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67|回复: 6

总装女专家成功解决9种战略战术导弹快速定型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7 07: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刘书臣摄



怎样的人生最美丽?看看她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追寻她为使命而求索的脚步,也许你就能找到答案!

唐雪梅,纤纤小手拨动的“音弦”事关中国战略导弹事业的发展;炯炯双目凝视的“舞台”是未来信息化战场的兵马厮杀。作为总装备部某研究所研究员,她站在新军事变革舞台上,书写着自己美丽的人生!

怀揣800元,年仅22岁的她勇敢出征——

求解钱学森老人一封信的巨大能量

很多时候,人生的重大转折发生在不经意间。

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唐雪梅回忆起26年前自己与“小子样理论”的初次“邂逅”——

1985年,22岁的唐雪梅正在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硕士。这天,导师张金槐把一封信交到她手中。

信,是科学家钱学森写来的,请国防科大组织研究“小子样理论”。

年过古稀的大师为何青睐它?因为该理论应用于导弹武器试验,可减少试验次数,缩短研制周期,节约巨额经费——

俄罗斯“白杨-M”战略导弹从研制到列装仅5年,进行了4次试验;美国“潘兴II”等导弹定型,“小子样理论”也功不可没。

可我国某型导弹定型试验,至少要发射十几枚。数千万乃至上亿元一枚的“宝贝”,打得让科研人员心疼。

张金槐对唐雪梅说:“‘小子样理论’是数学王冠上一颗耀眼的‘宝石’。”

正在为毕业论文选题而发愁的唐雪梅眼睛一亮:“我就选这块‘宝石’了。”

轻松一言,唐雪梅根本想不到今后将面临的挑战。课题之难,连许多卓有建树的前辈都望而却步……

带着青春的梦想,唐雪梅勇敢地出征了!

1986年元月,唐雪梅第一次到北京查阅“小子样理论”国外文献,全部经费仅800元。

那段日子,点点滴滴都刻在了她心里——

为了省钱,她连续多天啃面包、吃饼干。一天深夜,身体极度缺盐的她敲开街边一家小店,要了碗白开水,掺入几勺酱油,端起一饮而尽。那碗 “酱油汤”至今让她回味……

置身国家图书馆,唐雪梅常常忘却了时间,直到被“撵”出来。每当发现有用的资料,她的心情就像“在琳琅满目的商场买到了心仪的漂亮衣裳”。

踏上返程的火车,她才想到应该抽空去看看儿时就向往的天安门……

就是靠这800元经费,唐雪梅完成了一件震动国内数学界的大事——我国首篇“小子样理论”研究论文。谁能想到,如此前沿的论文,出自一个年仅23岁的“黄毛丫头”之手!

如今,她的论文成为国内“小子样理论”研究的必读文献,在此基础上完成的《武器装备小子样试验分析与评估》,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某型战略导弹发射现场,穿着裙子的她默默伫立——

999朵玫瑰绽放在心中

一项新理论运用到实践,其中的艰难超乎常人想象。

当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小子样理论”就像是来自火星的词语。唐雪梅调侃说:“让自己搞明白很难,让别人弄明白难上加难。”

在质疑的目光中,她默默前行,随后两年内相继撰写了10多篇高质量论文。

1990年,唐雪梅登上了全军导弹装备试验研讨会的讲台。

台上,是一个扎着马尾辫、戴着眼镜、神情腼腆的年轻姑娘;台下,是来自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等所属科研单位的60多位资历丰富的专家学者。

粉笔吱吱呀呀在黑板上划过,一步步令人信服的推演随之呈现。掌声响起,大家的目光从质疑变成赞许。从此,她在圈内有了一个固定称谓——“唐老师”。

唐雪梅没有因此停下探索的脚步。1996年,国外一名资深专家来华讲学。互动环节,她的才华让这位国外专家叹服。讲学,最终变成了交流。

这一刻,唐雪梅才意识到,默默耕耘11年,她的“功力”已可与国际大师相比肩。

那年,我军某型战略导弹进行试验发射。这是“小子样理论”首次运用到实践。

发射现场,男人堆中,穿着裙子的她,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蓝天为幕,她的身姿格外俏丽……

导弹划过长空,她成功了!

这一刻,仰望蓝天上那完美的轨迹,幸福的感觉让她眩晕,好似有999朵玫瑰绽放在心中!这一刻,蓝天为镜,印下了她生命中最美丽的笑容。

看看她用“小子样理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某型战略导弹定型,仅试射3枚,效果等同于传统试验方法发射15枚,节约经费以亿元为单位;某型战术导弹定型,减少发射试验10次,提前一年列装部队。

如今,她一举解决了9个型号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的试验定型问题,军事价值和经济效益难以估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望着共和国长剑腾飞的壮观场面,你可知道:这背后隐藏着一张如此青春的脸庞?

军队重点仿真实验室里,一身戎装的她纵横驰骋——

虚拟空间指挥“千军万马”

更美的风景,总是在更远的地方。

唐雪梅没有陶醉于“小子样理论”的重大突破,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前沿的领域——战场模拟仿真。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然而,在没有战争的日子,学习战争需要用模拟仿真技术进行“预实践”。上世纪的世界军事舞台,开始将大规模分布式仿真技术,列入提高核心军事能力的关键技术。

明者见事于未萌。唐雪梅意识到:模拟仿真技术对于我军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尽快拿下这块“高地”。

这又是一次艰难远征。研究在“零经费”中蹒跚起步。凭着勤奋,一个个远不见头、高不见顶的困难,被唐雪梅和战友逐项攻克。

这又是一次十年砺剑。去年底,她们建起的某重点仿真实验室通过总部验收。专家组评价:该成果使我国军事仿真技术跃上新台阶。

记者在实验室看到,这里存储着上千种武器装备的数百万组数据和模型。难以想象,这数字瀚海,蕴含着多少酸甜苦辣?

去年初夏,一场“战斗”在这个仿真实验室悄然打响。

作为总导演,没有带过一兵一卒的唐雪梅,在虚拟战场指挥“千军万马”纵横驰骋。

侦察预警、电子干扰、机动突击、防空反导……“战斗”进程中,各兵种装备比拼、敌我双方态势,均一目了然。前来观摩的专家连声赞叹:“这套系统为设计未来作战样式提供了全新平台!”

在简单质朴的家中,她笑意盈盈倾听着爱人的温情“揭发”——

雪中之梅必有苦寒之乐

走进唐雪梅简单质朴的家,一种沉静淡雅的幸福扑面而来!

坐在沙发上,她笑意盈盈地倾听着爱人对她的温情“揭发”——

“身上穿的这件衬衣,天刚热时掉了一个纽扣,挂在衣橱里足足4个多月,前不久她才想起来给我钉上。”

“电视机坏了好几个月,我能将就,她更能将就。她说:反正没时间看电视,权当装饰品吧!”

“家里虽有个数学家,但钱还得由我管。一次她去银行交款,两小时才回来,一进门就吃惊地对我说:上银行居然还需要排队……”

历数她的种种“非常之举”后,爱人话锋一转:“不过,在我眼中,她依旧是个好妻子、好妈妈。”

每天,唐雪梅总是一大早起来,把一天的菜洗好、切好;为节省时间,她炒菜很少用葱姜蒜;她的拿手好菜是西红柿胡萝卜炖牛肉,理由是“做起来简单,女儿吃起来有营养”。

无论工作多忙,她都会抽时间看望双方父母;无论回来多晚,她都会检查女儿的作业……

一次,女儿看完电视上“感动中国妈妈评选”后说:“妈妈,我支持你参加明年‘感动中国妈妈’的评选!”

她感动的又岂止是家里人——

2000年,她从报纸上看到:北京一个女孩,爸爸患有癫痫,妈妈离家出走,靠年迈的奶奶经营杂货摊抚养。她悄悄伸出援助之手,资助这名女孩读完高中、考上大学,女孩亲切地叫她“唐妈妈”。

在许多人眼中,她的生活很平淡:几乎天天加班,家附近的商场都没逛过几回。

可她自我感觉很好,她说,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一家三口听着轻音乐,各干各的事儿”。

这就是唐雪梅——雪中之梅,走近了才能闻到那幽幽清香。

短评 未来战场更需“花木兰”

她解决了9个型号战略、战术导弹武器装备试验定型的技术难关;她运用全新的模拟仿真技术演绎未来战争,为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总装备部某研究所研究员唐雪梅,用忠诚使命、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展示了新一代中国女军人的崭新形象!

越来越多女性投身军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女军人进入战斗序列,是军队建设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女军人已成为战斗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擒拿格斗、潜伏抢滩样样精通的海军女子两栖陆战队,到技艺精湛、秒米不差的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员;从刚刚组建的我军首个“女子导弹发射连”,到今天为战略导弹事业发展排忧解难的唐雪梅,我们欣喜地看到:女军人的岗位不仅在舞台、讲台、医院,还在作战一线、战斗班排,在军事科技的核心岗位。

展望未来信息化战场,女军人必将有更多的使命和担当。从唐雪梅身上,我们看到了女军人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她的事迹启示我们:部队各级都应为女军人施展抱负提供广阔舞台,充分发挥她们的聪明才干,让更多的“花木兰”脱颖而出,为国防现代化事业建功立业。(张晓祺 柳刚 王世忠)
发表于 2012-1-17 08: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7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7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7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 is 大师.  Without the idea, none knows the direction.

"信,是科学家钱学森写来的,请国防科大组织研究“小子样理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04: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I think this is bullshit.

The field is related to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ybe complexity theory).
Either Turing Award winners in theory of computation (such as Andrew Yao) or Fields Medalists in probability theory are masterminds in this domain.
The chance of breakthrough without these masterminds' involvement is absolutely 0.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1 12:08 PM , Processed in 0.0345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