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1|回复: 4

[原创] 用纯净的佛法剖析一下世俗的“道德”概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9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用纯净的佛法剖析一下世俗的“道德”概念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春秋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是道理,事物的规律,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德”的本意为顺应道、顺应自然。
    而现代社会,对道德一词又有了全新的诠释:道德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着引导、促进人们向善的功能。正是因为有了道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才变得温馨和谐。道德是基于承认和保证人类社会存续的理念,发挥的旨在限制或倡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也可以说,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征的法律。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制约,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在纯净的佛法看来,所谓“道德”只是一种“有我”的世间善法,本质上是有主体自我之观念在其中,与佛陀的“缘起”法的教义是根本相对立的。在善的因缘未改变之前,一般世俗的人会习惯性地执着于道德,以善行求心安。一旦因缘改变,由于执着而感觉到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他们就会明了道德并非究竟的皈依处,必须回头再寻觅佛陀的“缘起”法则,以真正拔除痛苦感觉的根源。心必须逐渐提升到看破并超越“我”“我所'时,就不再有任何痛苦了。把佛陀真正的缘起法教导成有一个自我灵魂生生世世流转的轮回法则,其实是从根本上违背了佛陀的缘起法则。所以说,缘起法不涉及道德,是因为道德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以自我为根本的,它依旧存在于常见之中。
    那缘起法则到底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一切现象都要有其它条件的相互依存才能产生,且也仅仅是刹那生灭的,接着便继续转转相依地衍生出其它必然出现的现象,这种由各种条件相互依存而产生的现象,就称为“缘起”。可见,在缘起法中并没有所谓的“我”的存在,任何一个所谓的“人”,都只是在某一时间内、某种情况下发生的缘生法,它只是一个辗转相依的自然现象,它一定遵循按特定的条件发生、发展、消逝的规律,而且是动态的、无时无刻的进行中。正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29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9 05: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只能用进化论来阐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06: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面瓜 的帖子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08: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谢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9-20 12:32 PM , Processed in 0.0415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