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0|回复: 0

[哲史艺丛] zt历史的落脚点——评易中天、喻大华、袁腾飞的历史定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7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的落脚点——评易中天、喻大华、袁腾飞的历史定位 2009-10-15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fortunepr.blogbus.com/logs/48434364.html



刚刚看完央视十套科教频道的王牌栏目《百家讲坛》。内容是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袁腾飞主讲的《两宋风云》。今天是最后一讲,原以为能听到一些主讲人综述性的、带有自己独特视角和观点的表述,但是很可惜,没有。这未免让我感到有些遗憾。——没有看到袁老师的最终的定位。



与以《百家讲坛》这个平台成名的易中天、于丹、王立群、喻大华等学者不同,年轻有为的袁腾飞老师在走进《百家讲坛》之前就已经名满网络——被网友们热情地捧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他讲课的视频片段被学生们放在网络上,点击量超高。我本人也收藏了三十几个袁老师讲课的“段子”。(包括:“人口与人手”、“敦刻尔克大撤退”、“骑兵与坦克”、“正义的舅舅”、“光绪皇帝吃鸡蛋”等等)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逗!不是一般的逗!再就是:强!不是一般的强!袁老师以丰富的史学知识为基础;充足的史籍史料为贮备;广博的见闻见识为补充;再配以通俗、幽默甚至有些夸张、调侃的语言风格讲出,让人在捧腹的同时,深味其中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快乐教学”和“寓教于乐”。我相信,当他的学生、上他的课一定是件再快乐不过的事情。


但是,看过袁老师走进《百家讲坛》做的几期节目后,以我的愚见:跟一些长年致力于史学和史学理论研究的学者相比,袁老师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绝对不是在质疑和批评袁老师的学识,而是就事论事讲讲自己看完节目的感受。袁老师在《百家讲坛》的发挥,远不如他在高考辅导班上的讲课精彩。其中比较主要的原因我想是场合不同吧。在辅导班上,估计学生最多也就百十个人,但是《百家讲坛》的观众最少也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在央视“那么个”平台上,“面对”那么多的观众,要袁老师如平时讲课一般轻松应对、挥洒自如且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恐怕实在为难。有些话,在上课时笑着说说、形象生动地让学生们有个深刻的印象也就罢了,但是放在国家级的电视频道里作为电视节目里播放出去就要顾及影响了。袁老师估计自己也明白:他的风格——诙谐、幽默,不乏批判的色彩,无法能保证每一句话都经得起“推敲”。那不是像周立波,“躲”在上海用“丧害诶无”说几个“政治笑话”就完事了的。保不准哪个别有用心的人就会感觉他是在“借古讽今”、在“影射政事”。到那时候,袁老师该多被动啊。
我曾经亲耳听易中天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他平时讲课就这么讲。是的,易教授可以这么讲啊,易教授没有“升学压力”和“升职潜力”啊。但袁老师就不同了,他讲课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们的高考增添取胜的砝码。只要是应试教育,那就有个“标准答案”问题,因此,授课老师们就不可能像易教授那样让自己的学问和自己的课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易教授们的史学研究是纯学术的,袁老师们的备课和讲课就不能不为自己的饭碗和学生们的前途考虑。其实,袁老师的难能可贵之处正是在以应试为目的的课堂里,添加了许多自己的“博闻强识”,使原本枯燥的应试课堂变得生动精彩!但是,也正是由于教学目的的导向原因,让袁老师的课产生了几分局限。无论袁老师在讲课方式和语言艺术上如何创新、如何突破,他的建树始终是“形式上的”,而非“内容上的”。
易中天的历史落脚点是“人性”(易教授自己总结的——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喻大华的历史落脚点是“历史时代和历史责任”(我的愚见——因为喻教授好像在节目里没有明确提及这件事情)。袁老师的历史落脚点在哪里?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电视上我都没有看到。我就是我在之前所说的,“原以为能听到一些主讲人综述性的、带有自己独特视角和观点的理论表述,但是很可惜,没有。”这也就使袁老师的课与易、喻两位教授的课相比:生动有余而深刻不足;史实有余而理论不足。而且,形式上的幽默啊、夸张啊等等,都特别容易被人模仿和仿效。不太具有核心竞争力,如果单单以这个为定位的话,袁老师能红多久是个疑问。
我是个老“乙醚”了,收藏了几本易中天教授签名的书不说,还有幸跟他老人家合影留念。但是从文化上、地域上和史学观的接近性来说,我更赞同喻大华教授的观点。这当然与我也是东北人有关,听着喻教授带有沈阳口音的普通话,还确实感觉更加亲切。当然,袁腾飞老师的见识和学识我是非常非常佩服的,他的课堂很能突显当代基层教师的胸怀和学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6 08:16 PM , Processed in 0.02574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