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7|回复: 0

专家称美卫星隐形领先中国20年 成太空战制胜秘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9 07: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卫星数量近两年正在迅速增长

据ABCActionNews.com网1月16日报道,据防务专家透露,未来几十年内,卫星有望变得更小、更为隐性化、更具机动性,而且随着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它们的传感能力也会增强。

对此,美国全球安全网国防分析家约翰-帕克的话称,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美国便一直运行着意在躲避探测的隐形卫星。

帕克说:“在这一方面,俄罗斯和中国比我们落后了20年,因此他们目前只是在试着发展隐形卫星。而且,我不知道他们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

报道称,上周一名倍受尊敬的英国太空杂志编辑表示,五角大楼的秘密无人太空飞机X-37B 很可能在监视一颗中国卫星。很快,这一消息便在博客圈引起了愤怒。

前美国航空航天局任务控制员詹姆斯-奥伯格(James Oberg)在博客中写道,“倍受尊敬的英国航天界”犯了一个“惊人的错误”。
与此同时,“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上有关“X-37B”的搜索迅速增加。该报道还宣称,相关技术已经为太空监视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美国全球安全网负责人、国防分析家约翰-帕克(John Pike)表示,从事情报工作的人们都知道,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一直在使用卫星“视察”其他在轨硬件的运行情况。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开始发挥作用,并使得在轨谍战达到了空前水平?

专家指出,未来几十年里,卫星有望变得更小、更为隐性化、更具机动性,而且随着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它们的传感能力也会增强。

资料图:中国卫星系列

在太空技术领域,尽管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正逐渐缩小这一差距。

太空防御政策分析家琼-约翰逊-弗里兹(Joan Johnson-Freese)指出,中国人“意识到了太空资产的价值,他们正在迅速增加其太空资产、提高其太空能力”。

帕克补充称,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美国便一直运行着意在躲避探测的隐形卫星。

帕克说:“在这一方面,俄罗斯和中国比我们落后了20年,因此他们目前只是在试着发展隐形卫星。而且,我不知道们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

报道称,太空中已经存在大量物质,其中最多的便是处于漂浮状态的太空垃圾。

据五角大楼透露,当前总共有21,000个大于10厘米的人造物体在绕轨道行进。

此外,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介绍称,另外还有1,000个物体据信是正在活动的卫星。追踪它们极具挑战,识别它们更加困难——尤其是那些隐形卫星。

帕克表示,美国进行太空监视的一个主要的因就是识别那些隐形卫星。在太空行动中至关重要是专家所说的“交会与接近操作”(RPO),也就是太空物体接近彼此、执行任务的能力。

专家称,未来20年内,“交会与接近操作”的发展有望为太空监视团体服务。

“北斗”定位系统示意图(图片来源:法制日报)

当然,处于设计阶段的硬件是机密。不过,分析家以及业余卫星追踪者仍喜欢就微卫星的高性能和令人惊讶的机动性进行探测;这些微卫星旨在用来监视其他在轨物体。

此外,也有人在讨论新的反卫星轨道飞行器,这些飞行器意在用来故意撞击其他在轨卫星。

2011年,中国的SJ-12 卫星显然“碰上”了另一颗中国卫星,使得外界纷纷推测该事件是中国反卫星发展项目中故意安排的一部分。

美国世界安全基金会太空技术分析家、前空军轨道分析家布莱恩-维顿(Brian Weeden)曾经仔细研究过美国空军获得有关中国这一事件的数据。

维顿怀疑这起碰撞事件是故意安排的。

维顿指出:“如果想要测试反卫星武器系统,你就会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让它与目标相撞。

这种碰撞要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如此一来便能在完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以高速度发生‘碰撞’从而摧毁目标。而SJ-12 确实完全摧毁了对方。”

五角大楼也一直忙于卫星的“交会与接近操作”。

资料图:冷战时期美国海军使用的代号“白云”的海洋监视卫星简图,主要用于探测苏联潜艇。

2005年,美国空军发射了XSS-11 实验卫星,并且同其运载火箭的上一级交会。

维顿称:“借助雷达或者地面望远镜,人们便能获得相当多有关卫星的信息。不过,如果能飞上天并在卫星附近飞行的话,人们便能获得更多信息。”

报道称,追上其他在轨卫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其中一些物体甚至在以时速15,600英里以上的速度疾驰。

不过,光学技术依旧很流行。维顿称:“你可以旋转卫星上的摄像机(或者转动卫星本身)使它和其他在轨物体排成一行,收集关于它们的数据。

”就在去年,美国空军发射一颗2300磅(约1043公斤)的“天基监视系统”(SBSS)卫星,这是一颗低地轨道卫星,被其制造者波音公司描述为“能够探测碎片、航天器或者其他远距离太空物体的天基传感器”。

维顿补充道:“不过,他们还未透露这颗卫星能够追踪什么、不能追踪什么以及存在怎样的限制。”

当然,所有航天国家都希望保护他们在太空中的“眼睛”。帕克也表示,华盛顿尤其担心有人会“戳它的眼睛”。

美国在照相侦察卫星方面的成果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这是2006年6月15日俄罗斯发射的最新“资源-DK1”探测卫星,重达6吨,分辨率仅达到1米,设计使用寿命仅有3年(美国民用照相卫星的寿命均有7年,军用侦察卫星可达10年)。

他解释说:“这是因为相对俄罗斯和中国而言,我们处在地球的另一边。与了解他们所关注区域内的事件相比,我们更难了解自身所关注区域内正在发生的事情。”

不过,间谍卫星技术拥有除单纯拍摄目标能力之外的先进方法。其中,多光谱或高光谱成像利用数百个不同波长的光,来“看”那些通过其他方法可能看不到的物体。

根据不同材料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的规律,分析员可以从中了解相关物质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这样一来,即便是伪装的目标,他们也能看得更加清楚。


报道称,另一个重要工具便是雷达。对此,维顿介绍称:“近几年来,雷达图像数量激增。”

雷达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穿透云层。而且,雷达不会受到日光变化的影响。

维顿表示:“外界一直存在有关使用雷达跟踪地面车辆的讨论——但这仍是一个未来概念。不过,在使用合适软件的情况下,雷达能够扫描海洋的大部分区域,并且追踪海上船只。”

DigitalGlobe、GeoEye这样的商业照相卫星公司每年都能获得美国国防部几十亿美元的的资助,作为回报自然是这些公司的卫星数据将在第一时间交给五角大楼作为军事侦察卫星的补充,而且规定美国本国的敏感区域的高清晰度照片在规定的时限内不允许对外发售。

有新闻报道称,就在上个月,日本发射了一颗装备有雷达的间谍卫星,分析人士认为该卫星可能会被用来监视朝鲜。

美国空军也打算从2015年开始部署一个“太空雷达”系统,该系统将包括由9 颗绕地卫星组成的“卫星群”,以便“显著提高我们持续监视对手的能力”。

那么,下一步是什么?据维顿估计,美国将会以许多不同的理由使用大量无人轨道飞行器。他说:“从在轨检查、卫星维修到卫星燃料补给——甚至未来清除轨道上的残骸。

”目前,五角大楼正在发展一个以“交会与接近操作”为基础的项目——Phoenix,该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强大的硬件,它可以接近废弃轨道卫星、获取它们的有用零件(如天线)并重新加以利用来建造新的卫星。

至于军队方面,五角大楼在本月公布的“2012国防战略指导报告”中,强调了美国对太空安全的投资。

不过,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约翰逊-弗里兹担心这样还不够。

GeoEye公司此前拥有三颗卫星OrbView-2和3,以及IKONOS,其卫星照片分辨率可达1米,2008年8月22日新的一颗GeoEye-1卫星发射升空,GeoEye -1卫星重约1955千克,运行轨道距离地球684千米。它的分辨率达到惊人的0.4米,超越原先的民用卫星分辨率记录——DigialGlobe公司的快鸟(QuickBird)的0.6米。

她说:“我们应当升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侦察系统以及通信系统。我们应该做比现在更多的工作。”

报道称,尽管围绕X-37B 无人太空飞机监视中国卫星的讨论已经冷却下来,但是由此引发问题依旧存在:这款无人太空飞机的任务是什么?

帕克表示:“拥有太空监视能力或许是件很好的事。而且,它或许已经公布了有关所监视目标的信息。”不过,帕克对此持怀疑态度。

他说:“这件事情的秘密之处或许在于,我们毫无目的地花费了10亿美元。”(春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1 12:08 PM , Processed in 0.0661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