too!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1 08:51 AM , Processed in 0.0630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