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2|回复: 0

[转贴] 美股評論:股市受困於末日臆想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8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導讀:MarketWatch專欄作家高德(Howard Gold)撰文指出,雖然市場近期以來經歷的重大變故如中東動蕩,日本自然災害及核泄漏等令人目不暇接,但是本質上說來,這些變故都遠沒有到能夠對全球經濟及股市産生重大損害的程度。市場之所以屢屢跌倒,其實是因為投資者的心理還是驚弓之鳥
以下即高德的評論文章全文:

  你只要一眨眼,就將錯過最新的調整行情。

  2月18日達到1343點的高位之後,標準普爾500指數便開始下跌,不必說,這背後的原因當然和石油有關——起義浪潮席捲埃及和突尼斯,又一路卷到了重要石油輸出國家利比亞,推動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到每桶近120美元。

  接下來就是日本的地震和海嘯,自然災害導致東京東北方向140英裡的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這一問題目前都還沒有得到完全解決。

  現在,美國、英國、法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在利比亞設立了禁飛區,以阻止卡扎菲屠殺東部城市班加西的反叛者。

  沙地阿拉伯提高了自己的原油産量,來彌補利比亞造成的缺口。與此同時,該國政府正在試圖顛覆鄰國也門不受歡迎的統治,而且他們還鎮壓了另外一個鄰國巴林的什葉派起義。

  在日本,東電在處理僅次於切爾諾貝利事件的核事故當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人們還是不斷聽到各種警告,比如東京的飲用水輻射問題日益嚴重等等。

  標普500指數距離峰值一度有6.4%的差距,現在較之2月也要差大約3%。

  市場隨時可能再度跌倒,尤其是葡萄牙政府的倒台使得歐洲債務危機再度回到了人們視線的焦點之下——好在,眼下這小小的危機可能很快就要過去。

  無論怎樣,眼下的模式其實我們都已經非常熟悉:市場高歌猛進,投資者志得意滿,突然間發生了出乎預料的變故,於是所有人都驚慌失措,恐懼統治了一切。

  去年,希臘就曾經扮演這種攪局者的角色。幾個月之後,市場重新出發,直至眼下的恐慌發生。

  Wells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投資策略師鮑爾森(James Paulsen)將這種反復出現的,對於世界末日,或者至少是又一次股市崩盤的擔心稱作是“末日臆想症”。

  他在接受採訪時對我解釋說,2007年到2009年的熊市和金融危機讓投資者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傷害。“我們過去兩年的心路歷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四處尋找,試圖發現下一輪危機。”

  於是乎,在無所不在的媒體和評論員們的幫助下,我們一次次將小型或者是中型的危機提到全球性危機的高度。投資者陷入功能癱瘓狀態,無法決定是該買進,該持有,還是該賣出,最終只好索性什麼都不做。

  真是要命。如果你仔細研究了我們所經歷的一切,你就會明白,近期的這些事件雖然重大,但是其實根本不足以讓一場正常的周期性復甦和牛市出軌,更不必說産生進一步的影響了。

  首先,雖然中東和北非近期出現了問題,但是這麻煩其實根本不足以對石油産量造成大規模的消極影響,更不足以推動油價攀升到削弱全球經濟的水平。只要沙地阿拉伯還在堅持生産,利比亞,甚至還有阿爾及利亞的生産哪怕完全停止,也不會在供給面造成特別大的壓力。

  換言之,對於投資者而言,真正唯一重要的問題其實是:阿拉伯革命的風暴最終是否會顛覆沙特的王室?如果這樣的事情真的發生了,那其影響力甚至會超過1979年的伊朗革命——當時的變故使得油價上漲兩倍以上,債券收益率飛漲。

  不過,看上去沙特王室顯然要比該地區的其他領導人更加強大,至少目前,他們的地位都還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威脅。

  然後是日本。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在全球供應鏈中無疑擁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地震和海嘯讓局面脫離了常態,現在從汽車行業到半導體行業,各種各樣的製造商們都在努力去尋找新的供應渠道。他們最終當然可以如願,但是這需要相當的時間,而且到那時,相信日本的多數工廠也應該開始重新運轉了。

  至於出現問題的反應堆,只要東京和亞洲其他人口中心不受到大規模輻射的影響——至少目前看來,應該不至於發展到那個地步——這一事件的影響力就完全可以控制在地區和行業相關的範圍之內。

  總之,我們可以看到,當前的這些變數都不足以顛覆牛市。

  這也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擔心的問題所在。鮑爾森告訴我,在過去,牛市的終結總是伴隨着如下這些:經濟過熱,銀行隨意放款,聯儲加息,收益率曲線反轉,核心通貨膨脹蔓延——當然,不必說,還有投資者的盲目看漲。

  那麼,我們在今天能夠看到這一切嗎?答案是否定的。

  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場經歷了兩年緩慢進程之後,終於可以自我維持的經濟復甦,以及終於開始有所好轉的勞動力市場,此外,聯儲方面還沒有任何將在近期之內加息的跡象。

  至於市場的情緒,距離所謂泡沫就更是遠得很了。上周,美國散戶投資者協會的調查顯示,大約38%的成員是看漲的態度,35%看空,27%中立。要知道,去年12月的時候,看漲者的數量是63.6%,看空者只有16.4%,前者擁有近五十個百分點的優勢。

  顯然,一場調整在那時就已經埋下了伏筆,而後來果然就發生了。不過,投資者現在仍然不願意走出掩體。

  通過第二輪量化寬鬆,聯儲仍然在向我們的金融體系注入資金,但是鮑爾森相信,市場已經將提前消化了計劃在6月底的結束。

  最為重要的是,盈利增長並沒有任何減緩的跡象。股市的真正成長引擎,正是企業的盈利,而不是失業率,不是住宅市場,甚至也不是國內生産總值。

  《金融時報》不久前就說過:“在JP摩根資産管理所追蹤的二十四個重要股市當中,美國和日本兩大市場過去三個月的(分析師盈利預期)調升調降比是最高的。”

  鮑爾森還補充說,“連續幾個季度以來,盈利超過預期的企業百分比都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

  他指出,標普500指數目前的點位相當於未來十二個月盈利預期的13.5倍左右,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市盈率和2009年3月相去無幾”。他的預期是,指數今年年底將漲到1425點,而且“在未來一兩年內”有望打破1565點的歷史紀錄。

  當然,從現在到那時,一路上還可能會發生很多的事情,會出現更多的危機和更多的恐懼,甚至超過我們現在所經歷的。

  然而,只要這些麻煩沒有真正破壞我們的經濟,沒有對企業盈利造成重大損害,牛市就不會受到致命的傷害——它們的影響力就更多地還是體現為一種臆想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8 02:12 AM , Processed in 0.0678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