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0|回复: 1

[转贴] 《商业周刊》封面文章:拉登缘何失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8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图为2011年5月6日出刊的《商业周刊》杂志方面

  最新一期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于2011年5月6日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标题为“拉登缘何失败”。文章作者认为,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的消亡,是因为他在装备上处于劣势,而他的失败,是因为选错了人生之路。

  美国不是一个以特定目标为前提而形成的国家。可能正是因此,才成就了它最伟大的成功。美国的立国之本,《独立宣言》规定这个国家只以保障人民生存和有权追求幸福而存在。

  这就是美国存在的全部。显而易见,此说法会让人很好奇地感到它胸无大志。美国不是以比它在历史上展示的必然结果更荣耀的理念建国,而是以搜集各类人物小雕像、参加踢踏舞剧团,并到各地巡回表演的自由理念建国。然而,就是这些不带任何意识形态的想法,却是它成为战无不胜的法宝。这在前10年中得到了验证。它也是有着要恢复七世纪穆斯林帝国宏伟理想的拉登一类人无法领悟的思想。整个世界至今已知的最成功的组织原则,就是要确保人们能接纳,或者去做让人民有幸福满足感的想法和事情。

  然而,当人们将自己修整一新,欲跨入新世纪(20.40,-0.08,-0.39%)时,人们感到世界并不那样单纯。拉登在2001年成为了一股有影响的力量,他作为一个引领死亡风暴的骑手出现了。对中东地区的民调结果表明,拉登作为领导者而让人们感到害怕,对追随其人数之多也感到惊讶。但是,仅凭一些数字是难以认定他的观点和行为就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

  一位名曰Mubarak Mattar的巴林人5月2日在Twitter上写道,“在与基地组织有着很多分歧的情形下,我们为在所有阿拉伯军队联合起来都做不到,而能够独自撼动世界的一位穆斯林男性的死亡而感到骄傲。”

  拉登是以影响广泛和臭名昭著方式,在粗俗地表达着他的相反观念。这不是文明冲突中的一种新的先知哲学,而是虚无主义的言辞。西方最初对拉登的意识形态的强制力感到担心,但实际引起的反响,是他到处炫耀暴力。这也是为何人们称他为妖魔。人们不仅记住他是个无赖和滥杀无辜者,而且还应记住他是个有选择时机和有充分展示力天分的自恋癖者。他还是一个用尽了表演艺术的沽名钓誉者。

  当人们不再因愤怒而思维混乱时更易看透他的想法。即使不是阿拉伯人的民族也能看到,拉登的倒行逆施是一种能够在阿拉伯年轻人中长期延续的观念。它既不是一个管理社会的原则,也不是能够解决从北非的马格里布(Maghreb),到占据大部分中东的马氏里克(Maghreb)地区内各贫油国家平均高达12%失业率的一种经济策略。

  通过分析,人们不难理解拉登与其追随者为何要按照他的观念走下去。策划911事件的核心人物中,有4人是在他们认识拉登之前就通过一起观看他的演讲录像而形成了共同想法。他们在德国汉堡时就已很激进,接触西方社会后让他们的激进观念固化了,这与以前不少穆斯林激进分子所走的道路一样。汉堡已成为这些迷失人生方向者的悲惨之地。它成为违背和践踏礼节或社会习俗的最糟结合点。这4位来自埃及、也门、黎巴嫩和阿联酋的年轻人,在来到汇集着学生和东欧妓女的汉堡之前,逐渐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当地的社会让他们甚至对自己的家乡也感到生疏。

  对这些在公寓内观看拉登演讲录像的年轻人来说,拉登不大可能是宗教人物,或是能够以年轻人的语言而被接受的摇滚乐明星。年轻人想要得到名誉、荣耀和生活目标,几乎没有专业人士能够做到像摇滚偶像,或恐怖分子那样为他们提共以上追求。恐怖分子最终不是对各种策略、政治、或对穷人和受压迫者感兴趣,他们只对荣耀感兴趣。

  无论人们现在对自身的安全有怎样的感受,毫无异议的是拉登改变了这个世界。另一轮以核子或生物武器进行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已彻底改变了美国对外政策和民主的根本性质。人们不明白恐怖分子为何仇视自己,甚至人们都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但是,他们明白的是后者的确憎恨自己。这种影响广泛的初始慌乱,让美国做出了以前从未设想过的决定:发动战争和对恐怖分子进行折磨。

  拉登了解如何刺激美国的神经。2004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相信,拉登在美国大选期内正合时机的演讲视频信息让他的竞选落败。拉登同时在两方面让美国感到吃紧,一是早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前就让美财政部的财力捉襟见肘,二是美国为此不得不设立全新的内阁级的国土安全部。

  人们同样也会对拉登为中东地区都做了哪些事情感兴趣。佩优民调中心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跟踪当地8个穆斯林国家的民情。每年公布的民调结果在美国被视为国家在世界中的形象,但结果一直让人沮丧。对认同美国的比例不是静止不前,就是在下跌。

  位于约旦首都安曼的战略研究中心于2005年公布了一份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埃及和巴勒斯坦领土内的公众看法的研究报告。笼统地看,当地的信息与佩优的推断一致。这些国家一般对西方,特别对美国都持负面看法。但当地人却在与工作有关的培训、移民和在海外工作上很向往美国,同时,该研究还否认了阿拉伯人把与西方的紧张关系看作为文化或宗教冲突的说法。该研究的最终长篇结论是,众多阿拉伯人并不憎恨美国(研究也指出了,美国因何事而让有些人憎恨)。

  因此,阿拉伯人为何憎恨美国这个问题本身可能就是个谬误。自从佩优中心开始在当地调查起,每个受访国家每年受拉登的影响越来越小。基地组织2006年在安曼的酒店内实施爆炸,令包括30位参加婚礼宾客在内的60人死亡后,拉登在该国的支持率从以前的60%降到了25%以下。到2011年,拉登在巴基斯坦的支持率也从46%跌至20%以下;在巴勒斯坦地区,从72%降到34%。

  直到拉登死前,他的说教本身就显示出空洞。美国虽未赢得让中东地区公众的观念转向的战争,但拉登肯定输掉了这场战争。他曾撼动世界,但随后他所能做的只是提供更多的手持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的宣传录像。随着穆斯林与他打交道的时间越长,他们发现自己越不喜欢他。他们要寻找新的出路,一些在民调结果中未表示出来的出路。

  新的出路终于在今年春季表现出来了。一位当地因害怕政府报复,而要求对姓名保密的女性活跃人士称,“所有上街的人们不想讨论民主,他们只想生存,只想有尊严地生活下去。他们只想得到实际利益,而不是任何虚幻的意识形态说教”。作为多次与当局发生口角,并最终自焚的突尼斯人Mohamed Bouazizi,他只想要得到在街边摆水果摊来养活家人的权力。

  Mohamed Bouazizi的梦与伊斯兰王国的高尚宏伟理念相去甚远。他只想以自己的死来换回他人的生存。这位匿名女性称,“在埃及,人们梦想的切实利益是行走在街上免遭警察骚扰;在巴林,人们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遭受歧视;在突尼斯,梦想就是有一份工作”。她对拉登之死的消息无动于衷,她称,“拉登死讯对她这类人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此人已东躲西藏多年,而且现已死亡”。

  历史总在以类似,而非进步的方式轮回。前苏联矿工在1989年因要求提高工资、改善矿井安全和众神禁止的民主而举行罢工。他们只想得到基本的,他们的政府无法持续保障供应的消费品肥皂,而东德政府一再对民众的承诺,保证一切都会变好,反而成为1980年代该国流行的一句玩笑,实际情况毫无改观。

  人人都有自己的根基和平淡无奇的需求。人们需要对自己的社会生活作评述,他们因此期盼演说家和道德和伦理批判者能总结出这一切。通过后者的努力,人们的愿望变成为抽象的表达式:自由、自决和民主,而这些仅仅是到达终极目的的手段。对人类而言,终极目的几乎就是一套住房,一些人能平静地抚养自己的子女,拥有朋友,评论事物的变化和热爱某些人,以及拥有足够多的洗去煤粉尘的肥皂和一块摆水果摊之地。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发布的有关中东和北非地区一些经济体的报告中,专门指出了该地区石油进口国埃及、约旦、黎巴嫩、摩洛哥、叙利亚和突尼斯的问题。它们的总失业率和年轻人失业率远超过全球平均数。IMF指出,为改变这一局面,6国在2020年前需创造约1850万个全职就业岗位。该报告对这些国家不断膨胀的公共服务业、约束性极大的监管制度和无法满足就业培训的教育问题提出了批评。拉登不可能有解决这类问题的答案。正因如此,他实际上早在海豹突击队到达隐藏地之前,已命中注定要走向灭亡。

  作者在此想要表明的是,拉登注定会失败,因为无人真正愿意在洞穴中生活,即使他本人也不情愿这样。正如彭博新闻社报道的那样,藏匿在阿伯塔巴德的拉登,仍在差使他人外出为他购买等量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饮料,雀巢奶粉和高品质洗发精。生产这些商品的社会,并没有对这位消费者和他的怪异念头,甚至缺乏合理解释的,远大于他个人的需要而蔑视他。

  自宣布拉登死亡的当晚起,人们一直在为以怎样的恰当方式庆祝拉登的终结进行争论。然而,以作者之见,人们应仅以个人喜欢和搞笑方式,以不包含任何宗教信条的方式庆贺。其实,最实际的方式就是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皖东)
发表于 2011-5-8 10: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多的人只关心一日三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9 12:56 AM , Processed in 0.0733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