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33|回复: 3

[新闻] 美国的创业神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果你打算花20亿美元来改善世界,你会花在哪儿?40多年前,密苏里州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尤因•马里昂•考夫曼(Ewing Marion Kauffman)就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他做了个相当不同寻常的决定:他没有用白手创造的巨额财富去帮助无家可归的人和穷人,而是决定追逐“伟大的美国梦”。更确切地说,他在堪萨斯城创办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研究所,以帮助企业家和弘扬创业理想。如今,考夫曼基金会(Kauffman Foundation)已是美国最大的私人基金会之一,仅次于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及庞大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Bill and Melinda Gates)基金会等集团。

必须承认,第一次遇到在美国境外鲜为人知的考夫曼基金会时,我觉得他们的整个行动有些古怪,甚至是可笑。毕竟,创业者的形象通常是:他们会孤身前行,奋力开拓,没有任何家长式的帮助。而且在人们的心目中,美国可能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能代表创业梦——事实上,这正是美国如此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只要看看硅谷就知道了——在美国规模庞大的风险投资行业的帮助下,创业者们创办了一家又一家高科技公司,让硅谷兴奋得发狂。像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之类的人物,并不需要什么“基金会”来帮助他们创业。亿万富翁考夫曼本人也不需要——考夫曼出身农家,上世纪50年代,他在密苏里家中的地下室建了一个制药实验室,由此追逐自己的美国梦;后来,这个实验室变成了医疗行业的一个巨擘。

然而,如果更仔细地审视考夫曼基金会存在的理由,你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文化悖论。在理论上,美国领导人喜欢称赞创业的长处;例如,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本人今年就曾多次发表演讲,提出创新对美国的繁荣至关重要。经济学家也经常指出,如今大部分工作岗位都是由年轻的小公司创造的(部分原因在于大型跨国公司正将工作运往海外)。

尽管“创业”一词是美国神话的核心,但要对它进行定义、分析,甚至是计量,却非常困难。经济学家每年都会耗费大量精力,衡量家庭和大公司等经济部门的活动。事实上,美国政府目前正耗资150亿美元进行人口普查。然而,人们花在衡量初创企业上的精力却少得惊人——它们通常都不在统计数字之中。考夫曼基金的E.J.里迪(E.J. Reedy)指出:“遗憾的是,对商业活动的衡量在科学方法上的进展一直落后于对家庭活动的衡量。我们的国家现在更适合衡量上世纪50年代的经济,而不是当前年代的经济。衡量大型制造企业的活动很容易……那些规模更小的新公司更像个谜。”

考夫曼基金会认为这是个大问题。毕竟,它提出,在当今的美国,某样东西如果不能被计量,就很难大张旗鼓地为之游说。因此近年来,考夫曼基金会耗费了大约20亿美元,用于扩大数字计量涵盖的范围。有些结果相当令人惊奇。

……

比如在美国之外,大多数人认为,“创业”完全是硅谷那帮小孩子的事。其实不然。考夫曼的数据显示,现在创业率最高的地方其实是蒙大拿州和奥克拉荷马州——每年每10万个成年人中就有470人在创立新公司,大多数创业者的年龄在35岁至44岁之间。那或许是因为这些创业者失去了工作(2009年的初创企业数量达到14年来的最高水平)。然而数据中另一个惹人注目的难点在于,新公司现在招聘员工的人数比从前少了。

但对于考夫曼基金会而言,这些数据才只是开始——它现在正在争取一系列有助于促进创业的政策变化,例如简化繁琐的商业手续,放宽移民限制,实行更有利于创业的税法和专利法等等。该基金会还在尝试创建创业者“实验室”,促进教育,延伸其国际触角。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是值得的。毕竟,简化繁琐的手续、促进教育和获得有关世界的更好数据,其价值是无可争议的。不过,随着拥有重金的考夫曼基金会继续发展,整件事中蕴含的讽刺意味还是让我忍不住发笑。一贫如洗、率性而为的创业者,也许成就了美国的伟大。但时至今日,就连创新的魔力都被贴上了游说的价签。可能这就是现代创业的终极形式。在一个有钱才有发言权的世界里,考夫曼基金会堪称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

译者/吴蔚



发表于 2011-5-6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7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7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5 07:31 AM , Processed in 0.06757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