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9|回复: 0

我国养老金空账高达1.3万亿元 账户有钱无法兑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9 08: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QQ? 于 2012-3-19 09:57 编辑

我国养老金空账高达1.3万亿元 账户有钱无法兑现

2012-03-19 15:21:18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透露,中国养老金“空账”规模大约为1.3万亿元人民币。

  所谓“空帐”,是指尽管你的账户里名义上有钱,但实际上却只是个无法兑现的空头数字。有学者表示,这1.3万亿元还只是保守估计,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2004年更是已给出过2.5万亿元的天文数字。

  巨大的空帐需要填补,专家给出了几个解决办法。一是增加年轻人数量,增加劳动力;二是一部分国企愿意红利上缴,以填补空帐;第三就是大量印发钞票,从账面上填补空帐。但无论是哪个办法,从执行角度来说,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如何填补中国养老金的缺口,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

  社科院:中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达1.7万亿


中国养老金结余情况

  辽宁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十年流产专家称中国基本社保制度需二次改革

  中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约 1.7万亿,“财务隐忧正显性化”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下称养老金,即俗称的退休金)制度改革呼声近年愈加强烈。

  养老金关乎国运,牵涉民生。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意大利多国发生政坛地震,总理下台。这些国家,尤其是希腊和意大利,债务危机的救助方案中均含有养老金改革清单。

  “如果说欧债危机是压垮四国总理的最后一根稻草,养老金就是引发债务危机的最后一个诱因,中国养老金改革应如何吸取欧洲教训,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大问题。”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道。

  事实上,即便没有欧洲养老金危机,中国养老金的财务风险也决定了制度改革已刻不容缓。

  郑秉文告诉早报记者,截至2010年底,中国个人账户记账额1.9万亿元,其中做实账户仅2039亿元,等于1.7万亿元的缺口。世界银行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更预期,“如按照目前的制度及模式,2001年到2075年间,中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

  目前,中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个人和企业分别按职工本人上年工资总额的8%和20%缴纳保险费,从理论上讲,记入个人账户基金的保险费为个人缴纳的8%,企业缴纳的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

  社会统筹是指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各地社保局)依法统一征收(有的省份是地税部门征收)、统一管理、在属地范围内统一调剂使用,主要用于当期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发放。个人账户则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为每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个人设立的惟一的、用于记录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以及利息金额的账户,其账户余额为参保人退休后归个人养老使用,发放的是账户养老金。但在实际运行中,个人账户基金被用于社会统筹账户的资金支出,出现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问题。所谓做实,即个人账户资金不得用于支付统筹账户。

  目前,中国正在一些地区尝试做实个人账户,但前景并不乐观。中国首个试点做实个人账户的省份——辽宁省,试点十年方案已告失败。

  专家认为,作为首个试点做实个人账户的辽宁省,这一底线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做实个人账户制度的流产,中国基本养老制度面临二次改革。

  养老金支出快于收入

  尽管中国养老金目前收支仍有结余,但实际上全国多地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的资金全部参与了收支核算,实际上是个人账户资金参与了社会统筹支付,也就是将未来的养老金填补了目前统筹资金“窟窿”。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3月7日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养老金收入大约为1.3万亿元,支出约为1.2万亿元,略有结余。据此,胡晓义称:“从全国层面看,不存在养老金缺口的问题。”

  如果仅从全部养老金收支来看,胡晓义上述表述符合事实。但国内学者认为,尽管中国养老金目前收支仍有结余,但实际上全国多地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的资金全部参与了收支核算,实际上是个人账户资金参与了社会统筹支付,也就是将未来的养老金填补了目前统筹资金“窟窿”。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表示,目前中国城镇职工按照工资的8%缴纳养老金并建立个人累积账户,雇主按工资总额20%缴纳养老金,由政府建立基本养老金统筹账户。但是社会统筹账户收不抵支,占用了个人账户的资金,形成了养老金收支缺口。

  戴相龙称,尽管现在两项养老金收入大于养老金支出,但这种状况不符合中国建立养老金社会统筹和个人积累相结合的改革方向。

  让国人更为焦虑的是,中国养老金实际收支缺口也继续放大。

  一个挑战来自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带来的财务压力。

  胡晓义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这两项社会保险,国家直接部署的试点地区已达全国60%以上,参保的城乡居民已经超过3.32亿人,如果加上各地自行开展的试点,总参保人数已经超过3.64亿人。

  学者认为,随着参保人数越来越多,中国老龄大潮快速来袭,养老金的财务隐忧逐渐显性化。

  根据中国社科院2011年12月发布的《2011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下称《报告》),“十一五”期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变化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遵缴率(缴费人员占参保人员的比例)始终呈逐年下降趋势,历年分别是90%、89.9%、89.5%、87.7%和86.5%,其中2009年和2010年遵缴率下降幅度较大。

  另一个倾向是,虽然中国“非正常退休”人数占当期新办理退休人数的比例呈直线下降趋势,但其绝对人数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10年分别为22.3%(63万人)、20.5%(74万人)、20.1%(85万人)、15.6%(86万人)和12.5%(67万人).

  《报告》称,很显然,遵缴率下降和“非正常退休”人数上升这两个倾向不利于养老基金的财务可持续性。

  另一组数据亦引发国内学者对中国养老金财务的担忧:中国养老金总支出增长速度快于总收入,地区失衡现象非常严峻。

  根据《报告》,与2009年相比,2010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增加了1661亿元,增长率为18.68%,快于同期基金总收入增长速度(即16.79%).

  与2006年相比,2010年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加了512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1.9%;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1523亿元,增长了19.3%。

  2010年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加的原因有二:一是养老金水平上调之后,月人均养老金比上年增加了137元,月人均达1362元,由此养老金增支819亿元,占2010年养老金增支额的53.8%;二是离退休人数较上年底增加443万人,导致增支662亿元,占整个养老金增支额的43.5%。

  另外,各省的情况存在很大差异性:如果剔除1954亿财政补贴,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入大于支出的省份有17个,结余仅为657亿元,而收不抵支的省份(含兵团)有15个,缺口总计高达679亿元。

  郑秉文称,出现地区间严重失衡的原因固然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因素,但在覆盖面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仍出现如此失衡趋势,这不能不说制度参数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潜在的财务风险已开始出现显性化的苗头,甚至到了难以离开财政补贴的程度,这种状况应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东方早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9 04:21 AM , Processed in 0.06267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