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06|回复: 36

[转贴] 收集的一些关于aapl的讨论,转自买卖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2 1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会再讨论aapl的操作,其实从aapl不到100我就开始玩过,并且一直在玩,不再讨论了,下面几篇文章很有意思,不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玩意,而是一些从其他角度的分析,而且跟贴和链贴更有意思,

--------------正文分割线----------------------------------------

18.xM的iphone本来是意料之中的,ER前一天从Apple告Samsung的文件又confirm了。不知道那些analyst一副惊讶的样子,是真傻还是装傻。

iPad销量低于预期,我看是故意的。上季度ER已经很好了,本季度有iPhone的不确定性,所以稍微晚一点ramp up production,留一部分iPad demand过来,smooth out the curve。典型的CFO/COO earning engineering。Tim Cook一再强调,本季度会造很多很多iPad 2,而且恐怕还不能meet demand。

Tim Cook还反复强调,日本地震对Apple没有多大影响,无论是manufacturing,原料配件,还是demand。上季度没影响,本季度和下季度也不expect会有影响,除非事态大幅度恶化。这下我终于放心了。

本季度iPad销量会增加很多,但是iPhone不好说。因为大家习惯了六月份release新款,如果真是拖到九月,iPhone销量肯定受影响。

iTunes store sales增加40%,应该主要是app store。以前iTunes store是不赚钱的,break even而已。看来以后会成为一个新的profit center。

Jobs大概已经是在等死了。Tim Cook说他还在工作,还时常和大家见面,还是想“尽快”回到apple full time工作。但还是没有确定的日期。教主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股票上来了,但是我看五月初QQQ reblance完成之前也不会涨太快。

有人担心长期来看Mac输给PC的惨剧会在iOS上重演。我看这种观点是典型的经验主义错误,大学里的马哲都白学了,历史决不会那么简单的重复。

最简单的道理,1984年的Machintosh起价2500美刀,相当于现在四千多美刀。这么贵的东西,大家对价格会格外敏感,这就给了廉价knock off很大的机会。到了2002年,第一款LCD iMac,15inch LCD,起价1800美刀。现在iMac起价1200美刀,21.5inch。iPhone价格不比竞争对手更贵,iPad甚至更便宜。在发达国家的市场有多少人会为省这么一点钱去买什么Moto或是棒子出的Android手机?得是轮到什么程度的谷轮才会宁肯多花钱也不买iPad2,非要去买什么安猪板子?

就好比大家都知道奔驰宝马比dfbb好,但是价格在那里,dfbb销量还是大多了。但是便宜点儿的东西,比方说衣服,没人会因为麻袋片免费,就不去买衬衫。

同学啊,有一句话叫做,less is more。

教主早就说了,Apple做东西,不是加feature,是减feature。减到不能再减了,剩下
的features都是非有不可了,才出产品。这绝对不是某些果黑们认为Apple故意
withhold一些feature,好给以后的假改进留有余地,那么庸俗。

Jobs很出名的轶事,当年买个巨型豪宅(就是刚拆掉的那个Jackling House),十几间
房间,空空的没有家具。卧室里一个Tiffany lamp,一个椅子,一个mattress。伊是个
maniac,没有感觉perfect的,宁愿不要。

第一代iPhone刚出来的时候,大家说连3G都没有,傻子才会买。连键盘都没有,算什么
smartphone。等等等等。。。 The rest is history。


-----------------by lopt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Android超过了iOs是事实吧?莫非买Android的都是狗轮?
iPad当然比Android Pad贵。比如三星的那个,比iPad2更轻更薄,相机好N倍,价格多
半还要便宜。华硕的Eee Transformer更是标了$399.足足便宜了20%。

------------by goodbug (好虫)

Open vs Close: 对于用户,open还是close不重要;但是open系统会吸引更多的
厂商,更多的资源,对消费者的结果就是,一是多样化的硬件选择,AAPL目前一年1款
手机, 1款iPad,对全球的市场而言太少了; 二是价格会低,三是OEM厂可以加入自己
的特点,例如Sony计划讲PSP上的game全部port到Android上。

Close系统,当然AAPL/iOS是最好,不过就像NVDA的黄仁勋说的,早晚有一天,AAPL的
资源无法handle所有的projects (AAPL一共有3.7万员工,其中还有不少是在275个
Apple Store工作)。我觉得AAPL已经开始有这个问题了。目前iPad+iPhone上,缺: 1)
4G/LTE; 2) 7 inch Tablet; 3) 3D; 4) Hard-core game; 5) Flash; 6) NFC;
7) Low-end。缺到还好说,就怕AAPL一急,上不成熟的产品(好像到目前为止,AAPL还
没有错
过release),我估计AAPL目前领先Andorid 1-2年,如果一个产品失败(AAPL基本是1
年一款),那就是平起平坐了,想再次领先就困难了。

-------------by superdmv (你想咋的)

--------链贴,很有意思的------------------------------------------
根据ComScore最新的报告[1],目前北美的Mobile Platform有:
GOOG - Android: 33%, +7 pt in 3 mth;
RIM : 29%, -4.6 pt;
AAPL: 26%, +0.2 pt;
MSFT - WM/WP: 7.7%, -1.3 pt;
HPQ - Palm/WebOS : 2.8%, -1.1 pt;

从全球范围还有:
NOK - Symbian; 主要是欧洲和亚洲市场的中低端手机, 31%, -7pt in 12mth;
Samsung - Bada; 亚洲的中低端手机

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考虑Ecosystem:
(1)Ecosystem完整性,

Mobile因为有PC/Internet发展的基础,一开始Ecosystem就要大很多,包括:OEM厂商
,Carrier,App Developer,Map/GPS,Payment,Cloud,Music/Video Content,
Search,Social Network,etc;缺少任何一个,对消费者就是功能的缺少,可能就是
millions of customer lost;

GOOG: 因为其公开性,应该说Ecosystem最完整。如果有缺乏的,
1)Payment,不过因为其Open,Paypal和其他Credit Card可以填补,所以问题不大;
2)Content,好像在Android上面做DRM比较困难,例如Netflix在Andorid的支持很晚;

AAPL: 也是非常完整,而且iTune有payment info,这个是big plus;缺少的是Cloud,
别人通过WiFi/3G/4G access cloud,你总不能老用Cable + iTune和PC sync啊。现在
AAPL在南卡建一个巨型的Data Center,就是为了这个。

MSFT WM:也算是比较完整,不过
1)OEM方面比较差,只有一个NOK,而其他OEM,说句实话被MSFT伤透了心,例如2009年
的HTC Roadmap[3]几乎全是Windows Mobile,可是那里想到这个WM会这么烂;目前MSFT
还在延续其PC OS策略,收License Fee而且还在和MMI/HTC打专利官司;
2)Carrier方面困难不小,例如VZ就不愿意[2]在其3平台(Andorid, iOS, RIM)之外再
加一个,除非是特别受欢迎,这个就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了;
3)在App方面在追赶,而且MSFT .net平台上的programmer比较多,问题不是很大。

NOK和MSFT合作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NOK当年收购的NAVTEQ,在MSFT的Ecosystem中
还有价值,在Android就是多余的。

HPQ/Palm/WebOS, RIM/Blackberry, NOK/Symbian和三星的Bada就差很远了。

(2)Open vs Close: 对于用户,open还是close不重要;但是open系统会吸引更多的
厂商,更多的资源,对消费者的结果就是,一是多样化的硬件选择,AAPL目前一年1款
手机, 1款iPad,对全球的市场而言太少了; 二是价格会低,三是OEM厂可以加入自己
的特点,例如Sony计划讲PSP上的game全部port到Android上。

很有意思的,上面这7个Platform,1个完全开放的Andorid,1个半开发的Windows
Phone,其他5个都是close的,就是OS和硬件都是一家公司做。Close系统远超过Open系
统,说句心里话,除了AAPL,另外4个Close System基本上就是Android嘴里的肉

Close系统,当然AAPL/iOS是最好,不过就像NVDA的黄仁勋说的,早晚有一天,AAPL的
资源无法handle所有的projects (AAPL一共有3.7万员工,其中还有不少是在275个
Apple Store工作)。我觉得AAPL已经开始有这个问题了。目前iPad+iPhone上,缺: 1)
4G/LTE; 2) 7 inch Tablet; 3) 3D; 4) Hard-core game; 5) Flash; 6) NFC; 7) Low
-end。缺到还好说,就怕AAPL一急,上不成熟的产品(好像到目前为止,AAPL还没有错
过release),我估计AAPL目前领先Andorid 1-2年,如果一个产品失败(AAPL基本是1
年一款),那就是平起平坐了,想再次领先就困难了。


(3)低端市场,

这个将是各个厂家主要争夺的市场,量大而且慢慢会侵蚀高端市场。当年的PC就是如此。

NOK/Symbian现在最大的客户群就是亚洲的中低端,RIM也基本放弃了在北美和iPhone/
Android竞争,转身在发展中国家推出中低端。不过这个市场肯定是Android的,象华为
中兴都在做低价的Android手机。因为close,NOK/RIMM/WebOS都是自己做OS+硬件,价
格根本很难竞争的,而且Ecosystem上差距,客户很难会放弃Andorid而选择这些系统;

我也看不清MSFT/NOK的定位,从Elop的Memo上看,好像是针对AAPL的高端市场。

一直有谣传,AAPL会推出低价的iPhone[4],如果这个成功,对AAPL会是一个巨大的机
会。

未来的发展:

Gartner对2015年Smartphone的市场预测[5]是:
1) Android Market Share会达到48%; 年销售量是540M;
2) iOS是17%;
3) RIM还会保持在11%,和2010年比只下降5 pt,因为总数在增加,年销售量从2010年
的47M会达到123M
4) MSFT是19.5%,NOK/Symbian 2010年的37% Market Share会有一半转到MSFT平台上,
而丢失另外一半;

我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对RIM/BB如此看好?到目前为止,RIM只有2-3款全屏手机,如果
发展方向是发展中国家的中低端市场,很明显最重要的应用是web browsing,你总不能
指望着,中国民工拿个BB发Email吧。

为什么会有4个超过10%的OS?消费市场不像企业市场,后者为了保证supply,要求必须
有2+ vendor,消费者有从众心理,会出现Winner takes all的现象,而且支持消费市
场成本是非常高的。1个软件要支持4个OS?3个都受不了。就像当年PC,要不是MSFT怕
Anti-trust,出钱投资Apple,而且坚持做Mac上的Word,早就没有Mac OS了。

所以综合上面的分析和比较,我的预测是,2015年Android会占69% Market Share,iOS
占19%,MSFT会占9%,基本上退守企业市场。剩下的OS加起来就是3%。

Android会完全控制低端市场,并且可能慢慢侵蚀iOS的高端市场;而AAPL会稳稳把持高
端市场,也有可能威胁低端,就看low-end iPhone(应该是2011年夏天推出)。不过历
史上,都是以下犯上,农村包围城市。高端产品能做好低端市场,只有奔驰的c200?

MSFT/NOK的Nowin组合,就像GOOG讲的,2 turkeys can't make an eagle。尽管MSFT有
很多的技术优势,但是从目前MSFT很多的做法来看,1)MSFT还停留在20年PC收取
License Fee时代;2)MSFT还没有意识到危机,从小到和AAPL一样受Developer $99的
年费,大到迟迟不能推出Tablet OS和Windows Phone的NOK手机,现在是每一天都有百
万的用户在转向non-windows OS.

而RIM的结局可能和PALM一样,最终低价被人收购,甚至可能MSFT和NOK合并,并且收购
RIM,形成另外一个Close System,专注于企业市场。毕竟MSFT在此领域有着很大的优
势。

HPQ的Palm/WebOS,就是一块12亿美金的大鸡肋,定位就有问题,是消费者产品还是企
业产品。从目前的发展来看,smartphone和tablet是一个完全和PC不同的市场,PC上的
优势,与其说是帮助,不如说是包袱。

三星的Bada,这个三星更有意思,整个一个棒槌,为AAPL生产从CPU到内存,屏幕一大
堆配件;同时在做20%以上的Andorid Phone/Tablet;自己做ARM CPU,同时还用NVDA/
QCOM的CPU做手机;7个OS里面,他占了3个,Android,WP和Bada。估计他自己也不清楚
想干啥。

最后说一句INTC,PC时代的CPU霸主,已经基本上出局了,可以看到上面都在完善
Ecosystem,而INTC还在苦苦地追求一个低功耗的芯片,就像人家都在盖18层大楼的时
候,他还在烧砖一样。而且很有可能,Mobile厂商会借Mobile上的优势,而回击他在
Desktop和Server上的优势,自己还有背着大Fab,苦不堪言。

[1] http://www.comscore.com/layout/s ... criber_Market_Share
[2]
http://blog.seattlepi.com/microsoft/2011/02/17/verizon-exec-we-
[3]
http://www.gsmarena.com/htc_2009_roadmap_gets_updated_now_weve_
[4]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465710457614226
[5]
http://www.engadget.com/2011/04/07/gartner-android-grabbing-ove
[6]
http://www.theregister.co.uk/2011/03/03/nielsen_smartphone_stat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归纳了4点,

1)苹果的价格在下降,这个我自己有体会,我第一款小白几乎是我现在这款大白的价格
2)找不死的作用很大,可惜这次怕躲不开了,是不是和第一有关?
3)底端市场竞争力不大,和第一条比有点意思了,毕竟很多时候tablet就是一个读书器,游戏机和dvd player.
4) os的open VS close
5) 其实还有一条,我自己的想法,到底苹果把tablet 从手机摘除来到第对不对,反正itouch并不成功。

鹿死谁手并未可知,但是有一条很重要,叫不死这次真不行了,苹果的定位会在哪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我也在想,aapl的那个网店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利润增长点。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的Bada,这个三星更有意思,整个一个棒槌,为AAPL生产从CPU到内存,屏幕一大
堆配件;同时在做20%以上的Andorid Phone/Tablet;自己做ARM CPU,同时还用NVDA/
QCOM的CPU做手机;7个OS里面,他占了3个,Android,WP和Bada。估计他自己也不清楚
想干啥。


这个太逗了,估计三星内部斗争很激烈。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ividend_growth 发表于 2011-4-22 13:46
这个太逗了,估计三星内部斗争很激烈。

欢迎你能心平气和的讨论。

我有一个想法,不成熟,三星这东西一直干这个事情,就是谁好就模仿谁。尤其是他显示器方面强项,所以很多时候很成功,如果猜测一下,这次苹果和三星的官司三星赢了,会不会抢ipad市场?

毕竟便宜将近200刀,三星的东西有个特点,不好用,但是能忍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1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补充一下,没有NFC作为苹果的弱点,这样也算吗?
除了倭国的部分手机有这个功能,其他主流手机都没有。
NFC是一个以B或10B为单位的新市场,目前看大家都想来抢一块,
目前说这话太早了。

点评

什么是NFC,好处是什么?谁有这个功能?展展?  发表于 2011-4-22 01:00 PM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igking 发表于 2011-4-22 13:51
欢迎你能心平气和的讨论。

我有一个想法,不成熟,三星这东西一直干这个事情,就是谁好就模仿谁。尤其 ...

这种互告一般结局是双方settle,tech里见的太多了,nobody cares。

倒是Oracle告Google的性质厉害一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当时惘然 于 2011-4-22 14:21 编辑

回复 pigking 的帖子

个人认为,棒子不傻。
棒子的居心绝对的不良。

像三星电子产品在中国有生产线和基地,但是仍然会找国内的代工厂生产,这说明啥?
1. 自己从TG的贪官那里得到大量廉价的生产土地和免减税收的优惠,自己的生产成本几乎可以是世界最低的;
2. 还可以通过从那些与自己竞争的代工厂那里,获取重要的产业信息和情报,以便了解中国的产业决策,税收政策,市场行情。

如果不希望在日本人之后,再给中国自己扶持下一个竞争对手,和民族死敌的话,
尽量不要用韩货,特别是三星,锦湖,现代等产品!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ividend_growth 的帖子

有一点我觉得苹果不能和lv比,lv这东西过多少年都不过时。
高科技这东西不行,过1年就过时了。

自己的感受,我给我儿子买了ipad1, 这次要回国送礼,想把旧的送了,给儿子换个ipad2,但是送都没人要,人家就要ipad2。我有从iphone1-4, 除了3有人要之外,4自己用。其他全砸手里。最后还是在craiglist50卖了,还是买一送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惘然 发表于 2011-4-22 14:06
回复 pigking 的帖子

个人认为,棒子不傻。

不但不傻,其实三星是山寨的鼻祖,但是国内的山寨还用人家的牌子,而三星却把自己的牌子打出来了,这个是差距。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当时惘然 的帖子

算是交个朋友,互通一下。
NFC =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叫做“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其中简单的功能之一,就是电子钱包。
你的手机如果有NFC的话,到超市买东西,不用credit card 或现金,用手机刷一下就行了。
当然,这里面还涉及一些付款确认,客户信息保密等问题。

关于具体的股票,
有一只叫PAY的,极其彪悍!不敢说是空前绝后滴,但是应该快到了断子绝孙的级别。
这只股票2年的表现,绝对让人有感觉神马浮云的感慨。
可惜我还是没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igking 发表于 2011-4-22 14:11
回复 dividend_growth 的帖子

有一点我觉得苹果不能和lv比,lv这东西过多少年都不过时。

所以苹果的东西要盯着,如果连出两个水货就要走人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说你手中那么多苹果货,还不重仓buy and hold?

明知人家一定要买新苹果货,你还一定要做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0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ividend_growth 发表于 2011-4-22 14:21
俺说你手中那么多苹果货,还不重仓buy and hold?

明知人家一定要买新苹果货,你还一定要做空?

喜欢它和买他的股票2回事。我是一个超级苹果的fun,而且我有一个长达4年的苹果仓位,但是,我对后叫不死年代是有顾虑的。因为我买苹果产品只是为了cool.如果一旦不cool了,谁还会买?

还有一个重要东西也要考虑,你说很多公司换mac,我是搞it的,mac本身太多问题了,首先很多大公司内部软件都是基于ie的,不能很好运行在mac上,毕竟公司内部不需要支持所有os,比如mls,是房地产经纪的主要工具,mls只支持ie.

点评

不是问题,装个VMWare就好了。  发表于 2011-4-22 01:55 PM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4: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mesmith 于 2011-4-22 16:04 编辑

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場通訊. 以后可能用来代替credit card?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ar_field_communicati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F%91%E5%A0%B4%E9%80%9A%E8%A8%8A

Mobile ticketing in public transport: an extension of the existing contactless infrastructure, such as Mobile Phone Boarding Pass.[2]
Mobile payment: the device acts as a debit/credit payment card.
Smart poster: the mobile phone is used to read RFID tags on outdoor billboards.
Bluetooth pairing: in the future, pairing of Bluetooth 2.1 devices with NFC support will be as easy as bringing them close together and accepting the pairing. The process of activating Bluetooth on both sides, searching, waiting, pairing and authorization will be replac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 mobile phones close to each other.
Other applications in the future could include:
Electronic ticketing: airline tickets,[2] concert/event tickets, and others
Electronic money
Travel cards
Identity documents
Mobile commerce
Electronic keys: replacements for physical car keys, house/office keys, hotel room keys, etc.
NFC can be used to configure and initiate other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s such as Bluetooth, Wi-Fi or Ultra-wideband.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igking 发表于 2011-4-22 13:30
喜欢它和买他的股票2回事。我是一个超级苹果的fun,而且我有一个长达4年的苹果仓位,但是,我对后叫不死年 ...

没错, 而且很多公司的开发软件是build for windows的. 用VMWare 不行, 太慢了.
不过现在很多development platform 有向着 open platform 转移的态势, 比如 eclipse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惘然 发表于 2011-4-22 13:16
回复 当时惘然 的帖子

算是交个朋友,互通一下。

  老大的帖子好搞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amesmith 的帖子

我是很认真的在讨论NFC的技术问题。

NFC注定会是一种被大众接受的技术,虽然目前还是在襁褓阶段。

这种碟图,说明了一种技术趋势,电子支付,这只是NFC的应用之一。

NFC payment.pn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5: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惘然 发表于 2011-4-22 17:27
回复 jamesmith 的帖子

我是很认真的在讨论NFC的技术问题。

有一只叫PAY的,极其彪悍!不敢说是空前绝后滴,但是应该快到了断子绝孙的级别。
这只股票2年的表现,绝对让人有感觉神马浮云的感慨。
可惜我还是没有。

这一段太绝了, 笑死...
了断子绝孙的级别 + 神马浮云的感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仅就关于NFC应用中与金钱关系最密切的电子支付蛋糕这一项,
想抢食的玩家绝对就可以打破头了。
别的如技术标准,专利池的拼抢就不说了。
光是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生产厂商与电信运营商之间就在进行着激烈地争夺。
生产厂商想如果能从电子支付中,小小的抽一点手续费,1%或者是0.5%就是技术转化为财富了。
电信运营商也想把电子收入这块蛋糕给自己所有。
如果强势的生产厂商,如苹果公司说,想卖iphone,就要我说了算。电信运营商敢给苹果过不去吗?
但是电信运营商却可以要求如LG,三星等公司使用由电信运营商制定的标准,把电子钱包的信息存储到SIM card 上,不把利润的留给生产厂商,LG和三星等公司能有苹果这种谈判资本吗?
都在为钱争夺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7 02:57 PM , Processed in 0.05103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