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2|回复: 0

[中华脊梁] 我在文革中经历的群众性文艺活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6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inan90 于 2012-7-6 04:45 PM 编辑

我在文革中经历的群众性文艺活动

   数学


 在文革期间,是不是大多数作家的作品都被打成大毒草了呢?我认为是的。是不是对革命样板戏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宣传呢?也是的。

但是,本贴子要介绍一下我在整个文革中另外的经历,就是当时的特别广泛的群众性文艺活动。

先说我刚上中学的时候,是在南昌的二十二中。班里就经常排演文艺节目,是自编自演。忠字舞也是跳过的,但是怎样跳的,现在我是忘了。但除了忠字舞,还有其它的舞,我当时肯定不是舞蹈的主角,算是跑龙套的,但是跑龙套的花色品种也是相当多的。

后在在1969年全家因为调动工作搬到了山东省德州市,我在德州一中上学。我们班就有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其实,当时说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军宣队和工宣队,那不是文艺宣传队,是进行政治上管理的。而另一个意思,就是文艺宣传队,就是表演各种文艺节目的。

当时因为革命化,我们那个中学军事化,因此班不叫班,而叫排,我当时所在的排叫三连一排,总共五十多个人。这五十多个人,也成立一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也编了许多文艺节目。我在中间是负责吹笛子的。我们这个宣传队,也是到农村到街头到工厂到处演出,那肯定是不收门票的,完全免费。

后来我参了军,在军队里也有文艺宣传队,团里的师里的各单位的都有。而当时海南岛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生产建设兵团,这些文艺宣传都都是经常性地相互交流演出的。

除了这些文艺宣传队外,其实每个连队一到过年过节,就都要组织演出活动的,编排节目的任务下发到班排。

除了样板戏的折子戏外,大部分的节目,还是要让人绞尽脑汁进行创作的。

那么有现在的年轻人会问,在连队演出时的那个创作,有创作自由吗?我敢肯定地说,是有创作自由的,而且创作的品种非常之多。可以自己编歌曲,自己编快板,还有三句半,数来宝,湖北渔鼓,秦腔,相声,双簧,二人转,独幕话剧,歌舞,器乐小合奏,独奏,独唱,大合唱,小歌剧小舞剧,表演唱,诗朗诵。我在这里是说不全的,总之,花色品种极其繁多。

还有人会问,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会不会害怕被打成大毒草,是不是心里面一直战战兢兢的,处于所谓的“专制的淫威下”什么的?我肯定是没有这种感觉,我也没有这样的记忆,某个战士编了一个什么小节目,就被打成了大毒草。当时战战兢兢的人是专业的知识分子,不是一般普通群众。也就是说,普通群众有创作权,有自编自演权,而专业的知识分子倒反而没有创作自由了。

一个连队,如果要开一个晚会,通常要持续一晚上,三个小时左右,按十分钟一个节目计算,也要有十几个节目。而每一次节日的节目,都是不同的,不是说八一建军节是这套节目,到了春节还是这套节目,因此就要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东西,要逼着人不断地想新招创作。

而除了自己的连队有文艺演出外,一到节日前后,部队周围的许多文艺宣传队就都来演出,有的时候晚晚有演出,就在大操场,不要门票,部队集合了坐在中间,周围都是四周赶来的老百姓,全部是群众,哪回演出都是黑压压一片。

那么,那些宣传队演出的节目是不是雷同呢?都不相同,都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就对我这个战士而言,都很好看。并不是说,大家都觉得不好看,有一个什么专制分子拿着枪逼我们看,不看枪毙。就说后面赶来看演出的群众吧,黑压压挤得人山人海,并不是说,有那么一群“专制分子”,用枪逼着他们来看,他们其实心里并不高兴看那回事。他们肯定是觉得好看才赶来看的嘛。

因此,如果说文化大革命中,文艺是百叶凋零,就只剩下样板戏一花独放,那是说的专业的知识分子创作自由大大地受限了,这是事实。但是,特别广泛地展开的群众性的业余的文艺演出,却是百花齐放的,这是另一个事实。

那么有人如果说:“只有专业的创作自由才是创作自由,而业余的创作自由就不算创作自由。”那是一种“观点”,那么,我也可以制造另一个观点,认为群众性的业余创作权才是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呢?而你专业的创作的东西那么好,害得群众不好意思创作了,是不是也是在压制人权呢?

如果就现在的文艺作品的品种而言,如果把文化大革命的所有的群众文艺作品的品种,包括所有连队的自编自演的品种都加上,则也许那个时候的品种更多呢?

那么也可以批评说,那个时候的品种都是业余演出,水平一定非常低下,比不上专业的演出。

但是我又想,无论看什么节目,都要花时间,花了时间就希望能够获得娱乐的感觉,获得娱乐的作用。那么我花时间看一个小时的专业演出,这时间也是花,花一小时看一群人业余编的节目,也是花。如果看业余的演出,能够让我高兴,愉快,则也起到了娱乐的作用。而我前面说到的每次演出群众都是黑压压一片围满了会场,说群众是喜欢这些节目的,那不是也就起到了和专业产品一样的作用吗?

而如果一个专业的产品,比如一部连续剧,拍得非常没有意思,让人看了以后气得大骂,浪费了时间,那还不如连队里自编自演自娱的节目有功效呢。而现在一个歌星开一场演唱会,或者一部电影要放映,也都非常害怕没有人来看,黑压压一片人这种情况是所有的演员梦想的希望,但是电影院里仍然有空空荡荡的危险。

我再说另一件事情,那就是黑板报,如果说新闻自由,黑板报算不算一种报纸呢?有人会认为不算。但是,我觉得看黑板报一篇文章,我要花时间,看报纸上的一片文章,我也要花时间,文章的内容才是重要的,载体是黑板报写在墙上,还是印在报纸上,那是不重要的。就信息传递的实质而言,黑板报也可以算是一种报纸。

那么在文革期间无论是学校工厂部队农村,到处都有黑板报,我觉得那个玩艺不用纸张,当属环保性媒体。当然,粉笔可能也是一种污染源,这也需要研究。

而我承认文革期间的正式报纸确实是没有多大意思的,是一些非常死板的东西。但是黑板报的内容,有办得好的也有办得差的。办得好的黑板报,也是内容丰富多彩的,也有各种专栏,有诗有歌,有感怀有表扬好人好事批评坏人坏事,有小故事小寓言。每一期黑板报出来,如果办得好,也还是有许多人驻足观看的。

总之,我总觉得文革期间,一种氛围,好象要逼得每一个人都要搞创作,每一个人都要写诗,每一个人都要投稿写文章,这样一种感觉。也就是说,在文艺方面,创作方面,一直是在压制专业,鼓励业余。你专业的诗人写得好,就不让你写,你写了就是大毒草,而那业余的诗人写得再差,照样上电台。那么,业余的百花,算不算百花呢?或者只有专业的百花才算百花?也是需要研究的。



附录:


文革时期的文艺创作为什么能百花齐放大繁荣?
  
  
  有人在指责文革时期文艺创作不够繁荣的时候,总会举出八个样板戏的例子,但我首先要说的是:就算当年只有八个革命样板戏,也根本不少了。所谓少是站在当时的上层精英的立场看的,他们之前经常进电影院看电影,所以后来就觉得少了。而大多数人不要说电影了,就说收音机,都是个稀奇物。当时的农村姑娘出嫁的条件是“三转一响”,就是男方要有三转,自行车转,缝纫机转,手表转,一响就是收音机响,也就是这四样都属于大件了。而且那个时候大部分片子都是黑白的,彩色很少。
      
  胶片技术在当时属于高精尖技术,即使是现在象遥感卫星之类的胶片,也是很尖端,别人不会轻易给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要保留一个乐凯胶片公司的原因。而中国制造彩色电影胶片就是在文革中突破的,这也是一项重大科技成果,九大以后才在制造彩色电影胶片的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并能够大规模生产和复制彩色电影胶片了。
      
  八个样板戏,就是八部电影,而且全部是彩色的,而且是动用了全国一流演员演的。因此也算是电影中的上品了。其实也不尽然,当时也有铁道卫士,奇袭,地雷战地道战,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南江村的妇女,看不见的战线,还有一些越南故事片和纪录片。还有阿尔巴尼亚的海岸风雷。还有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八个样板戏只不过是当时的精品而已,因为就他们是采用全新的彩色胶片拍的
    
  那么,为什么说八部精品片子不算少呢?
      
  因为当时中国也就刚开始发展彩色电影。而中国当时搞自力更生,那是什么技术,包括摄象机,冲印,彩卷,都是国产的东西。因此拍一部精品片也是耗资巨大的。陈凯歌拍的《无极》据说花了四千多万元美元,也就是三亿元人民币,我就想八部样板戏每部差不多也就不过两千万人民币吧,那么就花了一亿六千万人民币。这在当时当然是一笔很大的投资
      
  那么,一部电影拍出来之后,它的效益我认为有两种算法,一种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越多,效益越好,因为有许多人看过这部电影了嘛。但是按现在的算法,就是赚的钱越多,效益越好,即使是因为看的人不太多,但是收入多就算成功。但是,如果我要从人类拍电影的一般目的看,我认为看得人越多效益是越好的。不仅电影,文章,书又何不如此?
  
  此外,当时搞电影也有两种可能的办法,一种办法就是,在拍电影上花的钱多一些,然后让城市里的生活丰富多彩一些。另一种办法是,尽可能多地生产电影放映机,然后组织电影放映队在中国的广大农村翻山越岭,务必要让所有的农民都看上电影。
      
  因此,如果总共就那么些钱,如果花在大量生产九毫米放映机上,就只能少花在拍电影上,这样广大没有看过电影的农民,占中国人民的绝大多数,就有机会享受到电影,而代价就是城市里的文化生活贫乏。否则的话来一个百花齐放,城市里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电影种类,可是广大的农村,却可能有长时间看不到电影。
      
  〈泰坦尼克号〉当年就很火了一阵,八十元一张票,在中国很赚了一把,约有几千万中国人看了这部片子吧,那其实也就说明大多数中国人也还是没有看过这部片子。
      
  而一个公社的电影放映组,翻山越岭地巡回放映,就能够使当时的所有中国农民,平均每个月看到一次电影,这对他们来讲是莫大的欣喜,每次放映都会有赶十几里山路来看。则他们一年能够看十二次电影。由此计算,八个样板戏都放一遍,也够半年用的,再加上各种社会主义国家的片子一来,加一些老片,差不多就够一年了。如果说一部好一些的片子放上两回,那么就可以用两年了。一般而言,要大家都学会样板戏的唱段,恐怕每部片子是要放一到三遍的。要知道当时的电影放映机中,每一个零件,包括带着走的小型发电机的每一个零件,统统都是国产的。当时确实是让八亿到九亿人民都能够看到电影的。
      
  其实在一个本来就缺少电影的社会,什么样的片子,只要上面有活动的人形等东西,就会喜欢看这种感觉,而是拿现在的感觉来想那个时候,有可能是会产生出一种不正确的感觉的。直到现在,诸位如果有机会到每个城市的一些集中住着打工仔的地方的一些很脏的小街道上,都可以看到一些来自山区农村的打工者,非常痴迷地看着一家小卖店里的电视,甚至不管上面是什么内容的。能够看到许多活动的人,这件事情,对于习惯了电视dvd的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那些没有这些的人,不管是放什么内容,也是有精神娱乐作用的。
  
  当时的每个学校部队工厂就经常排演文艺节目,是自编自演。
      
  其实,当时说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军宣队和工宣队,那不是文艺宣传队,是进行政治上管理的。而另一个意思,就是文艺宣传队,就是表演各种文艺节目的。
      
  而且很多工厂部队学校都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其实就是到其他地方,到农村到街头到工厂到处演出,那肯定是不收门票的,完全免费。
      
  一到过年过节,就都要组织演出活动的,除了样板戏的折子戏外,大部分的节目,还是要让人绞尽脑汁进行创作的。并不是说真的大家就看八个样板戏看到吐
      
  那么有现在的年轻人会问,那个创作,有创作自由吗?我敢肯定地说,是有创作自由的,而且创作的品种非常之多。可以自己编歌曲,自己编快板,还有三句半,数来宝,湖北渔鼓,秦腔,相声,双簧,二人转,独幕话剧,歌舞,器乐小合奏,独奏,独唱,大合唱,小歌剧小舞剧,表演唱,诗朗诵。我在这里是说不全的,总之,花色品种极其繁多。
      
  还有人会问,群众在创作的时候,会不会害怕被打成大毒草,是不是心里面一直战战兢兢的,处于所谓的“专制的淫威下”什么的?肯定是没有这种感觉,也没有这样一回事:某个战士某个工人编了一个什么小节目,就被打成了大毒草。当时战战兢兢的人是专业的知识分子,不是一般普通群众。也就是说,普通群众有创作权,有自编自演权,有创作自由,而专业的知识分子倒受到限制了。
      
  如果要开一个晚会,通常要持续一晚上,三个小时左右,按十分钟一个节目计算,也要有十几个节目。而每一次节日的节目,都是不同的,不是说五一劳动节是这套节目,到了国庆还是这套节目,因此就要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东西,要逼着人不断地想新招创作。
      
  而除了自己单位有文艺演出外,一到节日前后,周围单位的许多文艺宣传队就都来演出,有的时候晚晚有演出,就在大操场,不要门票,自己单位的人集合了坐在中间,周围都是四周赶来的老百姓,全部是群众,哪回演出都是黑压压一片。
      
  那么,那些宣传队演出的节目是不是雷同呢?都不相同,都有各种各样的特色,都很好看。并不是说,大家都觉得不好看,有一个什么专制分子拿着枪逼我们看,不看枪毙。就说后面赶来看演出的群众吧,黑压压挤得人山人海,并不是说,有那么一群“专制分子”,用枪逼着他们来看,他们其实心里并不高兴看那回事。他们肯定是觉得好看才赶来看的嘛。
      
  因此,如果说文化大革命中,文艺是百叶凋零,就只剩下样板戏一花独放,那是说的专业的知识分子创作自由大大地受限了,这是事实。但是,特别广泛地展开的群众性的业余的文艺演出,却是百花齐放的,这是另一个事实。
      
  那么有人如果说:“只有专业的创作自由才是创作自由,而业余的百花齐放就不算创作自由。”那是一种“观点”,那么,我也可以说我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群众性的创作权才是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呢?而有了专业的创作,害得群众不好意思创作了,或者创造出来也没机会演出、传播,是不是也是在压制人权呢?
      
  如果就现在的文艺作品的品种节目而言,如果把文化大革命的所有的群众文艺作品的品种节目,包括所有自编自演的品种节目都加上,则也许那个时候的品种节目更多呢?
      
  肯定有人批评说,那个时候的品种都是业余演出,水平一定非常低下,比不上专业的演出。
      
  但是我又想,无论看什么节目,都要花时间,花了时间就希望能够获得娱乐的感觉,获得娱乐的作用。那么我花时间看一个小时的专业演出,这时间也是花,花一小时看一群人业余编的节目,也是花。如果看业余的演出,能够让我高兴,愉快,则也起到了娱乐的作用。而我前面说到的每次演出群众都是黑压压一片围满了会场,说群众是喜欢这些节目的,那不是也就起到了和专业产品一样的作用吗?而且很多演员都是自己认识的,不是有更大的乐趣吗?节目都是认识的人自编自导的,不是更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爱好吗?这种现场演出还具有原生态,互动性的特点,是更加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的
  
  而如果一个专业的产品,比如一部连续剧,拍得非常没有意思,让人看了以后气得大骂,浪费了时间,那还不如自编自演自娱的节目有功效呢。而现在一个歌星开一场演唱会,或者一部电影要放映,也都非常害怕没有人来看,黑压压一片人这种情况是所有的演员梦想的希望,但是电影院里仍然有空空荡荡的危险。
      
  为什么现在家里有电视,新年音乐会的门票,某某演唱会、足球比赛的门票还是天价呢?这就说明,其实,现场演出反而是原生态的艺术,这个价值要比电视上的再现,价值要大得多。这样看来,文革中一般群众有很多机会经常看原生态的艺术,反而是比现在要强的多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反而是很少机会看这种原生态的艺术演出的。
      
  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社会结构问题,就是资产阶级是如何用精英式的文化创作来影响蒙蔽群众的,表面上文艺作品多种多样,实际上都代表了精英阶层的阶级意识,都是他们豢养的文化人创作出来的,文化艺术成了快餐消费品,成了资产阶级赚钱的工具。
      
  而社会主义是用创造文化的手段而不用消费文化的手段,来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的,比如让100万电影爱好者拍电影,比摄制一部影片供100万观众观看,社会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其实要大得多的,但其实更能满足人民的文化精神需要,实现百花齐放的目的。其实以后真的就没有什么大导演大明星之类的了,大家都有摄像机,想拍就怕,拍完了就放到网上让大家欣赏。如果这个实现了,我敢说几个业余大学生拍的电影,绝对要比陈凯歌之类的拍的强的。现在传媒界有个概念叫“分众”,既不是大众,也不是小众,而是“分众”,而其实这个时髦概念在文革就实现了,所以文革真的是代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
      
  当然文革的时代还不具备人人拍电影的物质条件,所以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创造文化,而不是人民群众消费精英的“专业”文化的,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目的,自然就必须有所牺牲。那么耗资巨大的电影在物质条件限制下就少了,但其他现场原生态的艺术形式获得了“百花齐放”。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954-58517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9-28 10:40 PM , Processed in 0.05373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