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9|回复: 1

斯大林死60年 阴魂不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6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斯大林死60年 阴魂不散
来源:美国之音 白桦
03.06.2013


s400.jpg 俄罗斯共产党集会上的斯大林支持者。(美国之音白桦拍摄)

莫斯科 — 在前苏共独裁者斯大林去世60周年之际,人权组织推出了新版本的在斯大林大清洗中遭处决的人名单。俄罗斯著名政治人物呼吁为当年红色恐怖的受害者提供赔偿。但俄罗斯共产党呼吁普京政权应学习斯大林


*新版斯大林处决名单*

​​3月5日是前苏共独裁者斯大林去世60周年。以专门研究斯大林和共产党政治迫害历史闻名的纪念碑人权组织推出了一份新版本的遭处决人的名单。这份由俄罗斯国家社会和政治历史档案馆,总统档案馆,以及民主派政党“亚博卢集团”协助编辑推出的名单以光碟的形式出版,其中包含了大约4千5百名在斯大林大清洗中遭处决的人的姓名,一些人的生平简历和相关照片。

*斯大林签字 最后一刻宣读判决*

纪念碑人权组织领导人罗津斯基说,在斯大林大清洗时代遭到处决的70万人中,多数人都是在缺席的情况下被审判,秘密警察仅在处决那一刻才向他们宣读死刑判决。整个死刑判决的过程仅持续5到10分钟。

​​罗津斯基说:“人民内务委员会准备了名单。名单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判死刑的人的名单。第二类是判10年到15年徒刑的人的名单。这些名单都非常简单,从上到下仅是人们的姓名和他们的工作单位,仅此而已。这些名单然后送交给斯大林本人,莫洛托夫,还有其他几名政治局委员通过签字,斯大林偶尔会对名单进行更改。然后这些名单被提交给法院,所以法院的判决仅是形式。”

*拿出利润收入 赔偿受害者*

曾多次参加总统竞选的俄罗斯著名政治人物,亚博卢集团前领袖和创建人亚夫林斯基呼吁对当年红色恐怖受害者和他们的家属提供赔偿。

​​亚夫林斯基说,接近北冰洋的诺里尔斯克镍业集团是世界知名大企业。但同其他许多企业一样,这家企业也是由斯大林古拉格劳改集中营的囚犯建成。苏联解体后,这些企业都被私有化,被财阀控制,而且每年利润收入丰厚。亚夫林斯基说,俄罗斯工商界,议会应该考虑成立相应的基金会,或是立法,把利润收入的一部分拿出来赔偿政治迫害的受害者。

*不清污 俄罗斯不能前进*

​​亚夫林斯基说,俄罗斯应该完全去斯大林化,对共产党统治的犯罪行为做出评价。

亚夫林斯基说:“有关赔偿的问题应该通过一系列法律,涉及苏联的各个时期,不仅仅涉及斯大林大清洗这个时期,这个时期仅是政治迫害达到了最高潮。这对俄罗斯克服历史认知方面存在的危机必不可少。不走这个过程,俄罗斯就无法前进。”

*对食人恶魔有好感 病态心理?*

​​虽然许多俄罗斯人把斯大林称为“暴君”和“食人恶魔”,但全俄民意调查中心透露,目前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对斯大林拥有好感,而且对斯大林反感的人的数量在减少,对斯大林的评价不好也不坏的人的数量在增多。

一名俄罗斯政治分析人士说,希特勒不会在德国受到欢迎,相应的民调结果显示了俄罗斯社会的病态心理。

*普京执政风格象斯大林?*

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俄罗斯历史认知危机。我们没能确定我们的价值观念,我们没有确定我们社会的发展目标,这就造成在历史认知上民意和精英阶层的摇摆。我认为,治疗这个疾病的药方就是全面向社会开放历史档案。

-俄罗斯国家社会和政治历史档案馆馆长索罗金

莫斯科卡内基中心发表的报告说,许多俄罗斯人仍然热衷斯大林,一个主要原因是普京的执政风格同斯大林相似,而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社会的去斯大林行动仅进行了一半。

*俄共呼吁学习斯大林 普京应向暴君鞠躬*

​​俄罗斯共产党继续称赞斯大林。俄共领袖久加诺夫率领其他俄共党员星期二向莫斯科红场克里姆林宫墙外的斯大林墓献花,有大约1千人参加了这个仪式。久加诺夫呼吁普京政权应该向斯大林学习。

久加诺夫说:“俄罗斯人民不仅没有忘记斯大林,而且对这位伟大人物充满了钦佩和崇敬。斯大林能在5年内建设了100所高等学府,这使苏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从一个半文盲国家变成了没有文盲的国家。所以当今的俄国领导人今天应该第一个到斯大林墓献花,并向斯大林鞠躬。”

*无价值观念和前进方向 了解历史真相是治病药方*

参与遭处决人名单编辑的俄罗斯国家社会和政治历史档案馆馆长索罗金说,公布历史档案,让人们了解历史真相,这将有助于消除在对斯大林评价上存在的分歧。

索罗金说:“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俄罗斯历史认知危机。我们没能确定我们的价值观念,我们没有确定我们社会的发展目标,这就造成在历史认知上民意和精英阶层的摇摆。我认为,治疗这个疾病的药方就是全面向社会开放历史档案。”

*档案仍未全部公开*

索罗金说,斯大林基金会的全部档案都已解密,目前保存在他领导的档案管里,而且这些档案资料很快将会放在互联网上,让更多的人更方便地接触。

​​俄罗斯人权组织认为,虽然斯大林基金会的档案全部解密,但俄罗斯还有众多的所谓部门档案馆的资料仍然不对外开放。比如过去克格勃,还有其他相关部门的档案,外界仍然很难接触。



历史背景 :斯大林的红色恐怖

s401.jpg 斯大林(1878-1953)在列宁1922年中风后担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排斥党内对手,掌握了苏联至高无上的领导权,直到1953年去世。在斯大林的统治下,“红色恐怖”变本加厉。斯大林的直接和间接受害者包括“阶级敌人”和党内对手,既有高官,也有百姓。在他的统治下据说有上千万人非正常死亡。

*大饥荒*

1929年,斯大林在苏联强行推动农业集体化,遭到农民的坚决抵抗。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杀掉了大约一半的马匹以及多数的牲畜,并出现了大量捣毁农具、焚烧粮食等破坏行动。苏联政府在1932年颁布法律,由国家机关派人到农民那里强征“余粮”。全民集体化直接导致了1932至1934年间的大饥荒,特别是生产粮食与肉类的乌克兰、北高加索、伏尔加、哈萨克等地区,由于政府大量强制收购,普遍导致饥荒与饿死人的情况,乌克兰是受灾最重的地区之一。脱离苏联后乌克兰政府根据历史记载统计,当初饿死的人可能达到一千万,占人口三分之一。在饥荒的情况下,政府恢复了沙俄农奴制时代的内部旅行证件制度,禁止农民到城市中谋生。不少地区出现了农民暴动,以至于政府要出动军队去镇压暴动事件。

在1933年的苏共中央委员会与监察委员会的联席会议上,斯大林因为饥荒而遭到大量批评,不得不勉强承认错误。

*大清洗*

1934年,苏联共产党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被刺。48岁的基洛夫是苏共党内的明星,以发动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并在集体化运动中心狠手辣地消灭富农而在党内日渐崛起。在1934年的苏共十七大上,有292人投下了对斯大林的反对票,而基洛夫的反对票数只有三票。几个月后,基洛夫被谋杀。

斯大林指示内务部长雅哥达将此次事件作为政治谋杀来处理。雅哥达在很短时间内抓了数千人,枪毙了其中一批。但斯大林并不满意,他决心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洗运动。1936年9月,雅哥达被撤职,换上了叶若夫为内务部长。1937年4月,在大清洗的高潮中,雅哥达被指控为犯罪分子,公审后被枪毙。

叶若夫担任了两年的内务部长,这期间清洗运动达到高潮,亦即所谓“叶若夫恐怖” 时期。

大清洗中最著名的事件是三次所谓“莫斯科审判”。当年列宁在遗嘱中提到的六位苏共创始人,除了斯大林本人之外,其余五位全部被判处死刑,包括被流放海外而缺席审判的托洛茨基。最后托洛茨基在墨西哥被苏联特工谋杀。其他几位是曾经领导共产国际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达科夫。

在大清洗期间,有数百万人被逮捕、枪决、判刑、流放。后来公布的记录显示,斯大林本人亲自签署了大批死刑判决。比如1938年12月12日一天内,他就签署了30份同意判处死刑的名单,上面有大约五千人。莫斯科市处决人数最多的一天达到562人。

损失最为惨重的是苏联军队。有四万多名红军军官被清洗,大概有三万五千人被枪决。五名元帅中三人被枪决,集团军15名将军只有一人幸免,67名军长中60人被处决。以至于后来在德国人入侵时,苏联红军战斗力极差,被德军长驱直入,很快打到莫斯科城下。

苏共十七大1966名代表中有1108人被逮捕,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里有83人被逮捕甚至处决。1939年,原内务部长叶若夫本人也从政坛上消失,1940年4月被枪决, 罪名是“无根据地镇压人民”。

*古拉格*

说起苏共专制统治的受害者就会提到“古拉格”,也就是强制劳动营地。遍布各地的劳动改造营地和劳动教养基地既有普通罪犯,也有政治犯。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1973年发表《古拉格群岛》一书,从此“古拉格”进入了西方字典。

据研究,从1929年到1953年,总共有1400万人被送入劳改营,还有六七百万人被流放到苏联边远地区,另有四五百万人被送入在看管期限三年以下的劳动教养基地。根据一项档案研究,从1934年到1953年共有一百多万人死在“古拉格”,这还不包括因服苦役期间所受虐待而在劳改期满后死亡的人。

*去斯大林化*

斯大林在1953年3月去世。继任苏共总书记的赫鲁晓夫1956年发表报告,猛批斯大林及其“个人崇拜”。不过,对政治迫害进行全面检讨是在19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主政时期开始的,到了1990年代叶利钦任总统时期,斯大林主义祸国殃民已成官方定论。克格勃军官出身的普京据说并不热衷反斯大林,不过,纪念受害者的活动仍得到许可,普京本人也参拜过斯大林恐怖统治受害者纪念碑并公开表示不能忘却这段历史。
发表于 2013-3-6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6 04:19 AM , Processed in 0.0727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